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太平味 心头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太平味 心头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片丹心・木君

有个喝茶长大的山里姑娘对我说:“茶是宿命”。她叫木君,几个月前的一个下午,我跋山涉水去访她,她在小茶室里泡了一杯好茶相待。

黄山区山高林密,微风轻吹,窗外时不时传进哗哗的枝叶响动。我一路爬得满头汗,喘着气看她泡茶,心也就慢慢静下来。很少见这样的女孩子,笑容里带着些草木香气,和天地洗涤出的干净与沉静。

她泡茶眼神极专注,动作缓慢轻灵。我知道她的茶以太平猴魁最为闻名,心里暗自揣测这应该便是,仔细瞧着,想看到传说中“两叶抱一芽,如两刀一枪,龙飞凤舞”的模样。它们个大、肥厚,含着白毫的茶叶放入杯中,碧色的叶子在水的滋润下慢慢舒展,明澈碧绿,茶香扑面。

一切都太好。一盏茶毕,我兀自美得不行。她看着我问:“喜欢吧?”我一顿,笑起来――见她前,我发了采访稿做事先沟通,其中一问是她为什么偏要做这味茶,想从中揣摩点道理。她在回复里只答了俩字:“喜欢。”我抗议,是啊,喜欢可不就是天大的道理,可我也不能凭这俩字就做一篇文章呀。

这天,在蔓延的茶香里,她说:“人做事大都有目的,可是喝茶却未必要有目的,而且越是没目的,越能懂它――人揣着目的时,眼睛就容易盯着不放,却把其它真正要紧的都错过了。太平猴魁有个传说,一个母猴丢失了孩子,四处寻找不到,心力交瘁地死去。后来一位老伯看到,不忍心,就把它埋了。结果母猴之灵报恩,送了他一山的茶树,保了他一世富贵太平。老伯埋了母猴而得茶树,却不是为得茶树而埋母猴。他不过是跟随了心中的一念。”

我点头。她又说:“可说这些,也是牵强。茶就是茶,故事、道理,都是人的附会。我每天清晨去转山,山中无人,只有这些茶树,就那样长在雾里,盈盈的,那么美,足够了。我每天也都喝茶,喝了那么多,最爱的还是它。我喜欢看它,品它,喜欢它在我手里长大。它是我的宿命。很多人喝茶,非要得到点什么才觉得没白喝,可哪里就一定要有什么了?每个人品出的都是不一样的。有真心,就得真味。”

那天,我没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和道理。可是我坐在山间的风里,心头之快,文字难言。

禅茶一味・妙心

妙心是我做禅宗专题时认识的朋友。他信佛,在拜会一位禅师时,得了这个名字。

佛家言“禅茶一味”,他想参禅,就也学着喝茶,只是一直体味不深。有一次,他与好友在江南枫林中的一个精舍小聚,朋友为他抚琴煮茶,天时地利人和中,他好像突然得了味。那时的茶,就是太平猴魁。他尚不知这茶金贵,只觉浑然忘我,似乎体会到了古人饮茶的“肌骨清”之美。

有人评太平猴魁之味,说它“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用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据说好的太平猴魁,泡时即使放茶过量,也不苦不涩,回味甘甜。不精茶者,常感其清淡无味,懂茶者,自会品它的幽兰之香。

这也是他偏爱此茶的原因,觉得它性子慢,回味远,要慢品才能得味,而且越品越有味,很适合参禅,也适合平日的养心、怡情。而这,正是当下人们最需要的。“对现代人来说,什么事都讲求效率,什么事都要筹划算计,这其实有损于心。人生来时,气脉、血脉都是畅通的,但是这些种种的挂虑、算计、焦躁,却会弱化身体的功能,让它们变得不畅,也是在耗费我们的心力。真正静下心来,抛开一切挂碍,慢慢地去品茶,其实是不容易的。这个过程,也是个很好的舒缓、养心的过程。”

他喝茶,有时会依茶道之序而行,有时却只是简单地洗茶后就开始冲泡。我想起最近播放的那部关于茶的纪录片,里面说,“中国用了一千多年将喝茶复杂化,又用了一千多年将喝茶简单化。”问他,是喜欢简单化,还是复杂化呢?

他答:“其实都是依心境不同而定。有时我会遵循仪式,仪式看似死板,但其实是调整内心的一个过程,内心调整了,品茶的状态会大为不同。但有时心内旷达恣肆,会很渴望一点粗糙的东西,那就随便喝喝――是方法的随便,而不是态度的随便。”而如此一来,茶的味道却会随之变化万千。

我前后只喝过两次太平猴魁,却觉得差异甚大。问妙心,他告诉我:“茶的味道固然有自身特点,但也会依情况不同而变,越是像太平猴魁这种耐泡、耐回味的茶,变化越多,玄之又玄。这也是它与禅相通的地方。同样的茶,何日采,何时采,晴天喝,雨天喝,什么师傅制茶,制时心情怎样,火候大小,水质如何,哪怕冲泡时分稍有长短,茶味都不同。有时这种不同是非常细微的,要发现、玩味这样的不同,不仅需要敏感的舌头,还需要敏锐的心。古人说‘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石人’,禅讲求体验,以外境来修心,喝茶这些不同的方式,也是体验,以此修心、养心。”

为了更懂茶,他曾专门学习制茶。太平猴魁的制作,讲求杀青、毛烘、足供、复焙四步,本是简单的动作,他做来却格外不同,看上去恣肆,刚柔并济,倒很像是与茶叶一起打了一套太极。

“太极与制茶、品茶,有很多相通之处。它讲究虚实相生,刚柔并济,各种力道之间,会互相转化。比如制作太平猴魁,杀青时,要适当按压茶叶,使叶片平伏抱芽,此时手要实;复焙时,切忌按压,就要虚,但是实中有虚,才不过死,虚中有实,茶叶才有精神。太极的虚其实是一种蓄劲,如果一个人一直用力,这个力道是死的,但如果蓄劲,在需要时猛然发力,力道之强劲,不可同日而语。你花一个下午,就喝一壶茶,看似时间都浪费了,但这种蓄劲,比你一直紧绷忙碌,效果要好得多。生活小事,看似琐碎,却都是修行。哪怕喝茶,你用舌头喝,还是用心喝,是截然不同的。”

从妙心住处离开时,我感觉到一种仿佛来自于他、又仿佛来自内心的安宁。他与木君一样,这世界变化万千,但他们都安然地住在自己的心里。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品着同样的一味茶。我不知他们孰高孰低,也或许,这种高低之分,只是我等俗人的见地。他们都是用心品茶的人,当市场上的太平猴魁有如此华丽的包装、如此高的售价、又是如此奇货可居的时候,他们让我知道这茶的可贵真正在哪里。它不仅入口,更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