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识教育在我国已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如今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在应用型大学却遭遇了发展困境。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水平、办学目标和定位都决定了其不可能像研究型大学一样大幅度地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只能通过丰富内涵、提升质量的举措来应对困境,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困境;出路
作者简介:苗琰(1981-),女,山西大同人,广州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广东广州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资助项目(BKZZ201104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03-02
一、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
通识教育在我国已进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在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已不仅局限于开设选修课这种单一路径,而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改革,如北京大学开办元培班、武汉大学开办国学实验班等等。但是在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却遭遇了发展困境。面对困境,应用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走向究竟在何方,是否也应该像研究型大学一样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抑或保持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困境之一:严峻的就业实使学生轻视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2010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比2005年增加805万人,增长35%,超出规划目标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1]但是就业市场的需求量却并没有相应扩大,就业率没有显著上升,薪酬却一降再降,大学生身上“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复存在,就业是摆在学生面前一道实的门槛。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研究型人才,它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多数是本科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的,面对“毕业等于失业”这种巨大的压力,内陆一些经济不发达、就业市场不活跃省份的学生热衷于考研,希望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在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商业氛围的笼罩和商业意识的渗透使学生更乐意花费时间去考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以此为今后的就业增加筹码。在这样的实状况下,学生们对于能够提升自己内在素质但眼下又看不到实际用处的通识课程有些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则不屑一顾。
困境之二:培养目标使通识教育的关注度降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以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追求高深学问,以认识世界为主要任务,需要系统地学习某门或几门学科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思维方法,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以改造世界为主要任务,其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更强,更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与应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以及合作精神培养。[2]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在本科阶段可以接受较长时间的通识教育,并不急于培养实践能力;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在本科阶段就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也会相应采取多种措施来保障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在学校整体培养目标的影响下,学生会比较关注自己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对于当前与就业关系不明显的通识教育的关注度就会明显减弱。
困境之三:落后的管理制度使通识课程质量不高。
1.师资力量较弱
一些有学术成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因为忙于做项目、带研究生等工作或者因为上课地点偏远、时间较晚等原因,不愿意开设通识课。通识课就沦为年轻教师补足工作量的工具。大部分通识课程没有教学团队,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任课教师一旦无暇顾及课程即处于停开状态,导致课程的稳定性差,难以打造成精品课程。
2.通识课程的质量监控不严格
没有如监控专业课程一般的包括开课、上课、考核等贯穿教学各环节的全程监控体系,对于新开通识课的准入和已开设课程的退出规定不严格,论证和审查程序较为简单,没有严密规划,导致课程开设五花八门,而且以知识灌输型课程为主,有内涵、能激发学生思辨与创新能力的课程乏善可陈,就像一盘大杂烩,量虽多却食之无味。
面对通识教育在应用型大学所遭遇的发展困境,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水平、办学目标和定位都决定了其不可能像研究型大学一样大幅度地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只能走精深化、内涵发展之路,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通识课程的质量。
二、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
1.制定科学、先进的管理制度
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不能只重数量不顾质量,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开出多少门课程,还要关注课程建设的质量如何。以往的管理重心放在开出课程的门数能否满足学生需要,而对于课程建设少有关注,对于课后评价的监控也不如专业课程那样严格。这种简单的粗放式管理与我国高等教育走高质量、内涵发展之路的趋势明显不相适应,必须建立全程细节管理机制才能实通识课程精深化。细致的全程管理首先要从严把新开课程质量关开始,必须建立严格的新开课程审核机制。
审查不只限于教学大纲及章节内容安排是否合适,还要审查其对学生思辨、创新等能力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是否明显。一般来说,开设介绍赏析类、实用技能类课程教师需要花费的精力较少,学生也会因为课程容易通过而选择此类课程,但是这类课程对学生能力素质提高的帮助作用并不大,所以开设这类课程要持审慎态度。思辨类课程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提高的帮助作用明显,但是开设思辨类课程教师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多,学生也会因为要做论文、参与辩论才能通过课程等原因而不选择此类课程,所以学校应当采取激励措施激发教师开设、学生选择此类课程的积极性。
如果新申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已开设课程相似,那么应当与已开设的课程统一名称,成立课程组,教师通过各自独具特色的教授风格吸引学生,避免学生因为课程名称不同而选择了教学内容相似的课程,这样就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体验其他课程的乐趣。其次,要充实过程管理环节。以往对通识课程的过程管理环节较为薄弱,应当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将听课、调查、座谈等过程管理措施制度化、常规化。最后,要加强课后评价环节的管理,每学期督促学生评价每门课程,及时整理分析评价数据,为以后的课程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
2.吸引、储备优良的师资
(1)想方设法吸引优秀教师加入到通识教育队伍中来。通识课程的上课时间多为晚上或周六、日,研究型大学的建校时间较长,教师大多住在学校附近,而应用型大学之中有许多院校是新建的,教师的住所离学校较远,因此通识课程的上课时间给开课带来的困扰较研究型大学表得更为明显。显然,仅以青年教师为任课教师主体开设通识课程不是长久之计,在有的环境下如何吸引优秀教师为本科生开设通识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多方面的便利措施例,如提高课酬、扩大上课时间选择范围、课程教材建设立项等激励措施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实、壮大通识课程的教师队伍。
(2)通过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储备优良的师资。师资队伍建设是通识课程建设的关键,一门优秀的课程决不是一朝一夕、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建成的。任何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锤炼、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教材的编写和完善都需要长期坚持团队合作,不断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才有可能将这门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学校应当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引导教师组建教学团队,选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创新教育思想、较高学术造诣、良好组织协调能力的教师作为团队带头人,组成老中青三代结合的教学队伍,充分发挥“传学、传教、传经”、“帮难、帮困、帮疑”、“带学、带教、带研”的示范作用,保障课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锻炼和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联合推进教学改革。[3]
3.建设精品教材
加强教材建设是促进通识教育的重要措施。教材、讲义是任课教师教学特点、智慧的集中体,使用由任课教师经过多年通识教育教学实践自编而成的教材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时代,教学内容的传授方法和表达方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呆板地照本宣科和单一的纸质教材早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就连只有文字的多媒体电子教材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材建设应尽量利用代教育技术,吸纳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建设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课程观为指导,结合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声、光、形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材。这样的教材才能增强吸引力,扩大信息量,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4.营造整体浓郁的文化氛围
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各环节中通识教育课程是主线,占据主要地位,其他文化活动围绕主线发展,处于辅助地位,各环节应当相互贯通、相互融合。只有校园整体文化氛围浓厚,才有可能打造出精深化通识课程。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赢得学生的关注,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化的魅力,认识到文化素质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才会更愿意接受认同通识课程的教育。
通识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增长知识这么简单,因此我们期望通过丰富内涵、科学管理等多种举措提高通识课程的质量,建设精品通识课程,令通识课程带给学生的不只是某方面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获得心灵上的启迪、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成长为一个体格健壮、心智健全、学识渊博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苏荣城.国家统计局:高等教育规模突破3000万人[Z].
[2]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3]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4]石瑞祥.加强教材建设促进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