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再战幺妹,体验自身极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再战幺妹,体验自身极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幺妹峰下来休整几天直接去双桥沟攀冰。我们觉得没爬爽,就直接转战半脊峰。回到北京继续攀冰,春节后再次汇合到双桥沟,我们是那个冬季里最幸福的人!春节后进入双桥沟前我们就注册了幺妹峰,计划在结束攀冰后再上一次a我们这次攀登距离上次攀登整整两个月。

我们在日隆雇了匹马,把行李驮到上甘海子。我们各自的包差不多15公斤,从上甘海子开始自己背负。从喇嘛寺算起我们用了八个小时到达BC。BC建在和上次前进营地差不多高。离我们几十米远的地方就是庞大而破碎的冰川。

16日早上9:20出发。南壁还没有太阳晒过来,风很大奇冷,用冲锋衣帽子和头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刚出发脚也很冷。冰川真的已经破到极致,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纵横交错、充满凶险的冰裂缝。这些破碎组合成的美景美不胜收,它和珠峰冰塔林不一样,这是有点狰狞的美,还带着阴柔和凶险的味道。

冰裂缝比上次明显大了许多,我们选择沿着整个冰川中央直上,不走上次的岩石路线。这个时节冰川上全是亮冰,冰裂缝都很明显,危险能看得见。我们没有结组,背着大包Free Solo。没有绳索的羁绊,攀登显得无比自由,可以尽情地享受冰川造化出来的奇迹。爬冰坡,走冰脊横切过裂缝,各种动作都会用上。

进展很顺利,到C1营地前大冰裂缝的时候才用了两小时。不过这条大裂缝可不像之前那么好欺负,不用绳子已经不太可能。从我们所站的一侧倒攀下去,再从另外一侧稍带点负角的冰壁爬上去。我们看见裂缝的底儿好像还不是真正的底,应该只是冰崩后大冰块在中间卡住形成的。

营地依然建在上次的位置,这里可以很好躲避南壁的落石。这次的“飞机”比12月份更多了,小石崩也不时来一次。这种情形让我不停地自问,这样过中央岩槽还能回得来吗?虽说没有雨点般夸张,但是基本上也没消停,直到晚上快9点以后才基本安静下来。

17日早上出发前,中央岩槽给我们上演了一场巨大的石崩,这就是我们一会要通过的岩槽,祈祷吧!我们出发了,冬冬背大包,我背他的15升附包,只装下降的60米七毫米辅绳,20米七毫米做绳套的辅绳和15个岩锥。所有技术装备都用一个绳套外跨肩上,一套机械塞,一套岩塞,还有三根冰锥。8.3毫米双绳就只能跨在肩上。冬冬则背了所有食品和帐篷,睡袋等。

出发时依然不用绳子,这样速度会很快,在硬雪地形危险也不高,还有利于在中央岩槽躲避落石。原本想在中央岩槽起步的冰壁用绳子,但到了后发现我们都能solo。这样无绳状态我们一直到5530米。沿着中央岩槽的硬雪一直向上走,再向右上方斜切到山脊。在路线选择上尽可能的少走岩石而走硬雪槽。路线和2008年12月份的稍有不同。一路上发现了韩国人攀登的岩锥和路绳。

海拔5530米的地方是一大片光板岩石,中间有条暴露感很强的小裂缝,难度在M4。我们开始用绳子,5600米处开始右切到山脊侧面。发现右侧岩槽的落石就像下雨一样混着黄色的泥浆。这比中央岩槽的落石多了可不止一个数量级。

第五段结束时,冬冬右肩被落石砸中,还能继续攀登。落石让我们再也不敢向右切,只能向上走。这段难度在M4-M5之间。上面有一段硬雪。之后就到这侧山脊岩石根下,只能沿着岩石根走,下面不远处全是石头落下砸到这的石头渣。

