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创新教育下的美术欣赏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创新教育下的美术欣赏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即是老师按教材昭彰教学,以课本为经典将美术作品介绍给学生,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及审美品味。但这种教学方法真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吗?结果只是学生对书本上的作品照章背诵,课本外的作品仍不会欣赏。另外这种刻板的教学方法也使学生减弱了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这种八股式的教学方法是培养不出真正能欣赏美术作品的高素质的人才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希望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能有一套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改变被动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

这里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即要求每位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建立新颖独特的论点,并进行简单论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思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1、加强学生主体意识,不过于依赖课本。有些教师在欣赏教育中似乎忽略了这些,总是向学生细说着客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东西,尽心地将自己的所知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观察潜能的发挥,忽视了学生与作品之间的交流。其实美感经验产生于个人与作品的交互作用,这不仅要依赖于一般的知觉能力,而且还需要欣赏艺术形式的技巧。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表达他们对欣赏对象的认知及审美感受,使其从中获得快乐并产生创作的欲望。

很多学生由于从小学接触课本开始,奉行的便是以课本知识为唯一的准则,理解、记忆课本内容,运用课本提出的方法是学习的全部。不可否认,课本对学生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学习内容,前人的经验,有益的知识,这些对学生无疑是不可缺少的。但也应该看到,课本并非完美无缺。如高中美术欣赏教材至少有以下缺陷:

①观点单一。美术课本中有关作品的欣赏文字,只是一家之说。但面对任何一件优秀的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教材中难以用文字表述全面的。

②思维空间不够。思维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而课本在这些方面给学生的显得有所欠缺。由于学生过于依赖课本,主观能动性减弱,创新意识淡薄,束缚在课本有限的知识内,很难展开想象的翅膀,所以学生必须加强主体意识,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尽量向课本以外的知识探索,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要敢做、敢想,勇于提出创造性的新论点来。

2、解除学生心理顾虑,让学生想说就说。高中这时期是创造性的觉醒期,但同时又是情感的闭锁期,他们不能像小学生、初中生那样敢于坦诚自己的观点,尽管有时发言也会显得幼稚和天真。高中生在心理上虽然较小学生、初中生成熟得多,观察问题往往也深刻得多,但他们爱面子,怕说错。长期以来已养成了一种不愿意在课内举手发言的习惯。他们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言并不是不会发言,而是不愿在众多的同学以及老师面前发言。这种情况可采用化大为小的方法,即在每个论题独立思考结束后,先让学生在左右前后的同学之间发表观点,让同学们在小场面中得以锻炼,再深入到各小组中去参与讨论,给予鼓励。通过铺设这样一个阶梯,使学生能够在班上敢于发言,争着发言。

三、努力探究指导方法,引发学生创造激情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上首先自己要有创新思维,只有努力去探究,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试从两个方面阐述:

1、创造性运用教材。在前面已提到目前使用的高中美术欣赏教材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特别是它以年代、画种、中国与外国的分纲目编书方法给学生的思维空间相当狭小,加上单一观点的讲述,给创造性思维教学带来了困难。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美术欣赏的广阔天地,可尝试将教材重新进行编排,打破年代,画种,中、外国分类条目的顺序,代之以“主题为主线,比较式”的编排教材,与学生一起来探究各类有趣的问题。例如,中西人物画对照,将中国古代人物画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外国人物画对照。将南宋时期的《采薇图》与16世纪尼德兰的《阿尔诺芬尼夫像》加以比较,请学生归纳出中西绘画的相同以及差异。再将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与凡高的《星夜》作对照,请同学研究中西方美术轨迹是否相同。最后请同学思考中西方美术发展将来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等等。很显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课就可以上的更灵活。

2、精心设计教法。好教材固然重要,好教法更不能缺少,而且要力求根据不同课的内容更换各种教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如要讲抽象艺术,就尝试让每位学生都自己来做一次抽象画家:让学生用线――这个最简单而又最直接的手法来表示生活中的“甜”与“苦”。如何逐步启发同学来思考呢?首先让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即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线条:直的、弯的、长的、短的、折线、圆弧线、斜线、交叉线……,在这基础上再要求同学将这些与个人的知识、经验、体会联系起来思考。再根据自己的思考画出形象各异的代表苦与甜的线条。

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需要,美本身也是人类创造的。如果你有生命,而不能用来创造,这是对人类智慧和情感的浪费。如果只能欣赏美,而不能创造美,就没有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当然,高中欣赏教学的“创造”并不是指专业性的美术创作,而主要是情之所致的一种形式多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多方面的创造活动,注重他们个性的发挥,见仁见智,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允许他们标新立异,促进他们创造思维的成长,那怕是一些“荒唐的创造”,也要正确对待、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