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山区临河路基失稳治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山区临河路基失稳治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山区公路多沿溪线,因雨季河水的浸泡与冲刷,路基冲空、沉陷,频发造成路基严重失稳,影响通行。本文对工程勘察、设计等探讨,以期确定针对性、经济性、有效性的合理方案。

关键词:山区 临河 治理

中图分类号:U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051-01

1 工程概况

1.1 地形地貌及交通条件

安康市汉滨区县河一带属陕南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地貌。K70+492~K70+539路基失稳段属陕南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地貌,勘察区路西为基岩山,东邻县河(河流),山坡地形坡度50°左右。308省道为安康至平利交通要道,过往车辆较多,交通便利。

1.2 气象、水文

汉滨区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7 ℃,年平均降雨量873 mm,60%集中在7、8、9月,最低值540.3 mm(1966年),最大值为1109.2 mm(1983年),相差568.9 mm。

1.3 设计概况

308省道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0 m。308省道是陕西省安康市一条主要通道。

2 308省道K70+492~K70+539路基失稳段公路现状

(1)该处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县河乡,距安康城区12.5 km。(2)公路路基右侧紧靠稳定山体,无地质病害。(3)公路左侧紧临汉江支流黄洋河的次支流县河,位于县河下游,县河在该段为经年流水,常水深0.2~0.4 m,暴雨期最大洪水达4~5 m,属猛涨猛跌型洪水。公路路基稳定受县河洪水的影响。经现场调查,损坏路基(如图1)。

3 路基失稳原因分析

(1)旧路挡土墙基础埋深较浅,墙体较薄,砌筑质量不高,旧路挡墙高4 m,低于最大洪水位,偶有洪水淹没墙顶的情形发生,公路改建后,旧路挡土墙出现变形,进而鼓肚、开裂、局部跨塌,造成路基护脚失稳,影响临河侧半幅路基下沉。(2)涵洞拱圈和涵台也出现开裂、局部跨塌、洞顶空洞现象;加之涵洞出口与河床同高程,县河涨水易造成涵洞淤积,清淤困难,常有积水于涵洞,引起路基潮湿。(3)2010年7月中旬县河洪水冲跨旧路基挡墙,现有路基护脚失稳引起路基全面下坐,涵洞出口跨塌,目前仅半幅公路可通行。

4 设计原则及设计工程措施

通过详细的调查、勘察(探)、测量,全面分析路基失稳发生的原因,针对性解决路基失稳的问题,修复损坏设施、路面,做出科学、合理、经济、安全、可行的设计。

依据地质报告与实际勘测和调查,工程设计如下。

(1)总体方案为防水路堤墙(兼护脚墙)+填方路基修复方案。该段挡墙位于县河曲转的顶冲位置,河流在该段比降为1%~3%,冲刷影响深度为1.8~2 m。因此新建挡墙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整体式防冲刷基础,基底低于河床2.8~3 m,其上设置7.5号浆砌片石路堤墙,兼护脚与防冲刷作用,挡墙总高9 m。为避免挤占河道,挡墙为原址增高修复。(2)挡墙背及路基采用天然砂砾回填,坡比1∶1.5,按路基压实要求分层夯实,路基填方坡面顶回填0.5 m厚粘土,兼封水与种树植草作用。(3)路基边坡回填完毕后,坡面播撒草粒,间隔种植刺槐类灌木,依靠其发达根系固土保坡。(4)采用5号浆砌片石充填损坏旧涵洞,新建净跨1~1.4 m钢筋混凝土盖板明涵恢复疏水功能。(5)恢复已损坏的多半幅路面、护栏、标线等设施。(6)施工时应预先拆除现有损坏路肩墙,减清坡面重量,利于基础开挖,挡墙基坑开挖时应跳槽施工,必要时应设基坑挡板,保证现有路基坡脚稳定,避免路基跨塌中断交通。(7)坡面回填前应先填充旧涵洞。

5 结语

山区临河公路路基失稳的关键在于对水患正确认识与处理,治理应充分考虑水影响的多种因素。本文通过综合分析,采取合理方案,达到防水治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S].

[2] 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S].

[3] 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S].

[4] 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S].

[5] 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S].

[6] 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