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使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使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胃气理论重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病案举例方法, 选择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患者禁食10 d, 再次予以饮食后出现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及水谷不进现象, 患者难以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为患者进行大承气汤化裁,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 d后, 患者腹胀消失, 大便通畅, 胃气得保, 能够顺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结论 中医胃气理论能够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 在重症治疗中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为中西医结合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胃气理论;重症治疗;使用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6.103

中医胃气理论源于《黄帝内经》, 一直是我国医学家重视的对象, 经过后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其被广泛应用到疾病诊治过程中, 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并且为众多医学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重症治疗中, 胃气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及体会, 选择1例重症患者, 阐述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通过病案举例方法, 选择1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男, 40岁。

1. 2 方法

1. 2. 1 胃气保护临床方法 胃气保护有三种方法:①健脾养胃。护胃和养胃是中医中常见的养生疗法, 可以使用攻伐之剂中加入味甘品, 以此护胃;也可以使用茱萸汤或者良附丸进行温脾调养。传统通胃、滋阴养胃及清胃方法也能够实现健脾养胃的目的。不同的方法使用不同的药物, 病理也各不相同, 虽然这些方法治疗效果缓慢, 但是安全稳定;②食疗护胃。食疗能够缓解患者胃部不适, 扶风祛邪, 饮食结构主要包括十枣汤、白虎汤中粳米、三物白散等;③急下存津。此方法适用于热性病, 患者津液日夜损耗严重, 需要泻药通便, 泄去实热, 之后进行保存津液疗法。人体中以通则为补, 如果实热不通, 可以使用大承气汤荡涤胃肠积热[1]。

1. 2. 2 治疗方法 患者禁食10 d, 为患者使用大承气汤化裁:生大黄30 g、芒硝15 g、厚朴15 g、枳实10 g、栀子15 g、黄连6 g, 上方浓煎250 ml药液, 温度30~37℃, 进行高温灌肠, 2次/d。本次病例中所使用的方剂为大承气汤化裁, 患者脾胃被毒物所伤, 加上病的时间较长, 脏器本来较虚, 邪传阴阳之里, 耗液伤阴, 加重脏气虚, 应该急下存津, 顾护本虚脏气。大黄可以泻热去实, 推陈出新;枳实可以理气消痞, 能够通便导滞, 配以黄连、炒山栀, 能够泻热。

2 结果

患者治疗3 d后, 涨消腹通、大便通畅, 胃气得保, 能蛩忱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3 讨论

3. 1 胃气理论 胃气大概可以分为两种:①狭义胃气, 也就是胃功能;②广义胃气, 也就是胃运化的水谷精气。脾胃之间的生理活动有着一定的联系, 胃主纳水谷, 脾归纳运协调, 两者共同完成水谷的输布及化生。脾胃的运动为水谷精气化生提供了动力, 能够通过胃气的强弱及存亡判断脾胃运化的功能衰弱。

中医理论认为胃气是人的根本。因为胃气在人体生理作用中有着一定的影响, 胃为水谷之海, 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胃气与人体消化系统功能息息相关, 并且还影响着人体营养价值来源。《内经》中强调胃气是升华之源、水谷之海。在病理中, 胃气充足表示脾胃没有损伤, 人体才能够滋养元气, 如果胃气不足人体就较为虚弱。胃气本弱, 饮食就要加倍。脾胃气极易受到损伤, 元气不足, 诸病不御。

目前, 现代临床营养治疗是各科室综合治疗中的有效手段之一, 也成为了临床治疗中的重要部分, 健康科学的营养支持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几率, 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及临床治愈率, 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中医胃气理论及现代临床治疗的营养支持理念不同, 但是都尤为重视胃肠道功能及其营养的消化及吸收。中医认为只要患者胃肠道功能良好, 患者就能够得救;现代临床医学认为有胃气就能够生还, 没有胃气就不能够生还。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影响了患者的营养吸收及气血化生, 直接影响了机体的生存。以此可以看出中医胃气理论与现代临床营养支持是相辅相成的[2]。

3. 2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作用 根据以往经验, 一般重症的特点就是来势凶猛, 并且起病较急。外感急症具体表现为正气不足、实证为主、正不敌邪、邪气入体, 以此使邪气在人体快速转换及传递, 从而导致一系列的虚实夹杂病症。内伤急症一般为患者多年顽疾导致, 主要原因为气血阴阳亏虚, 再加上邪气入体, 从而导致患者脏腑功能失调和障碍, 以此使患者自身气血阴阳失调。不管是内伤急症还是外感急症, 患者病情恶化时, 主要原因还是气血阴阳失调, 患者的病症一般都具有虚实夹杂的情况。

中医中常提到“胃逆则脾郁”, 这就说明脾胃两者具有密切的关系, 脾强胃弱者会出现饥不能食、易饱等现象, 脾弱胃强者不能够正常输布津液, 会出现呕吐和恶心等现象。如果出现病危急症, 治疗的难度就会加大, 所以重症治疗要尤为重视暖脾养胃。在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全新的理念、技术及设备都投入到了治疗中, 更多的人也了解到了肠胃道对重症的治疗作用。重症患者的胃肠道状态是其全身疾病的体现, 也是疾病发展的促进因素。因为人体的代谢器官为胃肠, 关乎着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还是需要营养的器官, 肠道能够从食物中提取营养, 保证自身黏膜的完整。由于重症患者胃肠机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所以中医尤为重视保胃气, 就是通过科学的措施清除血瘀, 保证胃肠道能够正常的输布运化。在治疗过程中, 肠道营养有着明显的作用, 肠内营养为滋腻之品, 加上脾体阴用阳, 邪气容易堆积到脾土中不能够疏散, 所以就会出现脾胃失调现象。中医使用健脾化湿等方式保胃气, 保证运化水谷精微, 为患者药物的吸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

参考文献

[1] 戚淑娟, 贾建伟.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中医研究, 2011, 24(7):5-7.

[2] 郭飞, 黎蓓蓓, 付立彪, 等. 浅论保胃气理论在危重症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中国中医急症, 2013, 22(6):948-949.

[3] 陈有山.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医学信息, 2014(39):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