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质”缘于“外部胁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质”缘于“外部胁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青、水秀、土肥、田洁的优良生态环境,造就了我们村农产品的优良品质。”

“本地之所以多产原生态特色山珍奇味,源自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

好山好水产出优质农产品,这是大家的常识。可你有没有想过,优质农产品之所以具有出众的品质,只是因为良好的水土光照条件吗?如果只考虑植物生长的必需条件这一因素,完全人工干预的厥姨跫下的农产品应该是品质最优秀的。这显然与常识不符。看来,除了必备的生长条件,造就优质农产品的,还有其他因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梁鸣早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梁鸣早引用了孟子的名言,先贤总结出需要在逆境中培养人才,对于作物的栽培,何尝不是如此呢?

受苦不是目的,关键是激发出内在潜能。对优质农产品栽培而言,外部胁迫是为了打开作物的次生代谢,培养作物的免疫功能,提升作物品质。

梁鸣早介绍,中国农科院李纯忠研究员上世纪70到90年代对我国“名特优农产品的土宜”问题进行跟踪调查,提出:“凡是出了名的农产品其品质优良者均产生自土壤、气候条件特殊的恶劣环境之中”。

李纯忠在广泛考察优质农产品的原产地之后发现,它们要么处于石砾的恶劣土壤环境,水分障碍、养分亏缺,如名贵茶叶武夷山大红袍、庐山云雾茶等,生长在迷雾沛雨、烂石砾壤之中;要么处于盐碱地等具有土壤障碍性因子、生长条件恶劣;要么管理技术特别,需要环割、刀砍、斧劈;要么需要天寒地冻的天气条件等,如冬虫夏草、高山雪莲,在正常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很少见名特优品。

受到李纯忠关于名特优农产品土宜理论的启发,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刘立新继续研究,怎样能在良好的土壤条件上生产名特优农产品呢?怎么样才能使植物具有防控病虫草害的能力呢?他从植物生理和栽培角度思考,总结出生产优质农产品的三个要素:一是环境胁迫或人造胁迫。二是基因控制,即优良的品种。三是营养元素的平衡供应,作物所需的不同营养元素供应强度均衡。

优良品种证明作物基因经过了大自然的筛选,本身品质就是过硬的。营养元素的均衡供应,不只是氮磷钾,而是指在人工栽培的环境下,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还要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营养。

对立志培育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者而言,人造胁迫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其实,人造胁迫并不新奇,传统农业就一直在应用这种方法。

“秧薅三遍出好谷,棉薅七遍白如银。”梁鸣早引用了古代通俗读本《教儿经》中的农谚,意思是说,水稻田要薅草,挠秧至少三遍,就能够生产出好的稻谷。这里的好字,包含产量和质量的双重含义。在华北平原流传着“锄地九遍的谷子比锄三遍的好吃”说法。棉田也要勤锄地,“白如银”是指明显改变棉花的产量与品质。这条农谚讲的就是人造胁迫对农产品品质提升的作用。

人造胁迫对于作物生长过程来说有四两拨千斤的的作用。传统农业措施如插秧、移栽、中耕除草、环割、修剪、整枝、打叉、抹赘芽、多次收割、多次采摘等都是老祖宗发明的实用技术,是对植物的人造胁迫,可以帮助作物较早地打开次生代谢途径,使作物自身产生抗击各种逆境环境和灾害性天气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作物对病虫草害抗击的能力。

一些有效的人造胁迫做法也得到了传承。比如,人为干扰断根是烟农世代总结出来的经验,现在仍在沿用。断根后的烟草根系更为发达,因为断根开启了烟草的次生代谢,发达的根系确保营养更充分吸收,从而提高了烟草的品质。

梁鸣早还从植物生理解释了外部胁迫到优良品质之间的关键――次生代谢。在了解次生代谢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基本代谢。在植物遗传基因的控制下,作物所进行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物质代谢、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等,决定着作物形态、产量,并对作物的品质产生影响。这就是植物的基本代谢。基本代谢过程中能够生产植物的基本营养元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植物的次生代谢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地与不良环境做斗争的结果,需要对植物基本代谢的产物进行再加工,就成为次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用来维持着植物的正常生活并抵抗不良的生存环境。次生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化感物质”,或被称为“植物免疫物质”,包括抗击灾害性天气的物质、除草的物质、产生风味的物质、具有修复功能的物质,这些物质对植物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次生代谢功能是作物与生俱来的,但只有当胁迫到来时才打开。

作物次生代谢打开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提供给作物充足的营养,各种必需元素都要提供,使次生代谢物源源不断地产生,才能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并提升品质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