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制教具提升物理教学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制教具提升物理教学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自制探究重力势能与其影响因素有关的教具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认识一般是从实物、图形到抽象数字符号的系统认知过程。物理学的本质是实验科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的建构的过程。有关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这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综上所述,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从而发现规律是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也表明,机械地灌输概念是低效、徒劳的。动能、重力势能是中学物理重要的抽象概念。在动能教学中,人教版(2013版)教材设置了“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而重力势能的教学,教材通过打桩机打桩的例子,用陈述性的语言给出了重力势能的定义,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的关系。站在教师的角度,笔者认为这个内容过于简单,为了追求效率,对教材照本宣科,学生的体会和理解不深刻,只能死记硬背结论。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来看,采用探究式教学是优化的选择。采用探究式教学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重力势能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步骤为: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习应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③进行验;④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的关系。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做好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重力势能有了感性认识,会进一步加深对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理解并逐步学会应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在教师的讲授中学习,也不应在习题训练中学习,最佳途径是在观察、实验探究中体会感悟,这样学生才会得到内化和具体应用。

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常用下面两种实验方案。

(1)撞沙法。使同一钢球从不同高度落下,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落下,落到平整的湿沙上,观察比较钢球陷入沙的深度来比较钢球重力势能的大小。该方案操作简便,但学生观察钢球陷入沙的深度不方便,另外两个钢球大小不同会引入额外的影响因素。

(2)击桌法。用4根较长的铁钉和一块小正方体木板做一个小方桌,正放在平整的湿沙上或泡沫块上,使同一重物从不同高度落下,不同质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观察比较铁钉陷入湿沙或泡沫块的深度来比较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物体落在小方桌上易击偏,需要多次重复做。

上述两种方案视觉、听觉效果平淡,实验效果不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自制了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具,实验效果好。介绍如下。

1.1 实验原理

球从高处静止落下,落到蒙在铁环上的平整的纸上,纸被破坏的程度越大,球穿过的纸越多,球对纸做的功越多,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越大。

1.2 制作及实验所需器材

方座支架,复夹2个,铁环(外径约9.5 cm)4个,木直尺,固体胶,圆规,剪刀,乒乓球2个,AB胶,磨尖的硬铁丝,注射器(带针头),水,沙,纸。

1.3 制作方法

(1)取两个相同的乒乓球,用磨尖的硬铁丝分别扎个小孔,一个用注射器注满水,另一个注满沙子,用AB胶粘结密封小孔。注满水和沙的乒乓球的质量分别约为33 g和51 g。

(2)用圆规在纸上画直径比铁环外径大约1 cm的圆,用剪刀剪下,然后用固体胶把纸周边粘接,覆盖在铁环上。共做4个蒙纸铁环。

(3)组装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4 实验步骤及现象

(1)把2个蒙纸铁环平行于底座固定装好,间隔约5 cm。

(2)在底座上竖立放一把木直尺,与底座垂直,让水乒乓球(重心)从距上层蒙纸铁环纸面中心高约15 cm处静止落下,上层纸破,球未穿过。

(3)更换上层蒙纸铁环,让水乒乓球(重心)从距上层纸面中心高约25 cm处静止落下,球穿过上层纸,落在下层纸上,下层纸完好。

(4)更换上层蒙纸铁环,让沙乒乓球(重心)从距上层纸面中心高约25 cm处静止落下,球穿过上下两层纸,落在底座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纸质、纸平整程度、球质量等不同,数据会有差异。

1.5 自制教具优点

制作所需器材易得,制作容易,操作简便,实验时间短,现象明显,在安静的教室里球击穿纸落到底座上发出的响声给学生强烈的刺激,印象深刻。通过实验结合多媒体呈现相关素材,渗透安全环保教育,学生对“禁止高空抛物”有了深刻的认识。

2 自制简易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实验器

内能是物体内部的能,也是中学物理重要的、抽象的概念。内能部分的教学内容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学中设计若干低起点、发散性的讨论问题(如:有哪些方法能增大铁丝的内能等)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人教版(2013版)9年级物理教材上用空气压缩引火仪做“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实验,教学中这个实验在气温较高的9月进行,只要保证活塞与筒内壁接触密封良好(活塞直径可以调整),将很小一团硝化棉捻成细丝(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放入筒底,猛地向下用力压活塞后起火,实验的成功率是很高的。硝化棉燃烧产生的火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借助这个现象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如:①硝化棉燃烧说明它的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硝化棉的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③硝化棉的内能增加是通过什么途径?④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什么途径?⑤硝化棉燃烧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样,教材上“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少”的实验,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内出现明显的白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借助这个现象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表达,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但是实验室配置的气体做功内能减少实验器演示现象不明显。这两个实验都是很重要的,前一个实验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后一个实验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两个实验可为后续教学“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以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等内容作铺垫,提高教学效率。

人教版教材上“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少”的实验中,该实验描述如下:“烧瓶(或可乐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瓶内的变化。瓶内水上方存在着无色透明、无法看到的水蒸气;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教材上的实验装置存在3个不足:①安全性差,当塞子跳起来时,玻璃弯管很可能摔破(换成有机玻璃做的弯管可以避免摔破),烧瓶(或可乐瓶)也可能倾倒;②费时,要保证实验现象明显,塞子要塞紧,用两用气筒打气,充气时间较长;③现象不明显,瓶内盛少量水,即使塞子塞紧,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内出现白雾的现象也不明显。

由于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和教材上的装置存在不足,笔者自制了简易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实验器,实验效果好。介绍如下。

2.1 制作及实验所需器材

可乐瓶(可大可小)、与瓶口相配的橡皮塞、气针(带气针套管)、打气筒(带气针附件)、打孔器、锤子、AB胶、宽度大于可乐瓶直径的长方体木板、酒精。

2.2 制作方法

用打孔器在橡皮塞中心打一个比气针外径略大的孔,然后穿入气针,用AB胶粘结密封。用AB胶将可乐瓶粘结在长方体木板中部。整个装置如图2所示。

2.3 使用及效果

在可乐瓶内滴入几滴酒精(易挥发),用气针套管连接橡皮塞上的气针和打气筒上的气针附

件,塞紧橡皮塞,用打气筒猛打几下(根据橡皮塞的塞紧程度而定),只听“嘭”的一声,橡皮塞冲出,瓶内出现浓浓的白雾,瓶口也有少量白雾,现象非常明显,见图3。

2.4 实验现象分析

瓶内出现浓浓的白雾,原因是瓶内的酒精气体(含水蒸汽)发生了液化。在气体的压强基本不变时,酒精气体(含水蒸汽)的温度必须足够低才会被液化。因此,在橡皮塞冲出时,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气体的温度降低,可以推断其内能减少。在这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