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让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让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如何实现小学中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笔者从习作指导、课堂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指导 内容 评价 生活化

提起作文教学,很多老师有显得有些头疼。很多小学生的阅读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字组织能力比较差,部分小学生的词汇量比较少,有时不能准确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短板,都制约着我们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

(1)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的方法。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有必要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2)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在一次“六一”庆祝前夕,在与学生交谈后我发现:学生对学校“六一”庆祝活动的安排颇有微词,我灵机一动,便举行一次“六一”应这样庆祝的习作练习,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兔尾”变成“豹尾”,洋洋洒洒三页多,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

(3)习作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在与学生的座谈中,我了解到好多学生都是凭着感觉走笔,一个环节该写与否,该详与否,全然不知,这无疑给我们教者敲响警钟――习作指导不得法,或者说教师的习作指导学生消化不了。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呢?在实践中,我初步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习作指导策略,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成互改誊写再改……,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甚至在校外,置于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

二、作文课结构生活化

总结实现结构优化所需的基本板块,把生活引进课堂,指导学生善于观察、思维,学会反思生活,从纷繁的生活中发现、捕捉、提炼写作题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提高生活认识水平的过程。在写作中激发学生思考生活的意识,融合训练作文与生活作文。放手文与训练文相结合,在优化作文训练“真――假――真”(即从表达生活、表达思想的目的出发,进行训练作文的强化,最终达到生活作文的目的)的过程中,使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提高表达能力,提高思想水平。

三、写作内容生活化

当前,小学生作文普遍感到“写作难”。除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强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注重强调学生作文内容的思想性,语言的规范性,表达的技巧性,可供学生选择的写作内容极其有限。所以,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活潜在的生活储备,打开学生生活的宝库,使学生的写作内容更为多元,引导他们写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1)拓展教材联系生活。习作教学应该时刻与语文课堂教学相关联。科学而充分地使用教材,运用教材这一凭借练习写作是许多老师惯用的方法。比如我在教学《白银仙境的悲哀》时,学生对课文中关于白银仙境景色的描写极为赞叹,而课文插图更展现了白银仙境的幽美意境,于是,顺应教材,我让孩子们观察图画上的人物,看看还能不能更美的语言展现白银仙境的美丽、安逸。学生们在仔细观察,充分交流,亲手写作之后,更感受到那份悠闲、宁静之美,联系生活的事例,感知“白银仙境为何悲哀”、“为什么要注重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有了更深切的体验,。

(2)抓住生活畅所欲言。行走街头,驻足店前,漫步公园,落座车上,学生都可能看到或听到许多形形的事情。这次事情或令人振奋,或令人沉思,或令人不解,或令人捧腹。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留意并记下这些事情,就等于为他们开辟了极好的作文“题材库”,也诱发他们对身边偶发事件的关注,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学生张安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路边的大树根部都穿上了一层白色的外衣,由此联想到是不是大树也像人一样天人冷要穿冬衣。结果发现自己的猜测是错的,这层白色的石灰水是用来防虫害的。于是,她写下了《《大树的“冬衣”》一文,由于角度小、题材真,表达了孩子的真实体验过程,在上海市小学生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3)创设情景再现生活。习作内容的生活化是将习作内容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习作的强烈愿望,同时将习作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体验生活。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让学生乐写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评价的不仅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而应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要我们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当前习作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主体的独立感受:评阅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这方面李吉林老师曾经介绍一个例子:她任教的班上有个学生写了句:“原来阿姨是女的”这句话,这句话不是一句大废话吗?但李老师在批改时并没要求该学生删去。她说,因为这个孩子以前并不知道阿姨是女的,现在她发现了,并要将这个发现与同学老师一同分享,这难道错了吗?多么细心的呵护啊,孩子当然愿望对李老师“写自己心里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2)分层而评,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在实践中我采取了分层而评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第的标准不同。②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则循序渐进的,如我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