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做有品质的校本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对话”》《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教育科学的世界》《教育人类学引论》《教育学的智慧》等专著以及随笔集《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教育常识》《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随着“研究性变革实践”的理念在“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中日益扎根,其影响力逐渐在各地弥漫扩大,研究的意识、行为、能力和习惯已经开始贯穿渗透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之中。从“教学高手”到“研究高手”,再到“教学研究高手”,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追求。
在各种研究风起云涌、百花齐放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不断凸显、聚焦和放大,这个问题既是前提性问题,也是过程性问题,更是终点性问题,即什么样的研究是好的有品质的研究。在我看来,不仅教学变革需要有新的参照系,校本实践研究同样要有新的参照系。
有品质的好的校本研究,首先是有魂魄的研究。这个魂魄就是价值观或价值取向,它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基于什么做研究”或“为什么做研究”。衡量一种校本研究是否有品质,有没有清晰可见且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是标准之一,我们难以想象没有价值魂魄的校本研究,可以称为好的研究。
学生立场,是“新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价值观传统,其要义在于“学生的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或发展需要”。
例如有一所小学把默读训练作为研究对象,之所以进行默读训练,缘于教师对学校四、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状况的调研,发现“近85%的学生达不到默读的速度要求,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他们或者轻声朗读,或者看似在默读――默朗读,或称假默读。轻声朗读、默朗读,必定会限制阅读的速度。朗读时有的学生更多地关注一个一个字地读的动作本身,很少关注被读文章的内容。学生不能在不懂的地方、重点的地方停下来稍作思考,也不可能回到需要理解的地方重新读、反复读。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良好的默读习惯,不仅阅读速度慢,而且影响阅读思考”。正是基于这种对学生学习缺失和困难、障碍的把握,才形成了默读训练的系列性目标和策略。
有品质的好的校本研究,其次是过程扎实的研究。所谓“扎实”,既意味着研究选题来自日常教学,是来自地面、贴近地面的选题,更意味着研究过程设计得细致、细密。比如针对“高年级快速阅读”,提出“有效研究”和“快速研究”的概念后,不急于笼统地一带而过,而是对其内涵和意义进行具体分析,尤其是从“角度”和“层级”两个维度对快速阅读的深度分析。此外,在有了清晰、富有层次感的过程设计之后,还应有相应的“效果反馈”作为后续跟进,这种评价反馈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的扎实细密。
有品质的好的校本研究,还是结果显著的研究。基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视野,所谓“结果”表现为“成事成人”。所有的校本研究都是“做事”,“研究之事”的最终指向在于“研究之人”,“事”是为“人”服务的。要“在成事中成人”,只有“成人”才会更好地“成事”,这就是“新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成事成人”是“新基础教育”创造的研究辩证法,是这一学校整体转型性研究贯穿始终的传统,它也将在后来者的珍视与呵护中代代相传。
成事中欲成就之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在研究中转变价值观念,在提升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享受研究中创造的快乐和幸福,是“研究之事”之于教师的发展价值。学生在研究中受益,成为有“生命自觉”的健康、主动发展的一代“理想新人”,是“研究之事”之于学生的育人价值。当然,这样的育人价值还需在语文等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实现具体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