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上海市肝癌防治的实践为控制慢性病树立了榜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海市肝癌防治的实践为控制慢性病树立了榜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海市癌症登记报告的数据提供了一个令人鼓舞的事实,上海市的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40年来各下降了约1/2。1973年男女性世界每10万人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4.11和11.51,到2009年下降到20.00和6.10,分别下降了41.37%和47.00%。1973年男女性世界每10万人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2.43和11.78,到2009年下降到16.80和5.20,分别下降了48.20%和55.86%(图1)[1]。男女性发病率平均每年下降1.46%和1.64%,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1.95%和2.24%

图1 上海市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原发性肝癌在世界癌症中男性排名第3,女性排名第5。主要流行在亚洲和非洲人民中。该病病情重、病死率高、病程短、死亡率和发病率之比达0.92,素有“癌中之王”之称。中国的肝癌病例和死亡均占世界肝癌病例和死亡的53%,防治肝癌既是我国义不容辞的一项任务,也是一项国际主义义务。从图1可以看出,上海市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40年来长期、持续、稳定地下降,这是上海市防治慢性病中少见的一个成功典范。

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以下几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① 靠吴孟超、汤钊猷院士及所有在肝癌临床领域不懈努力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抢救了大批病例的生命,获得各级领导的赞誉和群众的好评。② 靠不断地普查、筛查、体检,使早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③ 靠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发病率能够持续下降。苏德隆教授提出的肝癌预防七字方针,即管水、管粮、防肝炎的措施持续有效地进行中,并取得显著成绩。如上海市饮水中藻类毒素和直接致突变物与肝癌关系系统研究的深入,黄浦江、青草沙水源地的改造,食品卫生的加强和防霉去毒的成效,体内黄曲霉毒素白蛋白加合物测定表明上海市人民处于安全水平,这些都为肝癌预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3年以来,长期坚持对新生儿进行出生后24 h内、 1个月、6个月三剂全程乙肝疫苗的接种,加上上海市进一步扩大免疫到中小学生、新兵、新大学生等中去,使广大居民从婴幼儿开始形成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屏障。上海市十几年来小于10岁儿童的HBsAg阳性率始终维持在1%左右的水平,该年龄段乙肝的发病率也维持在零上下。

上海肝癌防治的实践能为今后上海市慢性病防治提供些什么经验?① 慢性病需要多方协作,全面出击。不仅需要加强临床医学研究,增添病房和病床,还要研究影响发病下降的因素,增强其有效的预防措施。② 狠抓主要危险因素,打蛇要打7寸。防治慢性病要分析影响发病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如肝癌预防的7字方针是长期流行病学研究的成果。③ 每年减少1%?2%的慢性病是可行的目标,要加强上层设计。④ 控制肝癌的行程已过半,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研究:如何提高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和免疫的成功率;对HBsAg阴性但HBV DNA阳性病例的防治[2];不同型别、亚型别及突变株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等 [3]。对肝癌另一病因丙型肝炎也应予以重视,大规模应用黄曲霉毒素白蛋白加合物进行人群防霉去毒效果的监测也需推广应用。

慢性病防治任重道远,不要忘记国家制定的8个目标、24个指标、3项原则、7项策略和5项保障[4]。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吧!

参考文献

[1]俞顺章,郑莹,吴春晓,等.上海市肝细胞肝癌防治40年[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6):637-641.

[2]Yao QQ,Dong XL,Wang XC, et al.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positive and HBsAg-negativ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mong mother-teenager pairs 13 years after neonatal hepatitis B virus vaccination[J]. Clinical and Vaccine Immunology,2013,20(2): 259-275.

[3] Tong ST, Li J, Wands JR, et al. Hepatitis B virus genetic variants: b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 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 (2013)2,e10; doi:10.1038/emi2013.10. 摘自:/emi

[4]俞顺章.慢性病防治的战役已经打响[J].上海预防医学,2002,24(11):585-587.

(收稿日期:2013-07-24)

作者简介:俞顺章(1932—),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