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中,英语教学越来越表现出其突出的作用,尤其是在计算机英语的教学中。几年以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教材每年更换,其内容越来越注重实用性,知识也越来越简易化,就此结合我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特点与不足,对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英语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 计算机英语 教学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这就决定了计算机从发明之日起就使用英语作为人机交流的桥梁。电脑中的第一条命令、第一个语句乃至每一个符号以及用各种电脑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都是用英语单词或英语单词的缩写形式写成。因此,我们可以说英语和电脑是“天生的一对,地配的一双”,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然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学生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职业学校计算机英语的教学质量,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一、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英语教学应从基本开始,落实英语音标、语法等基础知识

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特殊性,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干好工作,对于现在生产技术飞速发展情况下,对技术人才在英语上的要求不了解,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因而造成对英语学习的误解,根据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显示:在职业学校有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30%的学生基础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实际上,中职学校学生英语的基础,比统计的情况更严峻,在简单的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都错误连篇。

针对此问题,老师要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的第一堂课,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是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的重要一步。根据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计划的进行音标和基本语法知识的补课,在补课的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尽可能的让学生落实音标和语法基础,使学生敢读、敢说,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形成有效的鼓励机制,树立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使学生在对英语学习上产生积极的心理响应,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英语教学应抓住学生心理,实行理想和信念教育,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英语教学中,口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可实际中口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为薄弱的环节,音标基础差,不敢读单词,怕出错。不会读单词,造成记忆单词困难,听写困难,背、读课文困难,理解课文困难,跟讲课进度一点都合不上拍,找不到学习英语的感觉,对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从而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

理想、信念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学习英语这门课程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认识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错误的认为: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干好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导致对于英语的学习的放松,甚至于放弃。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英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一定的英语知识水平,就看不懂计算机中各种语言、命令符号、设备的说明、工艺流程的变化等最简单的生产常识,更无法谈起操作设备、改进工艺、提高质量,也就无法干好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需要、是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更是树立学生要学好英语的需要。

三、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英语教学应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行心理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成不变的课堂,严肃认真的老师,老师讲,学生听,使得学生对英语这门主要是靠对话交流的课程失去了交流的环境,变成了一滩死水,听、说、读、写不能有效的结合,枯燥的环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老师一味的赶教学进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满堂灌,老师累的气喘嘘嘘,学生听的迷迷糊糊,再接下来就是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做练习题、测验考试,周而复始,形成了机械化的程序,课堂教学没有了生机和活力,老师主动的灌,学生被动的听,学习成了一种使命,上课成了完成任务,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某些学生对计算机本身的知识掌握不够,计算机英语其实就是计算机和英语两门学科的综合,英语教学应注重计算机知识和英语知识之间的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传统的英语教学和电脑教学各自为政,互无联系,导致人们对简单的英语单词在电脑中出现时就不知所措、不得其解。能否把英语和电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否将英语和电脑同时进行教学呢?回答是肯定的。实践证明两者有机结合益处很多。毫无疑问,学好英语能促进电脑的学习,反之,凭借丰富的电脑知识、电脑操作经验以及电脑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可快速学好英语。因此,想学好英语是绝对离不开电脑这个现代化工具的。英语和电脑的教学同时进行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特别是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有意去剖析同一单词的日常含义和在电脑中的含义,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这对英语和电脑的教学大有裨益。例如,我们平时在学校学的英语单词drive是“开车”之意,从未学过drive词义为“驱动器”,而且在《新英汉词典》中也没有“驱动器”这个解释。如果在教学中兼顾其在电脑中的含义,这将使学习者受益匪浅。像这些重要的常用英文单词还有很多。

熟练的电脑操作有助于学好英语,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辅助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大趋势。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可谓“声情并茂”,给学习英语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应用有利于人性化教学、立体化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的实现,对外语学习正产生着积极的、巨大的影响。与传统的学习手段相比,电脑多媒体为学习英语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学习者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样大大增强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生动性。电脑多媒体的交互功能,使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人们从多媒体外语课上学到的知识相对牢固得多。研究表明: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而多媒体的视、听、做全方位手段,以及交互式、立体化、人性化的学习方式能使人们很快掌握自己所学知识的80%~90%。显而易见,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最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

由此可见,对英语老师的计算机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不断加强英语知识更新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

五、中职学校计算机英语教材版本种类繁多、难易程度不同,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选择性教学,必要时要采取分层教学

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理念的转变问题,而且是一个教学实践的操作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的材料,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材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使用教材需要教育的智慧,也就是说,教师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处理,合理分配课时,妥善安排教学顺序和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能否有针对性地灵活使用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关系极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就是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对教材的接受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难度往往不是一个静态定量,而是一个动态变量,不仅是取决于教材的本身,而且是取决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教材的可接受程度。在备课过程中,什么是备教材要先备学生?就是要慎重把握教材的难易度,也就是学生对教材的可接受的程度。

什么是分层教学呢?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把教材内容分成若干个层面,把教材的难度划分成几个区分度,使班上优、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对教材难度感到适宜。这就要求教师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学生,根据学习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够让优生吃得饱,让中等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了,各获各的益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同样感悟学习生活的人生价值,同样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样地自信和自强,同样的自尊和自爱。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但却有一样的生命价值。世界上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但却有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公平,即不是让学生接受大一统的教育,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学习的权力,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感悟和体验教育人生的权力和机会。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班英语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就是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英语基础知识讲解,使学生打好基础,继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只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直观教学,加入更多的趣味教学和多媒体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握好计算机知识和英语知识之间的联系。相信,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强的中职学生将不再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李保成:《教师应如何使用教材》,教学与管理,2001(3)

5.陈新元:《多变式多角度多层次使用教材》,教材建设,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