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有效“点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有效“点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问一答,师生对话,思维碰撞,智慧迸光。然而,纵观自己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无效提问”。广义的“无效”即没有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不能引起全班学生思考、调动全班同学积极性的提问,就是“无效提问”。

在课堂提出问题之后,教师的脑海里常常会闪现出这样的想法:“哪些同学举手了?”“谁能回答出我的问题?” “有人在走神,是不是要用提问来‘敲打敲打’他?”所以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往往是班里的活跃分子,或者是时常走神的调皮大王。久而久之,课堂活跃的同学永远是固定的那几位,在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某些同学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更多的同学易形成“不举手、不走神,就很安全”的心态。教师这样的提问习惯,对不举手的同学来说是无效的,他们不参与课堂互动,存在思考的惰性。这样的提问习惯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然而,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人数较多,人均“点击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也不能为了扩大发言面积,而一味地以提问贯穿课堂始终。那么如何摒弃“无效提问”呢?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提问的效率,我作了如下思考。

首先,转变思路,明确提问的功能和目的。我们常说“问答问答”,一般情况下,提问,往往是为了要一个答案。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思路:教师的提问,有时并不是为了回答。如果我们仅仅是想要一个答案,那么那些举手的同学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样的答案,我们要不得,我们的学生,更加要不得。因为,这样的答案反应的不是班级所有同学的水平,而且,一部分同学易养成“望天收”“等喂食”等不思考光等教师报答案、记笔记的坏习惯。教师的提问,不是与少数同学的“唱和”“共鸣”,而应该是“调动每一个、关心每一个” ,需要引起全班同学的思考,并且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这才是提问的作用。

其次,师生一起构建“普遍提问”模式。“普遍提问” 模式,就是面向全班所有同学提问的模式,范围普遍,“点击率”高。在这个模式下,每位同学都需要认识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面向全班的,是每一位同学都需要思考的。无论是否举手,每个人都有被点到回答的可能性,不要有侥幸心理。为了更好地应答,必须在老师提问后迅速思考以准备回答问题、参与课堂。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转变学生的观念,那么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都能“动”起来。

再者,师生共同践行“普遍提问”模式。

“普遍提问”模式,需要形成条件反射。教师与学生需要达成共识,“普遍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看你“被老师抓住了”的惶惶不安,也不是希望看到你回答不出问题的窘迫无助,而是希望你和其他同学一样有平等地展示自己的机会。把这一模式根植于学生内心,形成条件反射,让学生知道,“普遍提问”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埋伏”,而是期许。学生不必忧虑 “老师为什么点我”,只要有 “下一次我要准备好”的信念。这是一种期待,对这个模式的期待,这种期待,会提前转变学生走神或懒于思考的行为,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以应对随时到来的提问。

“普遍提问”模式,需要进行有序架构。运用“普遍提问”模式时,问题设置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可以顺着文本思路,将较难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进行有序的架构,便于学生思考、参与。在师生对话过程中,可以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为下一个问题铺路。

请看我教授《中国石拱桥》的一个片段:

师:请找出体现赵州桥历史悠久的句子,张子睿。

张子睿: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具体体现赵州桥历史悠久,陈昱苏?

陈昱苏:“修建于公元605年”可以看出距离现在年代久远。

师:的确,修建于隋朝,距今有多久远,郭新萍?

郭新萍:1300多年。

师:再看课文,是1300多年吗,何杰琼?

何杰琼:应该是1400多年。距离作者写作时是1300多年,距离我们今天已经1400多年了。

师:1400多年了,跨越时间之长,可见其历史悠久。这句话还体现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芦安然?

芦安然:结构坚固。

师:哪个词语体现“结构坚固”?

芦安然:“雄姿”。

师:很好,“雄姿”的意思是,胡嘉茵?

胡嘉茵:雄伟的姿态,雄健的姿态。

师:雄健的姿态,可见赵州桥形式优美。你从这个词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张紫桑

张紫桑涸廾馈⒕叹。

师:为什么?

张紫桑阂丫1400多年了,赵州桥依然保持原来的姿态,真是坚固啊,让人惊叹!

师:跨越历史,历经沧桑,依然屹立不倒,为什么赵州桥如此坚固,黄宇辰?

黄宇辰:因为它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师:好的,我们接下来该研读哪一部分,沈晨?

沈晨:第5小节,了解赵州桥设计构造的特点。

在这一次“普遍提问”的尝试中,我连续快速地提问了9位同学,并逐渐增加了问题的难度。之所以这样架构,是想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研读文本,同时是用这样的方式提醒学生,关注文本,关注同学的发言,关注老师的点评,一样重要。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来不得半点松懈,他们必须关注课堂,积极思考,以应对老师的提问。

为了摒弃课堂中的“无效提问”,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与学生共建有效的课堂提问模式。上文所述的“普遍提问”模式是可以尝试的一种。使用“普遍提问”模式,可以得到有效反馈,提问面积增大,“样本”检测的效度就增加了,能更好地了解学情,以便及时处理应对;使用“普遍提问”模式,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用高效的文本研读和逐步深入的师生对话代替“无效提问”;使用“普遍提问”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都在时刻准备着,准备着参与课堂、关注同伴、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