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授人于渔才是硬道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神秘的老人有点石成金的法术。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穷苦而聪明的孩子,心生怜悯的老人决定送他一件礼物。老人把一个小石子点成黄金交给了孩子,孩子摇头;老人又把一块大石头点成金子,孩子继续摇头;老人把一整块岩石点成了金子,孩子还是摇头。老人不解地问:“孩子你到底要什么?”孩子说:“我要你那根能点金的指头!”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授人于渔才是硬的道理。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执教了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在这堂课中,笔者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整体分析,采用了这种“授之以渔、以渔获鱼”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建构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片断一: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长方形的特征,学会“在观察的基础上先根据已有知识或旧经验进行猜想,再通过动手操作去验证,最后总结发现”的探方法。
师:猜一猜长方形有哪些特征?(唤醒学生原有的经验储备)
生:长方形有四条边,左右两边相等,上下两边也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板书:
长方形有四条边,左右两边相等,上下两边也相等
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这些特征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有些是以前学过的,有些是从书上看来的,有的是听大人说的,还有的说是我自己看出来的。
师:你们检验过吗?部分学生摇头。
师:看来,这只是我们观察后的猜想。(教师顺势在板书旁边写上“?”)
师:学习数学有时的确需要进行大胆的猜想,但仅仅通过猜想就下结论是不行的,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提出找一些长方形验证一下。
师:你们打算怎样来验证呢?
生1:可以通过数一数,知道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生2:可以通过用尺量一量知道长方形上下、左右两边是否分别相等。
生3:可以通过对折的方法判断长方形上下、左右两边是否分别相等。
生4:可以通过用线比一比的方法判断上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生5:可以通过用直尺上直角去比一比的方法,确定四个角是不是直角。
……
师:我们可以通过动手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来检验猜想。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自己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检验一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检验的结果。
学生自己检验,组织全班交流,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从中发现了什么?顺势把“?”擦去变成“。”。在交流的同时讲解一下通常把上下、左右两边分别称为一组对边。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交流也很顺利。
片断二:迁移方法――使学生运用已学会的方法自主探究出正方形的特征。
师:你们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自己探索出正方形有哪些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操作完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什么方法发现了什么”再指名全班交流。
生1:我通过对折和斜折,发现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生2:我通过用线比一比的方法发现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生3:我通过比一比发现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
片断三:学会探究,主动类推――使学生在学会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出示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采用什么方法探究它们的特征?学生立即想到了“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方法。
反思: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因此在整节课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来实现的。
1、授之以渔。在片断一的教学中,教者用问题引发探究,让学生首先明确需要研究的问题,再引导学生从特例研究起,先猜想后验证,通过多方探究,初步发现知识,最后进行有机拓展,启发学生类比联想,产生新的猜想,以此来深化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教者重视探究方法的提取,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让知识与方法共舞。
2、以渔获鱼。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说在片断一对长方形边和角特征的研究上,侧重于“渔”的话,那么在片断二对正方形边和角的认识则侧重于“以渔获鱼”。笔者放手于学生,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操作完让学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发现了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再全班交流,最后采用“以渔获鱼”的方法得出正方形的特征。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正好将学生原先获得的模糊经验进一步明晰化、准确化和系统化,从而真正将活动经验转化为有效的数学知识,并在过程中提升思考,获得发展。
3、放长线钓大鱼。学生从中不仅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而且学到了探究的方法,并将迁移到其它图形特征的探索上,在片断三中实现了以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慧的目的。结论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巩固已获得的研究方法,让方法“增值”,让研究“升温”,教者有意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必要的拓展,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合理且广泛的联想,不断激发新的猜想,从而把研究引向深入,引向课外。这样教学能使学生学会联想,学会思考,学会探究,从而实现“放长线钓大鱼”的梦想。
【作者单位:高邮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