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典诗词多元化解读的教学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典诗词多元化解读的教学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由于古典诗词表情达意的模糊性,造成了后来读者对其不同的解读,因此指导学生对古典诗词进行多元化解读,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探讨了进行多元化解读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关键词】古典诗词 多元解读 教学探索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高考的缘故,我们总是追求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企图以不变应万变,而忽略了语文教育中的真正价值。语文课的内容是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才华的有血有肉的作品,语文课本身就带有很多模糊性,多义性的东西,大到课文主旨,小到一句话,一个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上去理解和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呈现多元化特征。课标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古典诗词最重言外之意,由于它的这种独特的文学特点,尤其是强调语言的跳跃性和多义性,以及年代的久远,其创作语境的缺失,后人需要通过历史资料揣摩推测,甚而至于借助想象力来填补,因此古典诗词的多元化解读就具备了教学空间。我以为古典诗词的多元化解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从字义入手,对于字义理解不同,对诗词意义的理解就不同,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省”解释不同,对这首诗的理解就不同,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从这个字入手,通过辨析字义与诗意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的探寻诗歌内在的意蕴。教材的注释为“曾经”,如果单纯地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在画图上曾经看到昭君的春风面,那么看到的人估计是杜甫,不会是元帝,因为元帝看到的不是昭君的真正的春风面。这样就无法在诗意上与“环佩空归月夜魂”构成有机联系。但是如果把“识”解释为“记载”,画图上曾经记载过昭君的春风面,只是元帝有眼无珠,不能发现,以致昭君独留青冢。从这个角度解释,勉强说得过去。萧涤非在《杜甫研究》把“省”字解作解识,说假使当初元帝能发现画图不是真的,解识春风真面,又何致有青冢独留,环佩空归之恨呢?但元帝若能发现春风真面,又何必画图呢?以上两家侧重在谴责元帝。徐仁甫在《杜诗注解商榷》把“省”解作“减”,说“省识”与“空归”对文,“空归”有“枉归”之意,“省识”有“未识”之意。认为画图上的春风面减了色,使人未识。以为这是委婉的说法,意在谴责画工。对字义的探讨深入了,整首诗歌的意蕴就在字义的探讨中不断地呈现,在比较中不断辨析与筛选,并且与学生内心发生共鸣,由此而建构了他们对古典诗词的阅读能力。

其次诗词中名词的多义性,也为诗歌多元解读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媒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江月”,该赋予它什么含义?学生往往不会思考这一问题,这是学生解读这首词的盲点。而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经验建立的参与者,有必要点破这一盲点。江月是倒映江中的那轮明月,还是悬挂江上的那轮明月?这是理解这首词的一个关键,学生要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就应探寻这一问题。当他们认为“江月”就是倒映江中的那轮明月,那么它意味着空幻,人生就像梦一样,用这杯酒祭奠倒映江中的那轮明月,无论是谁,无论建立了多大的功业,都不免如它一样归于空幻。作此解时,作者的人生态度大约是颓废的吧。而悬挂江上的那轮明月则意味着永恒。作此解时,可这样解释,人生就像梦一样,用这杯酒祭奠江上的那轮明月,因为它是永恒的,它曾见证周瑜昔日的辉煌,也见证苏轼今日的落魄,作者的人生态度应是旷达的。“江月”意义的讨论,是教学的展开的媒介。学生从这个媒介出发,联系全篇,走进文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在诗词阅读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引下,思考,体味,碰撞,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建立起自己的阅读经验。

再次由于古典诗词较为简短,句与句之间呈跳跃状态,尤其由于其主语的省略,需要我们在解读时运用想象力填补它,每个人由于阅读经验的差异,往往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从字面上看,从我们的阅读经验出发,应该是花憔悴,但现实生活中,秋天的花是枯萎的,不是凋落的。所以《宋词鉴赏辞典》作这样的解读,满地的盛开,作者因忧伤而憔悴瘦损,谁还有心摘花?那憔悴的是人,而不是花。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只要有风有雨,花总会被打落,那么作这样的解释也行,满地的枝无剩花,花之憔悴正如自己,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摘取,憔悴的就是花,由此,作者心无所依,情无所寄的空虚与寂寞是可以想见的,这样的解释与全词的意义吻合无间。这种想要摘花遣兴却又无花可摘的情景所传达出的凄凉和悲怆要比有花可摘而无心去摘来得深沉。黄花,也就是,已内化为李清照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起她与自然的深层对应。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让学生探讨到底是谁憔悴?是人还是花?引导学生去讨论,探寻词的深层含义,让他们体贴词的细部,释放文本的潜力,实现与文本的沟通,达到与作者心灵贴近和融合。

最后诗人词人并无命意,读者无从猜测,对一首诗或词的主旨的理解就形成不同看法。如韦庄的《菩萨蛮》其二:唐圭璋以为这首写的是江南之佳丽,但有思归之意。尤以末两句,说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日若还乡,目击乱离,只令人断肠,所以唯有暂不还乡,以待时代安定。而蔡义江以为词的主题是赞美江南,末二句幽默俏皮,按常情,做客异乡的人总以不得回归故乡而愁绪满怀。他偏反过来说“还乡须断肠”,这是因为江南的生活太值得留恋了。南来的游人正当年华回到故乡,岂不是要日思夜念地思念这迷人的江南?主旨凝固于文本,但在认定时,它不是凝固不变的,它是在读者的阅读中形成的。读者在其经验的指引下,对文本认知整合,然后归纳总结,而得出主旨。在教学这首词,显然要把握主旨,就必须弄明白“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作者断肠的原因是什么?是为家乡乱离而断肠,还是为思念江南的美好而断肠?蔡义江以为,人老了,精力衰退了,游乐的兴趣、欲望随之淡薄了,所以他以为这首词是韦庄的少年之作。但是如果这是晚年之作,“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不正是乱离家乡的对照吗?又怎能不令人断肠呢?张惠言说:“此章述蜀人劝留之词,江南即指蜀中,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断肠’。”我们在教学这首词时,在对主旨的比较、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部,对文本进行专注接触与体验,正可以唤醒他们的情感和经验,使他们沉潜在江南的美好情境中,深入地体会词人那份为家乡或江南而肝肠寸断的感情。

总之,对古典诗词的多元解读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字、词、句、主旨的含义的比较和辨析,深入文本,形成他们的阅读能力,建立他们的阅读经验。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