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亚当·斯密的放任经济自由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亚当·斯密的放任经济自由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亚当斯密是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永远的经典。斯密提倡的观点是:反对政府干涉、放任经济自由。

关键词:亚当・斯密;自由经济;政府

现代经济学开始于什么时候?大多数人认为,可以从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算起,《国富论》的作者斯密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的模式应该是――放任经济自由。因为《国富论》,人们都称其为“经济学之父”,但是,他更满意的是他的另外一部著作《道德情感论》。斯密在晚年对《道德情感论》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这也说明了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想要研究斯密留给后人的财富,就必须分阶段性地进行研究,他早期和晚年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差异,也许是因为他晚年的困境。解读斯密的思想,不能单从他的作品入手,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他所在的时代背景。

(一)亚当・斯密与“理想社会”

什么是近代,就是教会威信开始衰落,科学威信逐渐上升的历史时期[1]1,18世纪,也就是启蒙运动时期,斯密回应了“如何实现理想社会”,理想社会,就是社会富足,社会秩序良好,人人都有道德。实际上,这是容易实现的,只要每个人的内心都向善。到了18世纪,一种积极的社会现象出现了,整个社会对待穷人的态度有了改变,尤其是穷人的“尊严”得到关注。此时的斯密是欣慰的,这个社会现象让他看到了希望,因为在斯密看来,只要有大部分的人还生活在贫苦中,那么这个社会就不能称之为是“繁荣、幸福”的社会。斯密希望的社会是“人人富而有德”的社会,斯密还提出了天赋自由学说,并强调正义和公平竞争。

(二)亚当・斯密早期的积极观点

斯密发现,人类本性中存在合作的倾向,需要互助,人具有三种激情:社会激情、自我激情和非社会激情。每个人都有虚荣心,虚荣能在一定条件下给人带来快乐和轻松,但不应该把虚荣作为一种目的,一种为了达到而不择手段的目的。斯密在《道德情感论》中提出了“责任感”一词,他认为“责任感”是对一般行为准则的尊重,具有和法律一样的作用,即指导、约束人们的活动。对于奖惩,斯密引入了“仁爱”、“正义”两个词,在斯密看来,行善者必须要受到奖励,作恶者应该受到惩罚。此外,在关于人类道德的问题上,他尝试着给道德界定了一个底线,也就是划分善与恶的标准。从《法学演讲》中可以看出,斯密对理想社会有了更深地认识,并进一步完善了《道德情感论》里奖惩制度不足的部分。他认为,需要为通过公正旁观者检验的正义寻得一个强有力的守护神,而政府是最适合担任正义守护者这一角色的。同时,斯密也非常重视法律,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地制定与实施控制伤害的产生。当富人欺负穷人的时候,穷人可以向政府要求赔偿。

(三)亚当・斯密晚年发生的改变

斯密已经注意到一个现实的现象:人因为富有,所以才受到尊敬。他严肃地提醒人们商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非兼容性,并且斯密发现,部分商人和制造业者为利益欺骗公众,压迫公众,而政府已被利益集团所俘获。因此,在斯密看来,政治家并不值得称颂,以至于后来,他认为政治家或者政客是“阴险狡诈的动物”,更是在他晚年的通信中批判政府纵容商人为了一己之力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斯密认为,身为一国君主,应该公平地对待他的每一位国民,没有等级之分,更不能为了壮大一个阶级而损害另一个阶级的利益。斯密在1788年对《道德情操论》里的每一部分都进行了增补和订正,他可能是发现了他早年的思想的不成熟,把人看得过于高尚,高估了虚荣的积极意义,过于信任“公正旁观者”,意识到有一些事物阻碍了“同感机制”的运行,而其中最大的阻碍则是人类的致命弱点、自我欺骗。

斯密在第六版《道德情操论》中区分了实际赞扬与值得赞扬、实际谴责与该受谴责,强调真实的旁观者和抽象的旁观者的不同的功能,即外部的那个人和内心的那个人的不同的功能。斯密认为,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是不会沉浸在不属于自己的赞扬里的。自知之明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一种美德――克己自制。

商业社会的丑恶现象客观地反映了“放任自由”对公平竞争的危害,斯密已经意识到了:一个理想社会,需要有一个政治修明的环境。这也是斯密为什么又一次在《道德情操论》中强调法律对社会之存在的重要的作用。

(四)亚当・斯密的“忽视”

一是忽视了市场参与者不在同一起跑线,二是忽视了政府被俘获的可能性。斯密晚年也承认说道:节俭的政府[2]318从来没有在英格兰出现过。那时的国家是腐败的,大部分的行政人员都是官僚,国家陷于债务之中,很可能受到代表商人利益的游说议员的影响。[3]21正是因为这两个善意的忽视,才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后果:社会秩序的毁灭。斯密晚年又一次于《道德情感论》中强调“克己自制”的重要性,他知道克己自制很难普及众生,只有非凡的人才能做到,他希望国家的改革者和立法者能够做到。

(五)斯密之惑

什么是斯密之惑?通俗地讲,就是为什么在“放任经济自由”这个大的环境下,会出现社会秩序混乱的现象。斯密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是他对放任自由的猜想和反驳;是辩证法,区分人性的善与恶,寻找化冲突为合作的方法;告诉我们竞争不是天然的植物,而是栽培的植物,只有精心培育和保护才能防止政治权力和市场权力的侵害等。

斯密是一个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改革者,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包括“政府有限性”和“市场自由性”的自由民主思想,他认为:政府只需要提供公共服务,不应该过多的干预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富民强。(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976.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德赛.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