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勤于动手 外化于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艺术类科目,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美术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等组合素养。动手能力作为小学美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手、眼、脑的协调性以及肢体动作的灵活性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意义,然后尝试从兴趣、情景、活动以及课程等四方面入手,提出提升小学生美术课堂动手能力的主要策略。
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小学美术教学也开始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其中动手能力是小学美术综合素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正确合理的美术教学引导可以帮助小学生锻炼思维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通过以下几方面深入探究如何在小学美术中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 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新需求的召唤促使小学教育工作也迎来了从“知识灌输”向“素质学习”的教育理念转变。美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小学时期属于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借助美术课堂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造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创造美的双手,一个充满智慧和创新的头脑。通过美术课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能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创作的学习空间,让小学生在边玩边学边做的过程中具备独立、自主、自信、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策略
素质教育的理念虽然已经走进各大小学校园,但是由于教师个体的差异性以及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成效甚微。本文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 作品赏析,激发动手创作兴趣
优秀美术作品的赏析,可以帮助小学生迸发创作的灵感,激发他们动手创作的兴趣。因此美术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贴合小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认知范围以及审美观念的优秀作品,通过课堂观赏的形式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寓意和情感,从而为自己后期进行类似艺术创作奠定基础。通常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作品赏析的选取:(1)根据小学美术课本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作品;(2)发挥美术教师的创作才能,选取具有教育价值的艺术作品进行后期加工制作,呈现富有童真童趣的欣赏画面;(3)摘选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个人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比如人美版三年级上册《面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国外、各民族以及现代艺术造型的各种面具,非洲原始部落的面具、中国少数民族的面具以及现代化的面具属于不同的年代,各自都具备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外形特征,通过带领学生对这些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面具作品的欣赏,改变了学生对面具的固有认识,帮助学生了解了面具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及装饰美化内涵等。这些优秀面具作品的赏析过程开阔了学生的创作思路,让他们明白了面具设计的多样性。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布置“假面舞会”的作业内容,鼓励学生动手创作面具。在这些优秀作品的激发下,很多小学生开始变得跃跃欲试,创做出样式各异的面具作品。如图1所示。
2.创设情境,引导动手创作意识
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生动富有童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趣元素为小学生营造丰富的情境课堂,引导小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激发他们动手创作的意识。
比如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吃虫草》的教学中,虽然小学生见过各种各样的植物,但是诸如“吃虫草”这样奇特的植物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视频《吃虫草的秘密》,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观赏氛围。从画面的播放中,学生们不仅能观看到吃虫草的外观,还能清楚地看到吃虫草捕捉昆虫的神奇过程。等视频播放完毕后很多同学仍然沉浸在刚才的画面中不能自拔,这种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为小学生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认知空间,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再讲解吃虫草的外形构造画法,学生们都会全神贯注投入学习和动手模仿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趁热打铁,布置下“吃虫草吃虫过程”的绘画作业。有了生动形象的视频播放引导,同学们的创作意识非常高涨,设计的吃虫草非常有新意,尤其是在颜色和花纹的设计造型上更是五彩缤纷,如图2所示。
3.课堂活动,营造动手创作平台
小学美术教学具有自由性、灵动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搭配教材内容多设置一些多元化课堂教学活动,为小学生营造动手创作的平台,通过各种活动形式的开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
比如人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的教学中,拼图是小学生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很多小学生虽然都有玩过拼图的经历,但是对于如何拼图将一幅完整的画面制作成拼图还是一头雾水。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准备好几个简单常见的拼图游戏玩具模型,通过开展拼图小组竞赛的模式展开本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简单、有趣的拼图游戏之后,学生们对拼图的游戏规则以及符合制作拼图的画面特征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他们明白了要想把自己的画制作成拼图,需要具备画面色彩清晰、内容单一以及切割手法等几种制作要领,这种时候再鼓励学生动手创作就会非常顺理成章,学生们不仅动手切割的版型样式新奇,而且画面感设计非常棒,如图3所示。
4. 手工课程,提高动手创作能力
手工课程是小学美术教学中最直接反映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项主要内容,同时也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合理开发和利用手工课程,可以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美术的创作乐趣,让小学生在边学边做中提高他们的动手创作能力。
比如人美版六年级上册《自制小相框》的教学中,这一课时属于“设计・应用”的教学类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教师手中自己制作好的相框具有哪些构成部分,明确要制作一个相框需要具备“相框、背板、支架”三个构成元素。通过废旧材料的引导教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很多废旧物品都是制作的好材料,之后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提前携带来的物品制作自己的小相册。如图4所示,很多学生创作思路活跃,不仅制做出完整的相框结构,还动手用报纸、挂历纸、布料等材质装饰美化出各种相框外形。通过手工课程的专业教学过程,让小学生的动手锻炼付诸实践,在亲手设计、黏贴、装饰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动手创作的成就感,提高动手创作能力,同时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也间接提高小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环保意识。
三、结语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很难对某一件事物保持长期的好奇心,因此针对小学美术教学动手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设计出更趣味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挖掘小学生脑海深处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引导学生在欣赏、设计的过程中,慢慢提升自己的手脑协调性,做一个敢于创新、乐于动手的高素养美术人才。
【作者单位:苏州吴中区光福中心小W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