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近年来集群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已经形成了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文章在分析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自我强化的原因和发展特点,之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对策,包括应该扩大产业集群内核心企业规模,提高零部件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加强行业协会作用以及建设技术和金融服务平台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产业 产业集群 对策
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整车产业的上游产业,是整车产业发展和强大的基础。近几年中国零部件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不管在发展规模还是在发展质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集群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空间上表现出来的规律,在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十分明显的。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一般认为,产业集群的衡量标准有两个,一是区域规模大生产,二是存在大量相关配套企业,也就是生产专业化。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伴随着整车产业一起,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具备了衡量产业集群形成的两个特点。这表明了对于中国零部件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
表1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分布
可以看到,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出现了六个区域的产业集群:
(一)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有很多有实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吉林有一汽富奥、一汽东机工、一汽光洋、长春海拉、一汽--凯尔・海斯、长春富奥-江森、长春塔奥、西门子(长春)、吉林北方捷凯;沈阳有三菱发动机厂等三大发动机企业。锦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发展态势迅猛。铁西望以沈阳机床集团作为依托,形成了产值超千亿元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集群。吉林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是吉林省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最高水平的代表。
(二)京津地区
北京顺义杨镇汽车产业基地零部件园区为北京现代、北汽有限、北汽福田、北京奔驰这四个北汽控股集团整车企业进行配套生产。北京怀柔区汽车产业园不仅提供自身发展需求,也为华北地区的汽车厂商提供零部件服务。密云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给福田整车项目配套生产零部件。北京房山窦店工业基地建设汽车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和天津滨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都是这个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华东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主)
在上海聚集的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有50多家,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也聚集了汽车贸易和营销、汽车物流机构、汽车检测机构等一些企业,形成了具有多种功能的汽车零部件综合产业区。
浙江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多为民企。出现了万向集团、浙江吉利、华翔集团等一批具有竞争力且实力雄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并且在他们的带动下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形成一定出口规模的中小零部件企业。
江苏省的零部件企业在整车企业的带动下,积极引进外资,比如长安福特在南京建立了第二工厂,加上原来的南京菲亚特,他们成为了江苏省两个核心整车厂,带动了这一地区的零部件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比如苏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是国内较成熟的零部件产业基地。
安徽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骨干汽车零部件企业,比如黄山金马、芜湖仪表、蚌埠滤清器、宁国中鼎等。安微六安市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部分主要汽车零部件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几位,其零部件产业园已经初具规模并逐步壮大。
(四)华中地区
由于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东风汽车公司落户在湖北,带动了该地区的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华中地区拥有神龙汽车襄樊零部件工厂、荆州恒隆、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法雷奥车灯等多个实力强和发展前景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十堰和孝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在发展壮大。
(五)西南地区
重庆作为长安汽车公司所在地,在长安汽车企业的推动下,正规划建设以福特轿车为主体的“十里汽车城”,该汽车城即具有生产和研发,也具有贸易和博览以及旅游和教育等多种综合功能。在其推动下,重庆的北部新区有一大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聚。同时内江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基地。
(六)珠江三角洲
以广州为中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具有日系汽车的特点。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形成了市区区域、北部花都区域、南部南沙区域和东部增城区域这四大区域,分别为广本、日产车型、丰田整车厂和发动机厂以及为宝龙商用车配套。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自我强化因素
(一)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区域转移因素
从世界范围来看,汽车零部件公司已经向独立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北美和欧洲等发展国家和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不景气,高额的劳动力成本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有相对便宜的劳动力,使得具有了低成本产品的竞争优势,这使国外零部件厂商有动机向中国转移生产基地。
从汽车产业发展经验来看,拥有规模庞大的整车生产企业,是一个地区配套的汽车零部件快速发展的条件,因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物流成本的影响,而与整车企业之间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决定了物流成本。中国形成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地区比如东部沿海,安微等,地处交通便利区域,拥有承接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转移条件。有些地方的集群,比如长三角地区,因为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时也具有雄厚的民间资本,使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是国际零部件采购的核心地区。
