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也谈“雨木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谈“雨木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闵宗殿先生发表于《中国农史》(2002)的文章《不该多此一点――关于“雨木冰”标点的商榷》一文认为,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宋书》五行志和《金史》五行志中,多次记载的“雨木冰”自然现象,校点者的句读“雨,木冰”是不合理的,不该多此一点,也就是不该在“雨木冰”中间加上逗号,认为“雨”是动词,并用翔实的事例证明,“雨”作动词用时,是与后面的名词联而不分的。但考之于典籍,“雨木冰”之间应该加上逗号,只有下雨才能形成“木冰”;同时闵先生把“木冰”看成是“雾凇”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气象 现象。

关键词:雨;木冰;雾凇;树介;树架;讹传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1?0264?03

闵宗殿先生发表于《中国农史》(2002年第2期)的文章《不该多此一点――关于“雨木冰”标点的商榷》认为[1],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宋书》五行志和《金史》五行志中,多次记载的“雨木冰”自然现象,校点者的句读“雨,木冰”是不合理的,不该多此一点,也就是不该在“雨木冰”中间加上逗号,认为“雨”是动词,并用翔实的事例证明,“雨”作动词用时,是与后面的名词联而不分的:

《淮南子・本经》:“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2]

《汉书・五行志》:汉平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四月,“楚国雨雹,大如斧,蜚鸟死。”[3]

《春秋左传》: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冬,十月,雨雪。”[4]

《旧唐书・德宗本纪》:贞元八年(792),二月,“庚子,京师雨土。”[5]

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到更远一点的事例来证明: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上述所举雨粟、雨雹、雨土、雨雪等的例子说明,雨作为动词和后面的名词之间是没有逗号的,而“雨木冰”在古汉语中,雨的用法和上述事例完全相同,一用逗号点开,“雨木冰”成了“雨,木冰”,一件事变成了两件事,从构词法的角度,我们同意闵宗殿先生的见解。

《宋书》五行志和《金史》五行志中的例文标点也应该去掉,这样才符合闵先生所说的意思:

《宋书・五行志》卷3魏文帝黄初六年(225):“正月,雨,木冰。”(该书第三册第880页,简化为 三・880,下同)

晋穆帝永和八年(352):“正月乙巳,雨,木冰。”(三・881)

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389):“十二月乙巳,雨,木冰。”(三・881)

《金史・五行志》卷23

金宣宗贞元年(1213)“十二月乙卯,雨,木冰。”(二・542)

金宣宗贞二年(1214)“十二月乙卯,雨,木冰。”(二・542)

金宣宗兴定三年(1219)“十二月壬中,雨,木冰。”(二・542)

但于“木冰”和“雾凇”两种不同现象的形成过程,我们不同意闵先生的说法。我们认为“雨木冰”中间应该有逗号隔开,因为只有下雨才可形成“木冰”,而不应该仅仅把“雨”理解成动词“下”。

闵先生文章中说:

木冰,古代亦称木介。《汉书・五行志上》:“今之长老名木冰为木介。介者,甲。甲,兵象也。”也叫树介。《唐会要二・杂录》:“开元二十九年冬十月,京城寒甚,凝霜封树,学者以为《春秋》雨木冰即是,亦名树介,言其象介胄也。”

我们认为闵先生引用《汉书・五行志上》的说解可通,但紧接着引用《唐会要二・杂录》中的说解便不通了。而且这里存在着古书讹传的问题。“开元二十九年冬十月,京城寒甚,凝霜封树,”就这句说,说的是雾凇这种现象,但以为是《春秋》雨木冰,则讲不通了。

闵先生在文章中接着又说:“现在称为雾凇。这是有雨或浓雾时,过冷的水滴冻结在树木表面而形成的一种较透明的冻结物,树木好像穿了甲胄一般,故古时有木介之称。严重的雾凇往往能使树木折断,而成为一种自然灾害。”

而我们则认为这是不合理的,“雨和雾凇”这两种现象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况且下雨只能形成“木冰”而不可能形成“雾凇”。

且看下面的记载:

《隋书・五行志》卷22:“东魏武定四年冬,天雨木冰。”(三・625)

《旧唐书・玄宗本纪》卷9:“开元二十九年(741),(十一月)己巳,雨木冰,凝寒冻冽,数日不解。” (一・214)

《新唐书・五行一》卷34:“开元二十一年(733),十一月己巳,寒甚,雨木冰,数日不解。”(三・875)

以上各例中出现“雨木冰”这种自然现象的时间条件是“冬、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只有在这样的时段才可能出现木冰,而这几个时段恰是我们所说的冬天,只有在天寒时才有“木冰”现象的出现。《春 秋・成公十六年经》云:“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晋杜预注:“记寒过节,冰封著树。”[6]孔颖达正义曰:“正月今之仲冬,时犹有雨,未是盛寒,雨下即著树为冰,记寒甚之过其节度。《谷梁传》《公羊传》皆云雨而木冰,是冰封著树也,今世时有之。皆寒甚所致也。”杜预、孔颖达都认为寒冬下雨,雨而成冰,冰封著树也,从《春秋经》本文来看二人的说法当是可信的。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对此则有另一番说解:“木冰即气象学之雾凇,于有雾寒冷天气下,凝聚于树木枝叶,白色松散而似雪者。俗称树挂。汉人谓之‘木介’,唐人谓之‘树介’、‘树架’、‘树稼’。刘熙《释名・释天》云‘氛,粉也。润气著于草木,因寒冻凝,色白若粉之形也。’即此。”[7]我们可以看到杨伯峻先生的注和杜预、孔颖达是不相同的。杨注中并未提到下雨因天寒而冰封于树,而是从气象学的角度阐释了雾凇的形成原因及其形状,并未深入探讨 “木冰”的形成和“雾凇”的形成是否相同、形状是否一致?就推论说“木冰即气象学之雾凇”,这是不够稳妥的。对于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我们当采取审慎的治学态度,尽可能地列举出能查找到的各种解释[8],运用”凡同类者,举相似”的分析研究方法,这样便可能得出较为可信的结论。

