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民航和高铁之争谈民航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民航和高铁快速健康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民航经过了改革带来的快速发展之后,先经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又开始遭受高铁的冲击。高铁对民航的冲击影响无疑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延续下去,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竞争,但更多应该看到高铁对我国民航的拉伸影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从民航和高铁竞争的角度切入,结合民航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探讨我国民航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关键词:民航;高铁;竞争合作
中图分类号:F5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2
一、我国民航面对高铁之争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自由化的进一步深入,也随着高铁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我国民航已不可能脱离航空运输自由化的主流而孤立发展,航空公司同时也不可避免与高铁产生竞争和合作。这种竞争和合作,给我国民航的发展带来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更大意义上促进民航企业自身发展,进一步加快民航国际化布局的脚步,为民航强国的更快实现添砖加瓦。
(一)我国高铁发展对民航的挑战
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高铁的快速运行给我国的民航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效应,一方面是高铁建设网络和高铁与民航存在的竞争空间给民航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是我国民航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民航应对高铁发展的竞争力。
1.国际竞争力弱,国际性枢纽机场未形成
(1)对外开放总体战略有待进一步明晰。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天空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出现了很多新的需求,对外部分国外国家看重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要求增加航班、扩大航权范围,对内一方面新增的政治外交和外贸发展需要我们的企业面对外部新兴市场;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配合通达和密集的航线。这些新的需求就要求我们的民航职能部门明确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平衡各方利益,使得各航空企业有系统有步骤地进一步布局国际航空市场。
(2)国内和国际航空市场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我国各航空公司以广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为基础来发展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并将此延伸为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重要客源。与此同时,国际世界航空市场也已进入国际寡头垄断的新阶段,形成了像新达美、新美联航、法荷航、汉莎航空为代表的超级承运人。2010年美国联合航空以全换股方式收购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继而成为新的世界第一大航空公司。尤其从新达美和美联航重组后的航线结构开看,都将中国市场作为发展重点。
2.机票价格水平偏高,制约多样化发挥效用
机票价格是影响市场需求和影响旅客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相较于高铁单一的定价方式,民航的机票价格更为多样,打折机票频频出现,吸引着可能会被高铁分流的客源。但尽管如此,民航的机票价格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这种多样化的机票价格发挥更大的效用。从2010年6月1日起,民航国内航线头等舱、公务舱票价也实行市场调节价,意味着两舱票价开始“松绑”,具体价格将由各航空公司自行确定,而此前国内航线头等舱和公务舱票价分别为经济舱公布票价的150%和130%,航空公司在国内两舱票价上基本没有任何折扣。价格是航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手段,而过高的基准价和过低的浮动幅度极大地限制了市场机制的发挥,是航空公司无法运用价格手段实现有效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
3.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支线航空发展缓慢
我国幅员辽阔,西部地区开发仍不全面,即使是相对航线密集的东中南部地区,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对中小城市机场及航线建设不足,支线机场布局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现在重点战略开发西部和北部,这些地方航线机场都少,却分布着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这些地区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但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地面交通尤其高速铁路交通极为不便,无论是促进经济发展还是加强名族团结都需要大力发展民航。
(二)我国民航面对高铁竞争之机遇
从长期来看,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旅客出行需求潜力巨大,足以支持铁路客运和民航客运同时快速发展。所以高铁的快速发展给民航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继续发扬我国民航发展的自身优势;利于民航调整结构,向着全球化的民航强国战略行进;加快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
1.发扬我国民航发展的自身优势
