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错别字的类型\成因及其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错别字的类型\成因及其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汉字的书写作为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是小学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基本技能,本文从错别字的常见类型、形成原因、对应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试图解开学生错别字现象的谜底,为他们掌握正确的汉字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错别字; 类型; 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082-001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个极为复杂的语言环境,平面媒体、流媒体、网络充斥着他们的感官和思维。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帮他们学习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从小写规范字、读规范音、知规范义。

一、错别字的常见类型

语文老师在批阅作业时经常会发现学生写的错别字,笔者从练习、试卷、习作等多项书面作业入手,试着对小学生出现的常见错别字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类,发现当前小学生的错别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同音混淆:两个字音同字不同。如将“九州”写为“九洲”、将“暑假”写为“署假”、将“再接再厉”写为“再接再励”、将“哈密瓜”写成“哈密瓜”等等。

2.增减笔画:给原来正确的字增加或者减少笔画,这里更多的是指错字。“四多”:多一横:考、驶;多一竖:猴、侯;多一撇:武、试;多一点:晓、纸。“四少”:少一横:气、蒙;少一竖:舞、既;少一撇:或、究;少一点:盏、底。

3.形近干扰:字形相近的字出现混用、干扰。如:“钓”与“钩”,“己”与“已”,“拔”和“拨”,“辩”与“辨”,“候”和“侯”等字,许多学生混用。

4.置换部首:部首之间出现辨析错误。如:“燥”与“躁”,“池”与“驰”,“吹”与“次”,“骁”与“浇”。

5.更改结构:由于观察不仔细,字的结构出现误判。如将左右结构的“满”写成上下结构,把上下结构的“落”写成左右结构,把上下结构的“薄”写成左右结构等等。

二、形成错别字的成因

1.汉字本身的特点

汉字结构复杂,仅造字法就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等,且有很多字是形近字和同音字。小学生稍不留神就会写错别字。例如“未”与“末”、“酒”与“洒”、“纪念”与“纪年”、“业绩”与“业迹”等,都是因为形近或音同出现混淆。

2.学生的原因

2.1观察不仔细,辨析错误。小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笼统,感知字形的能力很低,常常对相似或相近的字产生感知失真,甚至张冠李戴。比如,他们往往会将“士兵”的“士”写成“土”,将“自己”的“己”写成“已”,将“到处”的“处”写成“外”,“荆棘”写成“荆刺”等等。

2.2学生不解字义,主观臆断。这是学生写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将“金碧辉煌”错写成“金壁辉煌”或“金璧辉煌”。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金碧辉煌”的意思,只是想当然的认为这个成语是“金壁辉煌”或“金璧辉煌”。

2.3.思维的定势,前后影响。例如批评――批抨,眼镜――眼目竟。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双音节词中。表现之二是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一般”受“船”的影响写成“一船”。

3.教师的原因

3.1忽视字词教学。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特别是高年级教师往往是重视句、段、篇的教学,而忽视识字教学,这也是导致学生写错别字的一大原因。

3.2对比后的误提示。有的教师习惯于将正确和错误的两个字对比写在黑板上,指出易错处和应该注意的笔画、部件。这样做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但有时反而会造成一种错误提示――本来没出错的学生经“提示”也出现了错误。如学习“初”字时,教师反复强调“初”字是衣字旁,千万不要丢掉那一点,结果有许多学生写错这个字。

三、预防错别字的对策

1.声母韵母记字形

有些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区别开来。如“今――令”,这两类字容易混淆,但是只要记住声母是“L”往往都可写成“令”。例如:铃、岭、怜,那么其余的都写成“今”。例如:“吟、念、贪”等。还有的字可用韵母来鉴别,如“舀――”很相似,韵母是“o”应写成“舀”,如“稻、蹈、滔”,其余的只能写成“”,例如,“焰、陷”等。

2.形声字规律记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如果孩子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老师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别字就会大大减少。例如 “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又如,对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说出其标义,理解其释义,错误就会减少,例如:“冫”与“氵”常常混淆,我们要讲清楚,凡用“两点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关系,如“冻、冷、凛、冽、凝”等,而用“三点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关系,如“江、河、湖、海、洪”等。

3.合理想象记字形

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一个圆圈,他们可以认为是一张嘴,一个球,甚至是男孩用手推的一个铁环。因此,根据孩子对汉字的感知特点,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如在比较隐蔽的部位中的点、横、钩等,除用彩笔加以标明外,还可让孩子合理地想象,使这个隐蔽的弱成分变成强刺激。如“鸟”字中的“点”像什么?有的孩子说像一条吃到肚里的虫子,有的说像啄木鸟尖尖的嘴巴,还有的说像啄木鸟的心。又如“奶”字,有的孩子说“横折折钩”像奶奶的“驼背”,“撇”像她拄着的拐杖。

4.编顺口溜记字形

教师可根据字形特点,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奇特的想象,把音、形、义结合起来编成顺口溜。例如:“溪”―― 一条小溪流呀流,三点水,爪字头,弯弯曲曲碰石头,流到大海不回头;“园”―― 一元钱,买了票,进了公园进花园。这样,把花一元钱的“元”与公园和花园联系起来,“园”就不会与“圆”相混。

5.反复订正记字形

批改作业时应首先检查前面作业中的错别字是否订正了,不放过一个错别字。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订正,订正后再交老师评阅,也可以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业、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如:“灭”与“灰”,“埋”与“理”,“在”与“再”等专门上一节“找姐妹、找朋友”的纠错课。

汉字是方框里的艺术,方寸之间笔画变化包罗万象。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识记的过程中避免枯燥,感受快乐,只有这样,学生对文字的识记才会事半功倍,错别字才会逐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