我们认为“木冰”并非今之气象学所说的雾凇,学者们是把本来的两种自然现象混为一谈了。从“木冰”这一现象的出现到后人的标注及近人今人的注释,一直讹传到现在,应该是从《旧唐书・让皇帝宪传》开始的:“二十九年冬,京城寒甚,凝霜封树,时学者以为《春秋》‘雨,木冰’即此是,亦名树介,言其象介胄也,宪(唐睿宗长子李文达)见而叹曰:‘此俗谓树稼者也。谚曰:树稼,达官怕。必有大臣当之,吾其死矣’。十一月薨,时年六十三。”[9]从《旧唐书》的记叙中,我们看到在唐朝人的眼中“木冰”“树介”“树稼”成了同一种现象的不同名称。然而《旧唐书》所载“二十九年冬,京城寒甚,凝霜封树,俗谓树稼”的现象和《春秋・成公十六年经》的记载并不相同:一个是“凝霜封树”,一个是“雨下,寒,即著树为冰”,也就是形成两种现象的必要条件是不同的,一为霜(雾气遇寒成霜);一为雨,并非同一种自然现象。当时的人们不过将这“凝霜封树”的现象称作“树稼”,只是那所谓的“学者”才将它和“木冰”“树介”联系在一起。因此,这“学者”的判断并不可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见到一种事物或现象,喜欢引用古书上的记载来解释,以示博学,这种解释往往成为一种无根据的牵合。这样的事情,古书上记载的很多,此处即是一例。《新唐书・五行志》:“永徽二年十一月甲申,阴雾凝冻封树木,数日不解。刘向以为木少阳,贵臣象。此人将有害,则阴气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亦谓之树介,介,兵象也。”这又是一个牵合古书的例子,前面所说的是一次出现雾凇的气象物理现象,后面“刘向云云”则是把《汉书》上“得雨而冰”的“树介”拉来解释这一现象了。

闵先生也认为这种现象是雾凇,但这不符合《汉语大词典》中给“雾凇”下的定义:寒冷天,雾滴碰到零度以下的树枝等物时,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雾凇”[10]。通称树挂。明代郎瑛撰写的《七修类稿》卷五有“木冰”条:“木冰者,雨及木而凝冰,谚云木稼也;《洪范五行传》谓之木斤,主兵甲;范氏谓之木介,介,甲也,亦兵甲之象;《春秋・成公十六年》:雨,木冰。何休曰:‘木者少阳,幼君之象,冰者凝阴,兵之类也,君臣将执于兵之徵。’马氏《通考》曰:‘木冰者,乃寒木而成冰,妖不在木也;冰花者,乃冰有异而成花,妖不在花也。’予(郎瑛)意《洪范传》、范氏解恐皆未当;何休之注因后有沙随苕丘之事之故;若《通考》虽得其理,而未申明其义。夫雨也,冰也,成花凝木也,皆气以致之;极阴之气凌于木,则木为受害,故不在木与花,五行之占木为少阳,刘向谓‘贵臣卿大夫之象’是也;又谚云:‘木生稼,达官怕。’亦斯之意。成化丙戌冬,京都初雾下,少顷,草木皆白,移时则枝柯皆玲珑如花矣。明春,李文达公(李宪)卒,此非其验与?”[11]郎瑛意在讨论五行术,因此把“木冰”“木稼”视为一类现象。但如果仔细读他的论述会发现,他仍然是把“木介”和“雾凇”两种现象分开来叙述的。“夫雨也,冰也”说的是“木介”,“成花凝木也”则说的是雾凇。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旧唐书》中所说的“树稼”,在这里说成了“木生稼”。这有助于我们对“树稼”一语的理解。《说文》:“稼,禾之秀实为稼,茎节为禾。”[12]也就是说,禾谷所生之穗称作“稼”,雾气凝于树枝,像谷穗一般,故曰“木生稼”。

以上分析表明,既然“木冰”和“雾凇”是两种不同的现象[13],那么无论是《宋书》五行志还是《金史》五行志中的“雨,木冰”间的逗号,就没有必要去掉了,这样反而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据此,或许可以为气象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佐证,有助于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古代的气象学。同时,在对古代的文化词语进行注解和考释时,一定要注意其真实性及其传承性,认真探究,不可人云亦云,我们应当学习孟子所提倡的“学则须疑”的问学精神,即学问从疑问始,没有疑问也就没有学问[14],否则容易造成古书用例的讹传,这将不利于对词语所传承的或隐或显的文化意义的探求。

参考文献:

[1] 闵宗殿. 不该多此一点――关于“雨, 木冰”标点的商榷[J]. 中国农史, 2002(2): 111.

[2] 刘文典. 淮南鸿烈集解上[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252.

[3] 班固. 汉书・五行志卷27中之下[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1428.

[4] 孔颖达. 春秋左传正义卷7[M]. 十三经注疏本,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1754.

[5] 刘煦. 旧唐书・德宗本纪卷13[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373.

[6] 杜预. 春秋左传集解[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745.

[7]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877.

[8] 张松辉, 王乐. 老子姓氏考[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5): 32?34.

[9] 刘煦. 旧唐书・让皇帝宪传[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3012.

[10] 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6: 727.

[11] 郎瑛. 七修类稿上[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91.

[12]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144.

[13] 王凤.“木冰”考[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3): 40?41.

[14] 刘剑康. 孟子学术精神论析[J]. 湖湘论坛, 2013(5):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