(1)远程高速
对于国内的长距离运输,民航比高铁有着不能磨灭的优势效应。高铁需要架设轨道,而民航飞机只要开辟航路即可,有相应的导航设施引导,就能进行长距离的飞行,对于地面的一些屏障的限制要求也没有高铁轨道那么苛刻。
(2)国际网络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不论旅游商务还是货物,对外经济交流十分的频繁,在这种前提下,再看我国和周边国家根本还没有可以连接的高速铁路,对于远程的国际运输,尤其是跨洋跨海的国际运输,航空只能是唯一的选择,所以说民航的发展和我国经济持续繁荣息息相关。说白了,高铁再快,也开不到国外去。
(3)国防优势
上述两种优势,点对点的空中直达运输和远距离的高速运输,衍生出民航在国防运输上优于铁路的特点。由于高铁在地面运行期间,其铁道、桥梁、隧道等在应对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时较为脆弱,极易被摧毁,使得民航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战略意义更为凸显。例如5.12汶川大地震、叙利亚劳工包机、海地维和等等,民航作为远距离高速运输的重要工具,就成为抢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可替代的力量。
2.加快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
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趋势,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都会相互衔接到一起,在国外已经是这样发展了,欧洲国家称之为一体化运输,美国称之为多式联运。高铁在我国的建设和发展,给广大乘客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的运输方式,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竞争已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民航除了要积极应对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之外,更应该深入研究和发掘与竞争对手的互补合作点,彼此取长补短,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可图。正是这样的一种机遇,促使我国民航在发展过程中,尤其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中,主动转变观念、积极行动起来。
二、我国民航应对高铁竞争之对策分析
1.提高民航及其企业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一方面,加强民航企业的国际性发展。协调国内和国际航空市场的发展,构建体现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和支持行业的兼并重组,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对内主张强强联合,减少内耗,形成合力应对国际竞争,对外支持有条件的国内航空公司和国外航空公司兼并重组,扩大国际航线网络和国外市场营销能力,引进国外先进管理人才,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树立民航企业的国际品牌。发挥民航传统的优质服务优势。空运和高铁都提供的是无形产品,品牌设计要从服务入手,充分开展整体形象的推广和推介,让民航企业的品牌先在本土成长起来;建立品牌竞争力。
2.大力发展民航多元化的运价体制
一方面,正确处理民航企业和政府、航材航油、机场等部门的利益关系,控制外部成本。例如航油现在占据着国内航空公司经营成本的很大一块,那么降低这一块的成本将在很大程度上压缩机票价格,所以改革现在的中航油垄断从而形成竞争性航油市场,再例如降低航材这部分的成本,对进口飞机、航材实行零关税,改革航空器材供销体制等方法也可以不同程度上降低机票的成本。另一方面,控制自身运营的内在成本。各种提高运行效率节约航空煤油的方法都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国航就通过机队优化、二次放行等一系列措施来尝试提高运行效率、节约航空煤油的消耗、减少废气的排放。
3.空铁联运
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来看,通过民航和高铁的强强联合来建立综合交通体系,这种“空铁联运”更将为旅客的出行提供无缝隙、零距离的运输便利,建立以协同竞争为目的的战略联盟。
(1)盘活航线资源,让为干线航空所用的支线航空在高铁时代亦为高铁所用,弥补高铁网络的不足,把那些边远山区零散的出行旅客集中到高铁网络上来。通过合理的航线资源的配置,民航更容易建立起众多的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以及二三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之间点对点直接便捷的航空网络,通过支线航班在高铁不能或没有设立站点的城市之间运输,将这部分旅客集中到高铁枢纽。
(2)高铁网络又为民航的枢纽基地所用,提高枢纽机场的集聚能力,利于把国内国际的旅客集中来疏散去,一方面节约了民航的国内航线资源;另一方面利于民航利用剩余资源加强国际竞争能力。例如已建成的上海虹桥机场,就把高铁、地面交通和机场连接起来,为高铁和民航的联运建立了航空枢纽的平台,把周边县市的乘客集中到上海枢纽来运输,到达上海的旅客也能方便地通过高铁到达目的地。
(3)服务配套,利用“一票通”等方式来扩大民航和高铁的销售领域,使双方更容易进入到新的市场,渗入到单方不能完全满足的市场中,以此来提高服务效率,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节省时间。
三、结论
民航和高铁都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高铁对民航的直接冲击无疑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延续下去,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竞争,但更多应该看到高铁对我国民航的拉伸影响:对外,民航强大自身走出去,到国际参与到世界级航空公司的竞争,布局国际;对内,民航寻求竞争合作,和高铁“无缝连接”,实现国家综合交通体系战略。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潘延庆.从京济航线旅客锐减谈民航高铁之争[J].空运商务,2009(14):15-17.
[3]徐策.高铁开通对民航运输以及航油需求的影响[J].中国物价,2011(09):53-55.
[4]李春玲,何青梅.高铁与民航-瑜亮之争-从竞合角度分析高铁对民航的影响[J].交通企业管理,2011(10):14-16.
[5]李小鹏.欧洲空铁联运模式给我国民航带来的启示[J].空运商务,2011(23):47-48.
[6]杨秀云,冯根福.中国民航业市场结构的特征及其有效性分析[J].经济学家,2004(06):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