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意料之中”又生“意料之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意料之中”又生“意料之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前情景:

在执教鲁迅先生的《社戏》时,我原以为一切都会像以前一样进展顺利:感知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延伸、随堂练习。像《社戏》这样经典的课文,我背都能背出来了,怎么样讲自然更是心中有数,这节课用一句话说,就是看社戏,忆故乡。

意外生成:

没想到的是在进行到文章的结尾部分时,问题出现了,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

学生中明显地分成了两派,一派就像我想象中的那样非常自然地在我的引导之下认为,“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生活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出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而另一派坚持认为那夜的戏一点也不好看,并且振振有词地从文中举例加以证明,还从正侧面描写来进行分析。正面描写是:“我们便都挤在船头上看打仗,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依依呀呀的唱”“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那老旦当初还是踱来踱去地唱,后来竟在一把交椅上坐下了。”侧面描写是“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我相信这话对,因为其实台下已经不很有人,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他们朗读得绘声绘色,态度也非常坚决,还精彩总结了一句:“演员表演不精彩,观众看戏也无心。”讲台上的我此时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的朗读有感情,能进入角色,这说明我一直注重的朗读教学有了成效;分析也很全面,并且把从《口技》里学到的正侧面描法也用上了,能够学以致用。这让我有些欣慰,可忧的是面临的问题必须解决。我就让学生们自己讨论,看怎样说服这帮“顽固分子”。就在大家热烈的讨论声中,下课了。

课下反思:

本以为顺理成章的课,却上出了意外波折,原因何在?

一、教学理念仍急需转变,一切应以学生为主。课前尽管备了教案,备了教材,也备了学生,但教学理念仍停留在“灌”中,仍旧在“牵着牛鼻子走”,没有给学生留出主体地位,让“意料之中又生意料之外”。

这个“意料之外”让我从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感官、头脑、性格、意愿、知识和思想基础及行动规律,这些都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也包括知识。所以,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了解学生需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引导、组织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学生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帮助每个学生形成个性化多样性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在这之前的我,虽然也学习过课标,也有意识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但依然是理论和实践有些脱节。通过这次的课堂“意外”,我明白了把理论转变为实践是需要一段磨砺的,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想当然的。学生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我们搞教育正是因为学生的独特性而更需要激情和创造。教育也因此而异彩纷呈、多姿多彩。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各异,应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自由、充分地、尽可能地发展。所以,教育必须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心中应时刻铭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

二、教学预设不充分,未能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具有着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精心的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预设的重点,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教材是“课程标准”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但教材具有普遍性,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和自身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度的调整。

尽管在课前有设计,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也做了设想,然而我没想到的是自己面对的学生是千变万化的,他们真实水平往往无法准确估计,更多时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预设展开,这就需要教师冷静思考,巧妙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并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才能使教学顺利展开,富有灵性,让“意外”激活学生智慧的火花。

解决过程:

1、以“忆童年”为话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体会现在描述时蕴含在其中的恋恋不舍之情,进而感受关于童年的那些美好回忆:即便是当年不可告人的糗事,也充满了无限趣味。

2、让学生从《社戏》到《朝花夕拾》中整理出若干类似篇章,总结出鲁迅先生在规律性的运用一种“秘密武器”,那就是“人生经验通感”,即利用读者常会遇到的相似同类的人生经历,诱发读者一种“联想”,引起读者“共鸣”,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创作活动。这时,他才觉得作家的作品是完美和谐的,代表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结合上面的“忆童年”,深入体会。

3、由自己的经历和课文相关资料这些课外的准备中再次回到课本中,感受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得出结论:那次社戏之所以让“我”觉得好,不是那社戏本身,而是在此前后的人和事。与其说那次社戏值得回味,毋宁说儿时岁月值得珍惜,故乡之梦值得永远追寻。

经验总结:

走出固有思维,不能停留在“老套路”、“老经验”上想当然地上课,心中要装着学生,要方方面面地为学生考虑。

正确处理好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间的辩证关系,让教学生成更加精彩而富有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