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南,中 第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咱先来一个“说文解字”:“中”有几种读音?
您肯定会告诉我,这还不简单?
第一种,zhong,表示位置、范围等,如,逐鹿中原,问鼎中原,中国中部,等;
第二种,zhong,表示“受到、遭受”,如,中伤、正中目标等。
这两种读法,妇孺皆知。但对河南人来说,还有另一种读法:zhong,意思相当于南方人说“好”,东北人说“没问题”,老外说OK。而这种读法,甚至成了河南人身份识别的标志,“在外地,只要谁说中(zhong),我就知道他是河南人了。”采访中,大家普遍这样说。
遭遇战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给河南带来了遭遇战,而保“夏粮大丰收”、推“企业服务年”这两场硬仗格外凸显。
河南是我国小麦主产区,粮食产量是全国的1/10,有“河南熟,天下足”的美誉。但2009年一开局,河南就遭遇了百年未遇的大旱。
对河南保夏粮丰收,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有着独特的认识,要“从全局的高度,从关注民生的角度,从更好地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深度来抓抗旱工作”。
正是基于这个认识基础,河南实行了抗旱“全民总动员”:河南省委、省政府连续5次召开专题会议,决定举全省之力,用10天时间把全省7000多万亩小麦普浇一遍。从省委书记、省长到村组干部,躬身田间地头、河边渠畔,与麦农同甘共苦,抗旱保苗。河南省成立了以120名厅局级干部为组长的抗旱指导小组,奔赴100个夏粮重点生产县,帮助基层解决抗旱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难,确保把旱情影响减到最小,并由省里统一组织了近1.4万名科技人员,分包4.8万个行政村,面对面指导农民科学浇水。
“粮食虽然不值钱,但全国人民要吃饭。我们新年都没过好,都在帮老乡们打井。”商丘市财政局党组书记李洪仁十分感慨。
根据统计,河南先后投入30亿元进行抗旱保丰收,“如果用这30亿元去买粮食,能买到多少?”记者发问。
李洪仁连连摆手,“这个账不能这么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根本,这个不能仅仅算经济账,我们还得算政治账”。
河南保夏粮大丰收的遭遇战是十分成功的:今年夏收小麦产量达到61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但更艰巨的遭遇战还是“保增长”。2009年1-6月,是河南最为艰难的日子,连续6年在中部六省发展速度第一的河南,―下子排名中部六省倒数第二。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徐光春在今年3月24日召开的河南省经济运行工作会上强调:“面对危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和‘心忧滑坡’的使命感,把应对危机、促进发展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要迅速以战时状态,大干二季度、决战二季度”!
旋即,“决战二季度”成为河南经济生活中的热词。3月,河南省政府果断出台电解铝储备政策,大幅度提升企业信心;4月,省政府推出并实施战危机、保增长“十大举措”;5月,省政府又提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八项措施”。
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就业。河南大力推行“企业服务年”活动,上至省市领导,下至县乡干部,河南领导干部人人争当企业的“服务员”,一切以促进企业的脱困发展为目标。对重点项目,河南实行了联合审批制度,采取超常规办法,特事特办、挂牌督办、定期通报,加快进度;对于需要国家有关部委审核的项目,省直有关部门派出专人专项衔接。
这场遭遇战的效果如何?7月21日,徐光春在河南省委八届十次全会上指出,“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决战二季度达到预期目标、取得决定性胜利”。
国际金融危机遭遇战,河南人正漂亮、利落地拿下。
跨越战
在刚刚出版的《2009年河南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一书中,一个重要论述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河南经济的总体影响是“来得晚、影响深、走得迟”。
这一深刻论述主要是针对河南的经济结构而言,“所谓走得慢,是指金融危机对河南的影响持续时间比较长。河南以资源型、基础型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不可能脱离金融危机的大环境,率先走出金融危机,而只能在全国经济复苏的同时,慢慢复苏,这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如是说。
对于这一问题,河南上上下下都十分清楚,“河南要跨越式发展,就不能按部就班地发展。要找到当前优势、后发优势,河南的工业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污染比较严重,因此,河南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加快发展工业的基础上避免污染。当前的金融危机,应该是河南浴火重生的一个契机。”河南省财政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干部如此评述。
对河南而言,这是一场跨越战。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反复向河南官员强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越要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
在河南人看来,“这篇大文章”最核心的举措就是“一载体,三体系”: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最终找到一条科学发展的现实途径,找到实现“两大跨越、中原崛起”的战略支撑。
为了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河南财政拿出10亿元支持县(市、区)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是: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要求,建设产业生态良好、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对河南的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意义非常重大,这将成为河南经济结构浴火重生的新希望。
除了产业集聚区,河南省还力推“双百”计划:在筛选100个左右市场好、水平高、见效快的高技术项目同时,按照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强的要求,筛选100户左右成长性好的工业企业,促其成为全省优化工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排头兵。
与此同时,河南也痛下决心,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扶优扶强、强化造血。
2008年,中央财政奖励河南淘汰落后产能资金113981万元的奖金,居全国第一。
河南力推产业升级、浴火重生,成效显著。河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食品、机械、化工、建材等河南优势产业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食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7.3%;机械工业投资增长49.3%。
尽管如此,河南跨越战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有待“上下求索”。
长远战
20世纪大萧条时期,美国“好莱坞”发展起来;韩剧,也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发展起来的。面对金融危机,河南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
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年来,河南的整体形象并不是很好,以致于有些人开始妖魔化河南人。这其中固然有不
了解的因素,但河南贵为文化大省,缺乏文化资源的整合仍是一大缺失。为此,河南提出两大跨越,强调文化强省战略。今年决定在全省搞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
这就是河南的长远之战:文化之战,人的素质之战。
徐光春对2009年上半年的总结是,“文化发展在经济困难时期亮点纷呈。”在他看来,应“把文化建设作为克服困难、应对挑战、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全面推开、文化产业由小到大加速发展、文化实力由弱到强逐步提升”。
河南的根本之战,除了文化,还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
人是最宝贵的财富,推动一地发展的根本动力还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
河南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为了“变巨大的人口压力为劳动力资源”的动力,2008年底,河南省政府决定,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为加快“两大跨越”、实现中原崛起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09年6月17日,河南省政府与教育部商定在河南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并联合制订下发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
毫无疑问,推动文化强省战略与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是河南长远之战的核心内容。
此战,意在长远,更值得期待。
“中”启示
与“三战”相对应,此次采访组10天的河南之行,正好可以用“三中”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中(zhong),河南是中国迎战金融危机的现实缩影。河南位居中国中部,可以说是“中国之中”。现实中,河南的国际金融危机遭遇战,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的企稳向好。
中(zhong),河南是中国自信且务实的行进缩影。此次河南之行,给记者一个十分突出的印象是:河南人是自信的,也是务实的。而且,秉承中原文化的精粹,河南人的执行力也是少见的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大冲击,面对周围省份的挑战,河南人定下的目标是“两大跨越,一个崛起”,毅然推进跨越战。尽管2008年地方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位居全国第9,但考虑到河南的人口基数大、一二三产业结构失衡的严峻问题,河南人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对于这个任务与目标,河南人的回答就是:中。
中(zhong),河南是当今中国在世界的未来缩影。近几年,河南人备受“妖魔化中伤”之苦,一谈起这事儿,河南人就火大,“河南人惹谁了?”而此行也彻底改变了记者对河南的印象,原来河南人是如此热情、如此坦诚、如此正直。而河南正在着力的长远战,再次预示着中国的世界未来:中国不仅将出口“产品”,还将为世界贡献“价值观”。
河南,中;中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