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状况探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状况探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对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本文在认清艺术与政治、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前提下,从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各个方面,以管理者的立场对高等艺术教育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改革

一、社会背景

中国自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从最初的解决温饱问题到现在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各项事业的发展也都蒸蒸日上,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丰富的物质生活,转而有更多的精神生活的需求,这给中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外来文化的入侵,挑战也并存着。

二、我国目前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特点

纵观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现状,一方面,中国高等院校遍地开花式地开设艺术与设计学科;另一方面,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状况又十分令人难以满意。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方面,迅速崛起的经济建设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信息时代的产业更替几乎冲击着一切领域。在中国植根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不得不仓促上阵,以非常不成熟的理论与实践,迎接着信息时代快节奏产业革命的挑战,为中国的产业化提供着力不从心的不成熟的服务。另一方面,信息时代对现代设计人才需求的高起点,批量化,又迫使着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尽快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设计人才。市场这一只无形的手决定了这一局面的出现。这一点可以从现阶段中国高等院校遍地开花式地开设艺术与设计学科得到充分体现。

针对这一局面的出现,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去扭转这种局面,如何去改变这一局面,这是一个值得让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明白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的问题。

一、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艺术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艺术与经济关系的体现。一般说来,一定的经济,通过政治,决定着艺术的性质和发展;一定的艺术,又反过来通过政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而中国的经济的发展便必然导致了艺术的蓬勃发展,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也是有着社会环境这个大背景的作为支撑的。

二、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而关于艺术与设计的关系问题,首先我们从设计的起源谈起,着名设计教育家尹定邦先生在他的《设计学概论》当中曾提到过,如果说原始人在用一块石头砸向另一块石头是,设计便就在这一瞬间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设计虽然超越了纯艺术,存在于设计、生产或制作的全过程,和技术、材料、工艺、市场、消费、等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它与艺术创作并不能截然分开,设计师的设计自始至终总是要考虑到具体设计对象,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制作技艺的可行性,而进行创造性工作,这个创造性过程始终与审美发生联系。

三、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改革的方面

在充分认清了艺术与政治、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的条件下,我们对艺术与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那么,在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领域,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

第一,建立较为全面的大学入学考察录用机制。

艺术设计是综合型的学科领域,有科学的含量也有艺术的成分;有对智能的要求更有对创造力的强调。艺术设计需要的是具备全面素质的创造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与基础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从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向大学输送的生源状况来看,普遍存在知识面不广、视野不宽、能力局限、发展后劲不足的情况。

我国现有大部分艺术院校设计类的专业入学考试,主要以绘画表现能力的高低作为录用评判的标准,虽然也有设计基础方面的考核,但基本上仅限于纸上的描绘表现。这种专业考试模式不免给人一种错觉:设计=美术表现+实用美术技法。显然,这种类型的考核对于将要步入设计学科进行学习的学员来说是不全面的,至少是不足的。在现行录用考试制度强调美术技能的同时,更应加大对思辨能力、认知理解力、创造意识、发现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素质方面的考察评估。记得有一所大学的设计试题是这样的“从苹果落地你能想到什么”,画一幅画。有的学生说画了一张船沉海底的画面,说想到了“泰坦尼克”沉船之谜,他没有直接说想到了万有引力,而是通过一种别的方式巧妙的表达,这就很好。艺术设计类专业入学考察评估录用方法与机制的改进完善,将有利于正确引导考生考前对学科性质的初步认识,促使考生主动地在自身素质方面进行提高。

第二,建立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的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学生的知识体系是否全面,发展后劲是否充足的问题。现在很多学生都是重技能而轻理论,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大对学生在重视艺术理论知识以及提高艺术素养方面的引导,适当的开设一些艺术史论和美学方面的课程。

