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顾氏过云楼庋藏选鉴(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顾氏过云楼庋藏选鉴(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五月江深图》文徵明 明代

(著录于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第八卷)

此图为纸本淡墨,通高255厘米,宽65厘米。为文徵明“嘉靖丙申”年(1536)所画,时年67岁。文徵明(1470-1559),字徵明,号衡山居士。苏州人,曾任翰林院待诏,故有称文待诏。习诗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画则师从沈周。画史尊为吴派宗师,为明四家、四才子之一。此画为文徵明少见的纯用淡墨细笔干皴之作,乃其细笔中的精品。

《小楷落花诗》卷 文徵明 明代

(著录于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第四卷)

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卷,全长193.3厘米,内纵14.5厘米,为纸本。故事原委是明弘治甲子春(1504),在一次雅集聚会上,沈周(石田)首先唱和《落花诗》,后文徵明(衡山)、徐祯卿(迪功)等江南才子纷纷答和。随后吕太常等人又唱和,不久沈周又通过各种途径索诗,先后收集诗文达三十篇。这年十月,文徵明就以小楷把几十篇诗文一一书写下来。钤“文辟印”、“悟言堂印”两方白文印。其后董其昌、陈继儒均有题跋。庚申之变(太平天国运动)前归吴门张研樵所有,后流入顾氏过云楼庋藏百年。

《行草九愍诗卷》 祝允明 明代

(著录于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第四卷)

此法书长176.3厘米,内纵23.7厘米,为纸本。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劲健豪放,又能出入变化,自成一家,流传有“唐伯虎之画,祝枝山之字”之说。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为“吴中四才子”之一。此法书有行书《九愍》九首,《代江南水灾谣》、《水诗》、《对酒》各一首,款署“枝山允明书似桐荫园主人”,钤“允明”、“希哲”双联朱文印。并有“凤砚楼陈氏珍藏法书名画记”等鉴藏印章。据《明史・五行志》记载,明正德五年庚午(1511)十一月,苏、松、常三府水灾。祝允明因此写下《九悯》九首来描述当时所见所感。此手卷由行书而行草,最后变成狂草,为祝氏精品。与苏州博物馆所藏《正德兴宁县志》稿本(两册四卷,顾公硕相赠),存书写变化形式上如出一辙。

《锺馗图》轴 陈洪绶 明代

(著录于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第九卷)

此画纸本设色,通高124.5厘米、宽58.6厘米。陈洪绶(1597-1652),字章侯,号老莲、云门僧等,浙江诸暨人。此《钟馗像》轴,署年“乙酉”(1665),钤印“臣绶”、“莲白衣”、“晚寤书堂”,均白文印。是年老莲借寓绍兴青藤书屋,遭亡国之痛而心境稍有平复。此画钟馗,面长身短,形象古怪。须发轮廓之线条细劲绵长,刻画细致,以表现钟馗人性方面的柔情;衣纹线条粗重有致,以表现躯干伟岸,慑人威仪。衣纹旁更施淡墨体现阴阳面,此是六朝顾恺之、唐阎立本、梁令瓒等家遗法。衣饰描摹繁缛细腻,此画应属于老莲中壮年融诸家之长成一家风范,故意变形夸张惊世骇俗的刻意之作。旧时风俗,以端午挂钟馗画像来祈福驱邪,老莲此像杖剑执茸,帽间插花,是面带慈祥的老年长者形象,别具一格。

《为怀谷作山水》轴 文伯仁 明代

(著录于顾麟士《过云楼续书画记》第四卷)

文伯仁(1502-1575),字德承,号五峰山人,苏州人,文徵明独子。读此《为怀谷作山水》,得文氏真传,并参以王叔明笔法,笔墨细劲缜密。细观此图,两高逸之士,立谈于松阴之下,竹桥之上,童子一旁伺候,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给人一种欲寻探幽的遐想。高远处悬瀑挂注,映带于高岩左右。更上则山峰耸立,疏树白云,给人一种冥想、心相、无象的幻境。整幅画结构完整,可称得上松岩高逸图中的逸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