(二)地方政府政策
地方政府政策强化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极化效应。产业集群的极化效应是指某个产业集群的作用使得资源集中到该区域,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样,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极化效应引起其他活动都集中于该产业区域,技术、信息、资金被集聚到该区域,经济活动在该地理位置形成集中趋势。这些资源流入到某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可以促使该产业集群完成原始积累,产生巨大的经济增长极。由于集群的路径依赖,最初的偏离产生的影响会强化这种偏离,所以,无论是朝着积极还是消极方向的刺激累积起来,随着时间推移,最后都会形成固定的发展差距。
地方政府政策来扩大当地资本规模就是强化积极刺激的重要手段。为了最大化一个地区的利益,地方政府会倾向于尽力扩大投资需求,通过把尽可能多的储蓄供给来提高资本形成规模的方式,促进本地区经济利益。
地区间的博弈也使得这个思路得到强化,不管其他地方政府采取哪一种策略,参与竞争的地方政府都有强烈的动机通过争取储蓄供给来扩大资本,刺激该地方的投资需求,以免处于博弈下风。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动机进行制度创新以吸引投资。显然一个地方能获得投资上的优势,就获得了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的先机。
(三)汽车产业链的扩散效应
整车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拉动作用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根据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在每个增长极中都有其推动性单位,这些单位在和其他单位的商品供求关系和生产要素相互流动等经济活动中有不同程度的支配效应,因而对单位产生了拉动作用。
在中国,很多零部件集群都有一个核心的整车企业,在这里不妨以安微芜湖的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例,奇瑞作为该增长极中的推动性单位,对整个集群的扩张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芜湖的一大批上下游的制动系统、汽车仪表、车内饰件与密封件等配套企业都以为奇瑞配套为经营方针,他们的优势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进一步集聚。比如希尔公司是瑞典SKF公司在华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它是为通用、福特、大众和奇瑞等企业配套,还有亚新科、库博赛阳等美国独资与中美合资企业落户芜湖。
可以看到,作为增长极中推动性单位,在奇瑞汽车的快速成长的吸引下,有一大批发动机管理系统,汽车内饰件、电子系统等数十个品种的全国知名企业与跨国企业来芜湖投资办厂。市场空间的扩大给芜湖整个汽车产业链带来了机遇,给奇瑞公司配套的供货商从几家发展到几百家,包括上游的材料、辅料与零部件,下游的汽车物流、银行信贷、维修等。可见,在核心企业的带动下,汽车产业链带来的扩散效应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
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由于企业间充分发达的分工,出现从事特定分工工序的专业化企业,他们通过转包零部件生产任务的合作方式,实现了产品生产中的每道工序的最佳生产规模。核心企业的订单是这些专业化企业生存的基础,为了克服订单数量的波动性,保证专业化企业短期内的最佳生产规模,专业化企业出现了频繁地相互间转包生产任务。由于产业集群中每道分工工序都有大量专业化企业,他们之间的灵活合租即有效地解决了需求波动对企业生产活动影响的问题,同时也使得每家专业化企业都可以取得最佳生产规模和达到最高生产效率。
如果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产生违约行为的话,地域上邻近使信息在产业集群中的传播速度很快,导致违约行为很容易被其它企业知道,违约企业很可能将会因为一次的违约导致企业的信誉出现问题而丧失了以后和当地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这种情况使交易企业有克制机会主义行为和塑造良好声誉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保证了企业之间高频率的中间产品交易和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
三、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缺陷
(一)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的核心生产企业规模小,实力弱
和世界上大的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相比,中国的核心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明显较小,对当地相关企业的带动能力有限。比如瑞士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虽然涉及汽车零部件产品类别少,但是企业规模大,而且不同核心企业产品差异化较大,使得差异化竞争明显,是大而精的核心企业类型;西班牙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属于大而全类型,因为其规模较大,涉及汽车零部件类别也较多,。瑞士的乔治费歇尔企业2009年销售收入达到了22.7亿美元,该公司生产铝镁铸件的产品为主,由于其产品能有效地减轻汽车重量而具有市场竞争力,供货给欧宝、宝马、奥迪等整车企业,。而中国的零部件核心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没有有效的核心竞争能力。尤其是发展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很多企业的销售额仅为发达国家公司销售额的百分之几。
(二)研发实力落后
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集群非常重视集群体系的创新功能,对研发的资金和人力投入都较大。很多大型企业在世界各地建立了研发中心,比如瑞士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立达集团。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具有高科技产业的特点,所以重视研发和创新很重要,所以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联系密切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做到及时把最新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从而培育其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组装汽车研发中心,推动大学联合企业开展汽车技能培训,使行业从业人员更趋于专业化。而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仅规模小,同时对研发的各方面投入有限,使用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获取就比较困难。即使部分国内企业做到了积极和相关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但是最终能投入到研发中的资金、人力和物力与国外水平相差还是有较大距离。举个例子,比如宁波雪龙公司投入到研发和技改的费用为1550万元,占到销售收入的5%, ,而瑞士乔治费歇尔研发投入也是占公司销售收入的4%-5%,但是为7亿元。可以看到,即使研发的投入比例相似,但是由于规模不同,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和国外发达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也就存在较大差距。而国外大规模研发投入的趋势一直保持不变,这将会进一步拉大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水平的差距。
(三)行业协会的作用较弱