第三,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和智慧的。曾经听过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戴士和教授的一次讲座,他提到中国现在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有一些不是很科学,他提倡让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直接进入创作,通过创作去综合运用个人的能力,找寻适合于自己的感受点,带动其他因素,诸如技巧、材料、载体等。即先撇开基本功的练习,跳过我们现有教学体制上的素描、水粉的习作练习,直接进入到创作阶段,老师给一个主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技能,去完成对这个主题的创作,然后在创作的过程中,他自己就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自己都没有掌握,回过头来一看,知道自己缺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他就会充分利用在校期间好好学习。其实,这也是一种逆向思维,它转换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个劲的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个性的挖掘,而这种主观能动性则恰恰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源动力,个性则恰恰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所最为宝贵的东西,是思想的火花、智慧的源泉,我们不能让他们泯灭,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所教出来的学生不能是一个模式的,要求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都曾明确指出:我国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显不够,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等等。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教育体制中的不足,不仅仅是艺术设计教育,而是大多数学科都是这样,但是我们得努力,得试图去改变这一现状。

当然了,我并不是一味的推崇戴教授的教学方法,他的教学方法或许在一定的范围内比较合适,但至少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作为艺术设计教育,我们要敢于拓宽自己的思路,不要拘束,还记得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关志民先生曾给我们做过一次讲座,其中他讲到教学方式这一块时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他说“我在给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们有的躺在沙发上,有的座在地上,有的靠在椅子上,总之,怎么舒服怎么来,我们围成一圈,气氛很轻松,大家畅所欲言,老师和学生之间感觉没有了太多的约束,感觉一下子亲近了很多,这对进行创作和交流很有益。”这其实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有些艺术院校采取了导师制,即一名老师带几名学生进行小班学习,类似于研究生的学习方法,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从上面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我们不要局限于形式,而是要以实际效果为出发点。

第四,采用合理的办学模式,拓宽办学思路。

近年来,许多艺术院校都和国外的一些设计院校建立了联系,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如“2+2”模式,即在国内学习两年,在出国学习两年。这样的模式其实也是非常合理的,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推崇的。还有一些艺术院校和生产厂家、设计院联合起来办学,这种思路也很好,这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好模式,因为它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了,同时它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给生产厂家带来了经济效益,形成一种多赢的局面。在江苏首届设计教育论坛上,我们看到很多学生的作品,有些令我很感动,很多作品都是学生和厂家联合起来设计生产制作的,也就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设计教育要和产、学、研结合起来,和实践结合起来,否则就失去意义了,说到底,设计终究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模式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我们应该大力发扬,用我们的好的设计方案去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从而更好的促进我们研究和学习。作为教育管理机构,我们有义务作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纽带,成为他们的“红娘”。

第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方面,我们要走艺术家和设计师结合的道路,工艺师与设计师相结合的道路,艺术家和设计师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不要搞孤芳自赏。自从我们开始把艺术设计独立出美术以来,由于艺术设计很多原因,画家对设计师总是不屑一顾;工程师对设计师也多有讥讽,这些现象都是不正常的。我们不能把“大师”与“工匠”对立起来,大师与工匠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因为艺术设计是和许多学科交叉起来的,我们不能轻技艺。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给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六,要有超前意识,进行专业设置。

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我们的专业也应随之越来越细化。像近年来出现的动画设计、游戏设计、玩具设计等专业,都是时展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要相信,有需求就有市场,我们的教育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为经济的发展做好服务。

时代需要创造型、智慧型的教育,而艺术设计作为体现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综合型边缘学科领域,更需要这种新型基础教育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对艺术设计教育的探索与研究,除了对高等教育阶段的改革创新,还有必要向大学前的基础素质教育方面作新的尝试。总之,就中国目前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正在摸着石头过河,正在积极探求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四、讨论: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意义和途径

本文只是以高等艺术教育的管理者的立场,立足于高校自身来进行改革,这是远远不够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来支持,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追寻的。

关于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意义,本文也只是粗略概述了一下,具体究竟会带来哪些积极有利的意义,则需要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