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别让心理暗示成为“拦路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个人都会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好的心理暗示常常是圆满完成工作的保证,可以帮助你和同事愉快地相处,与领导良好地沟通,积极地投入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相反,一个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工作效率下降,个人的职场生涯也会受到制约,甚至影响到未来的事业。从这个角度上看,职场中人尤其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暗示,战胜不良的心理暗示。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如鱼得水,真正把职场当成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别人的看法
大学毕业之后,张梅应聘到高新园区一家电子公司上班。上班没多久,公司推出一个新产品,要参加在会展中心举办的产品推介会,公司业务部少人手,便从其他部门抽调女员工去推介会帮忙。张梅也被选中了。
推介会进行得很顺利,公司有主题宣传活动,业务部的女内勤担任主持人,张梅去现场帮忙,只是做些发发传单的工作,很简单。
有一天内勤有事请假,业务部经理喊身边的张梅去展台上主持宣传活动,这让张梅特别紧张,虽然现场主持的内容并不难,但要面对来来往往的人,张梅担心自己会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不过,再犹豫也得去主持。
第一次上展台主持,张梅不过就是把公司产品的说明背了一遍,也不管有什么效果。张梅说完下台来,看出业务部经理不满意,这让张梅有些心虚。等下一节的宣传开始,张梅死活不上展台了。业务部经理看了她一眼,并没有勉强,而是换了另一个女孩上场。这更让张梅心里很不舒服,中午回公司,下午她就自己做主没去推介会现场。
这件事之后,张梅再见那个业务部经理,连看一眼都觉得有说不出的尴尬,有时业务部经理过来办事,张梅都觉得他好像在和别人说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让她莫名地紧张。
实习期快结束了,新来的6个员工都经过了业务考核,公司打算从这6个新人当中选出一个组长,于是6个人要在一起进行PK。整个选拔过程持续了一个星期。第一次考试张梅就遇到了业务部经理。那场考试要每个参加者针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做一个讲演,张梅准备得很充分,可一进会议室,看到业务部经理坐在自己对面,心就发慌,整个讲演进行得一塌糊涂!
不过还好,张梅最终高分成为组长。这让张梅惊喜异常。由张梅带领的小组进行了一个老产品的升级。经过努力,他们终于拿出了一个方案,但这个方案在内部讨论时却遇到了阻力。因为会提高成本,有好几个资历较老的同事站出来反对。
那次内部讨论让张梅几乎崩溃,她想坚持自己意见,毕竟这是她们整个研究小组几个月的心血,而且,这个方案如果通过,将给整个公司带来很大的收益,这与成本提高相比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但几次犹豫之后,张梅还是泄气了,准备放弃这个方案另起炉灶。说起原因,还是因为张梅比较在意老同事们的话。
就在张梅准备更改方案的时候,总经理却找她谈话,问起方案的事。张梅说她们的方案还不成熟,准备再修改。总经理皱了皱眉头说:“我看你们的方案很好啊,为什么要改?”
这时,张梅发现总经理桌子上有一份方案的复印件。她有点吃惊,问:“您怎么有这个方案?”总经理说:“业务部张经理给我的,他推荐这个方案。”
张梅想不明白平时不怎么和自己说话的业务部经理,怎么会推荐这份方案,但既然总经理认同这个方案,张梅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总经理又问:“你告诉我为什么要修改?”这次张梅被问住了,好半天才喃喃地说,想修改方案是因为有些老同事觉得方案不好……没等她说完,总经理就打断她说:“我没问别人,我问的是你!”这话如同棒喝,让张梅有些发呆,是啊,为什么她心里总想着别人的想法,而看不到她自己的呢?
点评:
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是一种很不好的心理暗示,骨子里是缺乏自信和内心的怯懦――无法为自己的人生做主的体现。张梅的表现恰好印证了这一点:每做一件事都要先想别人怎么看,让别人的看法左右自己的行动,结果不断放弃了表现的机会。这种心理暗示显示了人的某种依赖性,张梅还需要在实践中磨练,走向成熟。人在职场,需要积极地表现自我,快速“秀”出自己,还需要建立一种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任何事。
悲观的人永远得不到同情
张林大学毕业后,到一家主营电子产品的商贸公司做业务员。这家公司的业务比较杂,做业务经常会遇到一些合同纠纷。刚进公司的第一天,张林就被前辈同事教育:做这行一定要当心骗子,货单要仔细看,货物要仔细验,货款也要定时催要。
有了同事这些嘱咐,张林工作里便多了小心,不过这也限制了他的工作。第一次独立签合同,是一个客户委托公司买进一批液晶显示器。张林到了客户那里,才发现那个客户没有店铺也没有摊位。这让他犹豫了,这人会不会是骗子啊?会不会进了显示器又不要了?张林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这次客户要买的显示器比较特殊,这种规格特殊的显示器在东北地区只有一家商――张林担心客户和商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因为这些担心,张林找了借口,先把合同拿回公司,准备调查一下再决定签不签。可就在他进行调查的时候,另一个业务员已经先他一步和那个客户签约了,张林很生气,跑去质问,那个业务员却不以为然地说,是客户对你不满意才找我的,人家说你没主意,连这么个单子都定不下来!