我领攀第十段后半段的时候已经基本看不清了,在一块冻得很结实的石头上挂了个绳套作为保护站,拿出头灯后再保护冬冬跟攀上来。这是一个45度的冰坡,根本没法搭帐篷,我继续向上将近一段后依然是这样的冰坡,但是在岩壁底下有一个很小的岩石平台。平台下是空的,有些缝正好可以设置机械塞作为保护点。我在岩石缝里打了一排机械塞,能放岩塞的地方也放了,安全肯定是没问题了。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半,我们已经攀登了将近13个半小时。

这个营地位置完全不符合在5200米看到的“三角雪”上有平台扎营的预期。这里不可能把帐篷扎下来。以前经常在脑子里面出现的挂在岩壁上睡觉的情景就在面前,但我们在这之前却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冬冬烧水,我尽量挖出一个能容下两个屁股大小的平台。拿出睡袋不脱高山靴就钻进去,身上安全带连接在机械塞上面,把防潮垫、帐篷和绳子都垫在屁股下面。半坐半躺睡下,不一会往下滑安全带就绷得紧紧的,又得费一番周折爬上来。

我们清楚地听见山脊上的风声,这一夜不可能睡得很死,冻醒时就懒懒地睁开眼睛看着满天的星星就在眼前。想起冬冬以前说过一句话,“当抬头看见月亮的时候,能想到我在它的另一个星球”。现在我能看见很多星球,这些光线或许就是多年前发出来的。这样想想也觉得挺有意思。有时会冷得不停地颤抖,但尽可能的让自己睡着,让自己更多的休息。明天还有更艰苦的一仗。

天亮前已经醒了多次,直到看见太阳把天边染成血一样的红色才钻出睡袋。我们继续沿着岩石根向上攀登两段后到达冰挂下。凭我的判断,这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冰挂。首先是高度20米的小负角,冰挂很空很薄,至少是一个W15的冰挂。我从正面向上尝试不到三米,发现一切比我想像的要严重――我一镐打进去可以直接拉到胸前,冰壁破碎无法设置保护点。虽说前不久在双桥沟里也爬过这样的冰,但我可不想在5900米的地方冒险,一旦受伤基本就只能留在这座山上了。

我退回来观察靠左的岩石槽,觉得沿着岩石槽向上在十多米的地方可以横切到冰挂上。继续尝试,上了岩石后才发现暗藏杀机,花岗岩极其破碎,很难从表面看出来。手抓上去就掉石头沫,起步折腾了好一会。到了上面发现没有设置保护点的地方。冰锥没法打,岩石缝不靠谱。这时,我只能用手拍石头沫来缓解压力,我知道此时必须让自己保持放松,必须放松。好不容易在中间找到一个破碎的岩石缝放了个机械塞,在第二个机械塞后发现没法再向上,上面石头沫已经能闻到一股“腐朽的味道”。

我横切在冰槽里打了一根冰锥,翻到冰挂上要突破一个大仰角,这时我很想念孙斌借给我的带马刺的冰爪――我的G12已经钝得不能再钝了,可怜的前齿比鞋头长一点。冰的上部已经断了,下半部分和岩石贴得很紧密。翻过去迅速向上用冰镐找到冰的断口轻轻勾住。没法打冰锥,右镐打进断层上部,很结实,已经看到希望了,再上三米就过完难点了;左手再打镐,第一镐不稳,第二镐不放心,第三镐手都发酸了……再来一镐,这镐用了狠劲。我一声大叫,断层上部的冰断了,双镐都在上面。极度紧张,手迅速感觉到酸痛麻木,右手慢慢从腕带里滑出来。脱落,一个典型的钟摆式冲坠。冬冬一声惨叫,一大块冰砸到他的头盔上。定神后发现自己还活着,一只冰镐还在冰上。我爬回去拿回镐,打了个冰洞下降。

下降到冰壁底下已经接近中午十二点,我还有试试别的路线的想法,但冬冬已经明显没有心气了,可能没有休息好,冰爪前齿断了一根也给他带来不小影响。我们就此下撤。我们回到营地,总算是活着回来了。这次体验到了没有帐篷和挂在安全带上的露营,攀冰先锋冲坠,多段下降繁琐的细节,再次实践躲避落石的经验。没有登顶但收获颇丰。下山时我们的心声一致――幺妹,我们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