在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由于成熟的产业发展出现了集群的中介服务组织,比如汽车行业协会和汽车产业集群服务平台。这些中介服务组织一方面将会定期举办汽车零部件展会等一些活动,对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特色和产品进行宣传,为本地区产业集群进行品牌和市场推广,另一方面能够整合集群内部汽车零部件企业资源。比如以西班牙坎塔布里亚地区为例,该地区零部件产业集群内有汽车设备和零部件制造商协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协会、西班牙车身协会、汽车研究和发展基金会、汽车零部件技术服务平台、汽车安全技术研究基金会、先进汽车技术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这些产业集群服务平台专注研究行业共性技术,同时把研究成果分享给各会员单位, 这样使得零部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得到增强。这些服务平台在使本集群内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同时,还协调了集群和外部研发平台,引进外部先进管理理念和产品技术,实现优势互补。
而在中国, 并不是每个地区都有汽车零部件协会;而且已有的汽车零部件协会或侧重市场,或侧重技术,职能不是很全面。汽车零部件协会作为零部件产业集群中的重要机构,其职能的缺失将会造成产业集群内部结构的松散,比如某地区集群没有技术协会而只存在行业协会, 企业只能依靠自己进行零部件研发,而无法有效地利用技术协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研发能力。
(四)资本整合平台缺乏
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凭借其国内金融业的强力支持, 国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海外不断扩张,频繁地收购其他汽车零部件企业,即使使其市场得到扩张也使其规模得到壮大。比如在瑞士,有专门为汽车产业内企业兼并提供服务平台的投行或银行的部门。再比如在西班牙,其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地向海外扩张依靠的正是其国内发达的金融业,比如CIE公司通过先后收购了NAKAYONE (巴西)、RECYDE、MATRICON ( 罗马尼亚) 等公司,使公司规模快速扩大,全球工厂有62家,员工达到11 000人。所以可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扩大需要在完善金融平台的支持下,通过资本操作使公司资源合理快速流动。但是中国目前的金融业和金融环境不是很发达,为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的金融服务能力和金融产品都十分有限,能提供给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海外兼并收购的金融服务平台还有待形成。
(五)相关行业基础较薄弱
与汽车零部件发展的相关基础产业主要有钢铁、橡胶、电子、涂料、模具、设备制造等产业。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先与工艺水平的先进,离不开其相关基础行业的领先。比如瑞士铝镁铸件产品非常有竞争力,这是和瑞士精密设备制造和发达的模具密切相关。而西卡胶Sika公司原来属于传统的建筑化工业,万能粘合剂的发明创造使其进入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业,凭借原有的技术实力成为了汽车密封件技术的领先者。再比如西班牙塔耶雷斯奥兰公司地处坎塔布里亚地区的,其在金属车身冲压件等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CIE公司在转向、刹车和悬架系统等产品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都是得益于该地区在冶金、钢铁、设备制造与金属加工业的发达。
与国外这些行业相比较而言,中国部分相关产业,比如钢铁产业,发展较为滞后, 部分类型钢材由于国内无法生产而需要依赖进口。这显然在增加国内汽车生产成本的同时也限制国内技术发展,导致中国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品缺乏竞争力,从而最终导致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四、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
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影响一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要持续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
(一)培育集群内核心企业,使其规模得到扩大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能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并且在培育市场和品牌等一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核心企业的规模小,导致企业以及产业集群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差,整体的研究开发各方面投入的规模十分有限,产品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得不到有效地提高,无法形成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必须提高核心企业规模,研发投入规模也随之加大,技术水平得到较快提高,从而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得到快速提高,最终将会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与产业集群的升级。
(二)集群内的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合作
高校作为科研活动的基地,其科研成果对企业的科研创新活动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在实际应用研究和把研究成果向市场转换方面做得不够。针对这个不足,企业为了密切企业和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可以通过在高校设立实验室和奖学金等多种方式来加强沟通。这样企业可以有效利用高校的研究资源来推动高校的研究成果向企业生产实践转化,通过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来加强其产业的竞争优势,加速企业的产品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创新进程。
(三)要重视和加强汽车零部件协会的作用
如果没有汽车零部件协会的产业集群,要组织成立行业协会。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现有的零部件行业协会的功能和作用,使得行业协会在零部件产业集群中起到综合平台的作用,既能协调集群内的活动、整合集群内的资源,也能向市场扩散集群的特点、代表集群和高校政府联系。通过行业协会促进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四)加强建设金融和技术等服务平台体系
地方政府要通过政策手段和优惠便利措施鼓励服务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创办地方性的公共服务平台、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产业集群服务平台或者技术服务平台。这样产业集群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家服务平台上各种资源。中国是个能源消耗大国,能源的日益紧张导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必须改变原来的依靠粗放型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方式, 而应该依靠技术先导性的产业集群来发展。
参考文献:
[1](美)Don E.Waldman, Elizabeth J.Jesnsen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盖世汽车网.汽车行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汽车与配件 2008
[3]徐雯雯.2007.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联盟研究.中国工程机械学报.第5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