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打造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打造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学教育的关键和根本要求,由于农村教育改革长期以来面对的困难,旧的问题未解决的同时,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诸如农村中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教学手段老套陈旧、教学理念滞后、师资配置严重不均衡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数学课程的重要性日趋凸现,社会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是当下教育者追求的目标。因此,加强农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行为变革的创新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效 主体 合作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084-04

课堂教学是农村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 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数学课程的重要性日趋凸现,社会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农村中学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并做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

我们农村一线数学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成为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为此,我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数学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数学教育的新理念,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高效的,“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呢?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知识还不丰厚的初中生来说,想让他们直接从教材当中激起学习兴趣、获得知识上的教益,并得到努力的提升,那是不切实际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努力增加学生知识积累、挖掘学生潜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对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界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我们由已知探求未知的重要工具。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让数学走进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机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计算机工具,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改变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抽象知识的转达化为形象的画面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把比较难懂的数学知识,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变得直观形象,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熟悉知识的形成过程。

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高效课堂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以制订出更适合学生,并且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

二 利用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要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老师们就要好好动动脑筋,怎样把抽象难懂的知识通过运用幽默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联系数学,勾起学生想明白某种数学道理的欲望。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便会主动学习,学习效率也将会获得很大的提高。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他就会将不懂的知识通过请教、查找资料等途径弄懂,无形中使教师的课堂效率在课外得到补充和提升。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老师还要懂得怎样巩固学生的兴趣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要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和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在农村中学,学生重文轻理,特别不喜欢数学,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成为首要的任务。

1.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就其本身就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抽象于生活,又无处不在服务于生活,将生活观引入课堂教学,符合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4张扑克牌如图1所示放在桌子上,小新把其中一张旋转180°后得到如图2所示,那么他所旋转的牌从左起是( )

A.第一张、第二张 B.第二张、第三张

C.第三张、第四张 D.第四张、第一张

图1

图2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扑克牌,让学生学习巩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观察两个图中可以发现,所有图形都没有变化,所以旋转的扑克是成中心对称的第一张和第二张,故答案为:第一或第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我们应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题材充实到教材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2.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每一个孩子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美、鼓励,农村中学的学生也是如此,这样他们就会更有信心地学习与生活。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不等式这章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的体重是69kg,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对质量为6kg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的那端翘起,小宝的体重范围是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运用,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数学思想联系起来,读懂题,列出不等式即可解题。这样既学习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学生正处于喜欢展示自我、荣誉感强的阶段,教师可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练习时采用口答题和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可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数学的情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好、乐学,这必然推动数学的不断前进。

三 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高效课堂的捷径。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注意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视、听、触觉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灵活、扎实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确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因教材、教师、学生的不同而异,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的根本原则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要让农村学生爱学数学,首先教师应该热爱数学教学,要让这种激情通过课堂学习来感染学生,不断地运用新颖的、富于变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育部2003年4月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运用新颖的、富于变化的教学方法,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引导发现法、讨论交流法、实践活动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例如:在几何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亲自试验,在制作长方体包装盒的教学中,通过量、剪、折、画来探索几何命题。渗透空间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特长。在解题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探索实验,让学生参与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尝试探究,让学生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方法,尝试创新。启发式教学法要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立足于学生是掌握知识的主体,要抓住时机积极进行启发式教学,把学生带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和重要手段,正如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懈不发”。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孩子们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从重视人的价值高度看,教育活动就是促使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活动,就是让课堂焕发生命力的过程。

四 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夯实基础――准确理解和牢固掌握各种运算所需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和一些常用数据。

运算能力――掌握运算的通法、通则,灵活运用概念、性质、公式和法则进行运算。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编制和收集一些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培养学生运算的灵活性,并引导学生收集、归纳、积累经验,形成熟练技巧,以提高运算的简捷性和迅速性。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改、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培养运算的熟练性、准确性、灵活性、组织性。加强运算练习等任何能力都是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必须加强练习,练习要有目的性、系统性、典型性。以题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运算过程中思维的深刻性,提高运算能力。

思维能力――重视知识迁移、拓宽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应用迁移规律,获得新知识中发展思维。可通过有关知识链的关系进行迁移,形成良好的认知网络。例:某工厂要生产一批机器,原计划每天生产75台,2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台数比原计划每天生产的台数多1/3,几天可以完成这批生产任务?可引导学生用分数解、方程解、反比例解、归一法、工程问题解。此外,还有其他多种解法。可充分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一题多解。可以拓宽学习思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合情推理,自己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有序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数学实践能力。

高效课堂其本质仍然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道德课堂的具体体现。高效课堂的提出和实施,对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开始,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始终坚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最终一定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让我们真正地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就能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叶尧城.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庞利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3]章祥建.忘记时间――高效课堂的“给力”境界[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0)

[4]杜隆毅.浅谈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5)

[5]李伟.浅谈对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4)

[6]蒋忠新.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