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案·学案·自学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案·学案·自学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学习需要自己构建

自主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自己的”行为,是任何人不能代替、不可替代的;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学习是其对外界刺激信息独立分析、思考的结果,具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意义;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天赋”的学习潜能和一定的独立能力,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从而获取知识。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本身的情感和需要。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人本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自我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和顾问。

然而,许多学生已经麻木了,习惯于让老师作主;老师则认为学生缺少经验,自己的方案一定比学生严密、省时、有效。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总是处于“被学习”中。

但是,如同学游泳,最蹩脚的下水实践也比单纯的理论指导有效;如同下棋,再漏洞百出的棋招也比完美无缺的口诀容易使人进步。无论是数学解题还是语文分析,都必须经过自己操作;不只是解一道题、学一篇文章,整个的学习规划,都应该让学生参与,最好由学生自己设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是说,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二、学案、教案、自学方案的区别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教案是教师站在高于学生的高度,站在已知知识的高度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指导。学案则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它们显然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为:

[目的]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

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的是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于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很难适应。

学案则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案是比教案进步,进步表现在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但是,学案的设计者仍然是老师,其目标、环节、难度仍然体现着教师的意图与个性;只要是老师设计的,就不可能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意愿,就必然带有强制性与不适应性,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

自学方案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要把设计的主体还给学生;自学方案既适用于课堂,也适用于课外;它与学案最大的不同,在于设计者主体不同,它把学习的主动权彻底让给了学生!

三、自学方案的内容与特点

自学方案与学案一样,根据教学的需要可分为:预习性方案、训练性方案、检测性方案、作业检测方案四大类。

自学方案是自主学习的一个环节。

自学方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学方案,涵盖了从动机到控制的全过程。狭义的自学方案,偏指于单位时间内对单元、课文、章节内容的自我学习设计,包括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安排学习环节与方式,设定作业任务等。当然,自主学习指实际行动,自学方案则是对行动的设计。

自学方案的特点有:

自发性 如果说,学案是由教师发起的,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而设计的课堂学习活动方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作二度创作而后编写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那么,自学方案是由学生自发而形成的,是学生根据主动求知的需要,立足于学材(文本),结合老师教给的方法和已有经验,而设计的类似于教案的学习方案。

自为性 虽然自学方案还处于文字设计阶段,但它着眼的下一步行动是自为的;其活动环节包括: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本单元学什么),自学方法(打算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资料),学习环节(要通过几个步骤进行学习),自学发现(发现疑点与妙处),自学训练(整理要点,巩固提高),作业小结(设计作业,反思、总结学习经验)。这一些预设的行为都将由自己完成。

自律性 学习主体对自己的方案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制定的学习目的、行为、意义有充分的觉悟,并决心用实际行动规范、约束学习行为,促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取、持之以恒。它在行为中表现为主动和积极,确保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探索、选择信息,积极主动地建构、创造知识。

以高中语文必修三“江山多娇”板块为例,设计自学方案:

(一)板块学习计划

时间:一周。内容:

1.课文学习。本周学习《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肖邦故园》,按“初读课文”、“再读课文”、“练习发言”、“完成作业”四个步骤的要求分别进行。

2.课外阅读。比较阅读余秋雨《三峡》。

3.知识积累。搞懂“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会运用。

4.写作训练。训练观察与联想,学会运用移步换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写散文。

5.习惯培养。培养“思考随笔”的习惯与能力,练习“发言”。

(二)课文学习方案

时间:一课时。内容与步骤:

从表格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学方案的设计是学生自己的意图和行为;口气是学生的口气,思想是学生的思想;设计的各项内容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所掌握的材料而设计出来的,符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体现着自发性、自为性和自律性。当然,表格是老师提供的范本,学生可以参照,也可以照搬;在设计各个环节时,学生可以独立设计,也可以跟老师商量,老师则向学生提示要点和方向。

如果说“教案”、“学案”适合于课堂教学,那么“自学方案”适合于课外自学或者课内自读。但即使课堂教学以老师的教案或学案为主,学生仍然有必要设计“自学方案”,因为这样可以和老师的教案互为印证,看看师生在解读文章上有什么不一样,差距在哪里,这样不仅预习了课文,还提高了鉴赏水平,增强了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