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吐不晕:化解耐久跑安全隐患的有效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吐不晕:化解耐久跑安全隐患的有效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频频曝出的“长跑死”事件让耐久跑在众多人的心目中成了一项高危项目,对于一线体育教师来说,安全无小事,必须要小心谨慎。讲“小心谨慎”当然不是指消极退缩,进行耐久跑项目的教学和测试是体育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根本无法推卸。本文以“呕吐”和“昏迷”这两种病态症状为突破口,试图弄清病灶、体质健康状况、耐力项目的学练态度与方法三者之间的关联;试图从关注和抑制这种常见症状入手,来消除耐久跑项目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呕吐;昏迷;耐久跑;安全隐患;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8-0053-02

在中长跑测试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呕吐”和“晕倒”的现象,许多人可能认为这是耐久跑中的“极点”现象,过一会儿就会没事。但学生苍白的脸色、痛苦的状态,让我们觉得安全问题最容易出在这类学生当中发生。于是就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个“土政策”:耐久跑考试时,凡出现呕吐或晕倒者,本次考试成绩无效,必须重考,简称为“不吐不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觉得此举对消除耐久跑中的安全隐患有一定的帮助。

一、规定“不吐不晕”好似给耐久跑评价打上“安全补丁”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关于耐久跑项目的评价有两个要求:一是速度要求。有具体的标准,分四个等级,跑速越快等级越高。二是特别要求。耐久跑不及格者,不论其他项目的等级如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综合评定均为“不合格”。因为体质测试的等级与毕业、升学、三好生、奖学金等有关联,最终落实到耐久跑项目上的政策效应就是“考试一定要过关”。既然耐久跑如此重要,按理说就应该“好好练”“认真考”。问题就在于“认真考”是必须的,“好好练”却未必。考完以后出现的抽筋、腹痛、头疼、头晕、呕吐、昏迷等现象,就是练习不足或带病考试的结果。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认真考”就变成“拼命考”了,安全问题也就隐藏在其中。

耐久跑中的呕吐或晕倒是人体受到过量负荷刺激后的应激反应,是不健康的、病态的生理症状,表明内脏器官或系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运动损伤。规定“不吐不晕”也就等于增加了一个健康性的评价标准,既要追求速度,也要不损害健康;既重视考试结果,也关注练习过程。因为,要做到不吐不晕地达到等级标准,就必须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进行耐久跑练习,让自己的各脏器、系统能够适应并承受得了适量运动负荷的刺激才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质健康”。从评价标准的层面上堵住了可能形成“考试拼命”的心理和行为的漏洞,耐久跑的安全隐患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增加这个规定也就好似给安全漏洞打上了一个补丁。

二、强调“不吐不晕”好比给耐久跑考试安上“保险丝”

保险丝的工作原理是在电路上出现过量载荷时及时熔断,让异常线路断电来保证安全。在耐久跑考试前强调“不吐不晕”的要求,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一是能够防止“带病考试”的行为。有的学生可能患有如癫痫、哮喘、低血糖症、慢性阑尾炎等隐性病;有的学生可能体质虚弱、肥胖或瘦小;有的学生可能有家族病、遗传病、既往病史、手术史。竭力考试的刺激可能会触发他们的病症,或造成内脏器官的损伤,从而带来危险。明确了“不吐不晕”以后,他们拼命一搏的闯关应试行为就失去了价值。也能迫使一些患病的学生主动说明情况,或理性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勉强跑完全程,瘫倒在终点的状况了。

二是能够减少“只考不练”的现象。进入高中以后会出现大量“只考不练”的学生,除评价制度本身的安全漏洞外,还有两个原因:客观上的“没时间”和主观上的“没兴趣”。“只考不练”的结果就是难受和痛苦。于是越痛苦就越怕跑,越怕跑就越痛苦,恶性循环后其中的危险系数也就越来越大,因此“长跑猝死”大多发生在高中、大学里。实行“不吐不晕”,一方面可以“以考促练”。强调考试中不许呕吐、不许昏迷,也就是在提醒学生平时要多练习,没有准备的考试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可以“以考代练”。考试中感到难受了就停下来,这就是一次练习;真的考吐了、考晕了那就查找问题并有序改进,这还是一次有效的练习。考得过就是考试,过不了就是练习,这样才能促进体能与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步提高。

三是能够使教师关注到“高危人群”。在以速度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考试模式中,老师只会关心那些成绩不达标的学生,不会去记录那些跑吐了、跑晕了的学生,更不会分析有什么问题,考完就结束。下一年学生就可能重新换一个班级、重新换一个老师,于是这些问题学生、问题的态度和问题方法就会一直隐藏、延续下去,慢慢累积,直到危机爆发。强调“不吐不晕”并因此增设补考环节,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促动。使老师能有意识地注意“高危现象”和“高危人群”,能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指导。这样就能及早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渗透“不吐不晕”好像给耐久跑教学系上“安全绳”

既然耐久跑成了一项高危的活动,那么就有必要给它系上一条“安全绳”。在耐久跑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渗透“不吐不晕”就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如上所述,“不吐不晕”不仅能防止“超极限负荷”的考试,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健康”的理念。在评价中把“运动”与“健康”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也促使“运动”与“健康”在实践中能密切联系起来,也就能始终将耐久跑的教学与考试控制在“健康”的范围内。

一是能够渗透健康的知识。规定了“不吐不晕”,学生就会思考有关呕吐、昏迷、抽筋等异常状况产生的机理,预防与处理的方法;就会关注、评估自己的体能水平和健康状态。比如昏迷的机理是脑供血不足,大脑缺氧引起意识障碍。轻度症状是“头晕”,中度症状是短暂“晕倒”,重度症状是“休克”。可能形成昏迷的原因有多种,如低血糖症、心脑血管病、肺功能障碍、超极限运动、准备和放松活动不当等。弄清了这些也就等于掌握了与耐久跑有关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具备了健康、科学的知识,也就能够防止盲目和冲动。

二是能够渗透科学的学练方法。既然呕吐或晕倒是由于错误的方法引起的,那么该怎样进行耐久跑的学练呢?带着疑问,再讲动作要领、呼吸节奏、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时候,学生就不会感觉不耐烦了;了解和体验了跑走交替、定时跑、定距离跑、匀速跑、变速跑、越野跑等练习形式以后,学生也就不会觉得耐久跑“枯燥无味”了;学会了靶心率控制法、目标递进法以后,学生可能就不会觉得耐久跑“痛苦”和“难受”了。只要关注和掌握了科学的学练方法,耐久跑项目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

三是能够渗透健康锻炼的理念。学生心目中的耐久跑就是痛苦的代名词,这种印象不仅影响到学生对耐久跑项目的态度和兴趣,也影响到部分人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提出“不吐不晕”的概念,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真实地感知到耐久跑项目对体质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领悟其独特的项目地位和锻炼价值。只有将健康运动的理念渗透到思想深处,才能消除耐久跑的痛苦印记,才有可能形成对耐久跑的兴趣和动力,才能企及养成健康锻炼习惯的层次。

综上所述,耐久跑是当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瓶颈项目,其教学、考试和比赛中的安全问题是教育界与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耐久跑考试中要求“不吐不晕”,采取的是一种由表及里、由标治本,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教学与评价策略。抛砖引玉,只望能为消除耐久跑项目中的安全隐患提供一点可资参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 22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