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数千年以来,创造性思维己与人类之文明,民族之兴衰,国家之存亡息息相关。”一位教育家这样说。可如今一些地方的教育却是这种情景:“一方面教育者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加班加点的灌;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被动,消极的接受,而导致学生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多。一切围着知识转,读死书,导致了思维萎缩,人格空白,产生了一大批不会学习,不会创造思维的“知识容器”、“现代废人”。针对上述现象,身为教师,当务之急,我们应对症下药,大胆革新,破除旧的过时的教育方法,采取启发式等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作为自己的重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的今天,一堂化学课成功与否,就看化学教师是否启发式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位化学教师成功与否,就看他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有创新能力,是否会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创造性思维一般要求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发明能力。化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创新之路。从发散思维中求创新思维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材料,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探索,从中孕育出富于独特性的设想与办法,从而使自己解题的思路更宽更广,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周到。发散思维的灵活训练就是在教学中善于否定自我。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培养学生的“转向能力”
在发散思维时,迅速转移思维方向,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策略,各种假想,各种方案,从中挑选最现实的。培养学生的“转向”能力时,又需要集中思维的补助,相辅相成,定会有成效的。例如:
例1、右图是某物质X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1℃时X的饱和溶液W克,当溶液的温度升到t2℃时,要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需要加入X的质量为:
为了不让学生跟着感觉走,教师不能直接把结果告知学生,这种灌的办法时间快,但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此题可让学生先思考,然后从反馈信息中总结经验。讲解时告诉学生此题有三种解法,哪一种解法更简单呢?通过此题的思考,告知学生,转一个方向思考问题,我们海阔天空。我们要做到做题少而精,善于打破常规,在思维的某一方向受阻时,尝试“转向”,力求寻找新思路,这又有何不可呢?
化学课中这样的事例很多,特别是有机化学。在有机化学的许多问题中,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常常需要“转向”。平时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提高自己思维水平的层次,不要满足于对题目的会解,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追求速解和巧解。不能为做题而做题,应该成为解题的有心人,在训练中培养自己思维的“转向”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
同志说得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对我们的教师颇有启发性。我们要想在化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到扩散能力的培养,力求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
例如,我们在复习初中四个反应类型时,可用设问式、启发式。初中化学反应类型是哪四个?各有何特点?各有何区别?使用它们进行判断化学反应类型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教学时要尽力避免平铺直叙,要有独创,要以训练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不管学生回答问题的对否,首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扩散思维能力。其次对好而精的有创意的回答加以表扬,对错的加以纠正,一定鼓励他们多思考多动脑,象上述事例一样教学,多启发他们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避免平铺无味的教学。
三、培养学生的择扰能力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师有多种的教法和组织形式:教为主,学为主,例题为主,实验为主,培养能力为主,灌知识为主等等,这就要求化学教师从众多的教案中,迅速找到最佳的教授方式来进行讲授,做到事半功倍。而学生从众多学习方法,解题方法中选择最佳的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全面否定,从众之人,跟着感觉走,结果一事无成。师生的有机配合,充分以训练学生的择优能力为目的,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例如,上述的例题1中,在三种解法中,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就要做选择:哪种方法最简单,费时少?哪种方法最复杂?相似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要学会从众多的解答中选择最优来。久而久之,学生的择优能力就会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一步步提高的。
总之,人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思维品质的优劣,良好的思维品质应具备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灵活性,而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就应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式方法很多,就让我们用创造学的角度去探索这里面的无穷奥秘,为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贡献一分子。相信学生的创造潜力,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相信经过教师的努力,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定会提高。我坚信: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培养,中国的“诺贝尔”一定会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