两个人的争吵惊动了经理,经理问清了情况,劝了张林几句,大意是跑业务的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太犹豫,如果把每个客户都想成骗子,生意还怎么开展?经理的话没有说服张林,回到业务部难免和同事抱怨。这些抱怨的话很快传到了经理那里。
张林感觉到经理对自己的冷淡,但又没办法解释,这才感觉职场如战场,任何不小心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样的心态影响工作,再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害怕出问题。实习期的三个月里,张林的业务被亮了几次红牌。其实业务不好也不能全怪张林不努力,外部经济形势不好,也带来销售业务的萎缩,连经理都坐不住了,每天在外面跑。
一天晚上,几个同事聚会,喝多了酒,说起金融危机的话题,张林就叹息,公司会不会倒闭啊,别人笑他想得太多,张林脸红脖子粗地和同事争论起来,他举了好多例子说明公司离倒闭的日子不远了。同事们打着哈哈说他喝多了。可第二天,张林的话就传到了经理的耳朵里。那天下午,经理进了业务部,直接走到张林的面前,冷着脸说:“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点评:
悲观主义者永远得不到同情,职场里更是如此。悲观的心理暗示常常限制个人能力的体现,限制事业成功的最大化,这是职场生涯最忌讳的。张林就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遇事便往最坏的结果想,最终让自己陷入混乱当中,这样的心理暗示实在要不得。现代职场里,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小心规避危险是必要的,但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放弃机会,正确的方法是客观地评估风险,充分地准备条件,最后勇敢地直面困难,这样才能险中求生、求胜。
过去的失败有那么严重吗?
张强是某大学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在毕业前的实习中,他犯了不大不小的错误。
那时,他到一家外资软件公司实习,公司很看好他,安排他进入技术核心部门帮忙,目的是想培养他成为公司后备技术骨干。
刚到公司实习,张强特有激情,工作积极主动。到了实习的后期,张强开始承担了一些软件外观的程序设计,这让张强非常兴奋,每天加班到深夜。有一天张强加班到很晚,所有的人都走了,他还沉浸在软件设计当中。终于,他完成了一个关键设计,伸伸懒腰,已经是凌晨,睡不着,他就突然想看看主程序的设计。这么想,手已经伸出去打开其他同事的电脑。同事的电脑有密码,但平时大家都不避讳,张强自然轻松地打开了主机。
就是这样的一个举动,却引起轩然大波!公司对技术部的每台电脑都有开关记录,张强私自打开别人电脑的事,马上被提升到“盗窃公司技术”的层面!张强被人事部找去接受调查,经历了三个小时的盘问,还要他写出当晚打开电脑的整个过程。人事部的主管很严厉地对他说,如果写得不详细,公司有可能他!
这一切变故都在一夜之间降临到年轻的张强身上,从最初的无辜到后来的害怕,只是一天的工夫,张强对职场的认识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次实习以他的失败而告终,而且这事对他的打击非常明显,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张强都没找工作,直到一个同学自己创业,来找到他,请他去公司当技术骨干。同学公司的业务属于技术外包,经常到别的公司做一些技术升级的工作,这在张强却是最大的考验,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面对那些技术资料,他的心里就会忐忑不安,过去犯的错误又会浮现在眼前――我会不会出错啊?我出错了怎么办?我能做好吗?这些问题让张强饱受折磨。
张强和同学说了自己的困境,同学理解他,起先安排他在公司做业务指导,可有一次开展的业务非得去现场,张强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升级是在下班以后开始的,陪张强加班的公司职员看自己也帮不上什么,便偷懒回家了,只留下张强一个人在忙。升级结束,需要打开几个主要终端进行常规调试,张强却犹豫了!
第二天早上,那家公司的人来上班,却发现升级还没完成,因为张强竟一直等着公司技术人员到了,才开机调试。客户非常恼火,打电话责问张强的同学,要求另换一个技术员过来……
点评:
走出失败的心理阴影是很多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必须学会的,刚刚进入社会,不免因为自己的鲁莽、冲动而造成一些麻烦,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人生过程,没有人一生都不犯错误,关键是如何看待这些错误。每个人的过去都是财富,过去的失败经历同样是一种财富,因为它会让你在未来的职场中避免同样的错误,这也为你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对于一个犯过错误的职场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拿这个错误暗示自己“不做”或者“做不好”,而是在工作里不断修正错误,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才是对待过去错误的最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