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蒙古蒙古族民族文化变迁原因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是一个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国家,如何保护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各个民族都面临关的巨大问题。笔者仅从蒙古族民俗文化流失入手,简要分析蒙古族文化变迁的表现及其原因,从而希望能够引发人们对本民族特征及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思考。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文化;变迁;保护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97-02
民俗的变迁,民族心理上的变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属于民族自身发展中的自我扬弃,有的是因主体强势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变迁、弘扬与遗失等诸多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在中国,由于蒙古族居住的地域不同,历史发展的情况不同,所以各地的蒙古族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在生活环境上,森林蒙古族和牧区蒙古族及农业蒙古族在今天已经呈现出极大的民族民俗差异,在地缘划分方面,内蒙古蒙古族、外蒙古蒙古族、新疆蒙古族、青海蒙古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差异。就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同属于从事一种生产活动的生活环境相近的蒙古人习俗,随着时间的变迁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原传统农业历史性外扩,深刻的影响着蒙古地区。明清以来伴随汉地农业及农民的逐渐涌入,传统蒙古畜牧业受到较大冲击。蒙古族在其民族发展的早期便已经有从事农业的蒙古人。史料证明:农业是蒙古人世代相传下来的事业。[1]早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前一些蒙古部落中已经有了农业,但直至清之前,蒙古地区的农业仍然是产量较少的副业,人们生产生活主要依靠畜牧业。人口的增加,争夺牧场草地的压力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蒙古地区向半农半牧甚至完全农业生产转变。农耕这一生产方式的到来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粮食和安定的居所,更带来了农耕民族的文化。清至建国以前,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口涌至蒙古地区,越来越多的蒙古民族人口在从事农业,并且已经完成了由早期蒙古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向灌溉农业发展。据考证,1743年土默特地区共有土地55048公顷,其中牧地仅有14268公顷,已不足五分之一。[2]而今天土默特地区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农耕地区,由于经营方式的改变,导致了生活习惯的改变,定居的蒙古族因与汉族农民杂居,其语言、饮食、服饰等方面逐渐汉化,在清末已经呈“近边诸旗,渐染汉俗,――凡没捃县之区,类皆重与牧,操作亦如汉人”[3]。在清嘉庆年间大批的蒙古人的汉化引起了清廷的关注,颁布了不许蒙古人“起用汉名”“建屋而居,演听戏曲”不准“延请内地书吏教读”等限制令。今天的土默特旗基本起汉名,习汉俗,流传此处的蒙古民族文化受到了激烈冲击。
蒙汉文化交流中蒙古文化资源的流失。蒙古民族与汉民族交流日愈密切,蒙古民族面临着生产方式转变过后的文化选择问题,并且汉民族文化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的转变着蒙古民族的文化认同方式。所以从清至今,除了少数地区仍然保留着古朴的蒙古民俗之外,蒙古民族的人们一般呈现着较强的双重文化特征,即汉族文化的与蒙古文化的集成者,并且这种“蜕变”的趋势日愈明显,而这种蜕变的实质是有甚与先进生产方式的又一种征服――文化征服。若将这种汉文化与蒙古文化的对抗与融合称之为蒙汉民族文化的交流的话,这种交流的表现便是“来”大与“往”。
蒙古族的语言文对汉语的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在元代。蒙古硬译文体和书面语的口语化,是元代语言文字的特征。根据学者的研究,元代的杂剧、散曲中经常出现蒙古词汇有几十个,上述的几个只不过是之中的一部分。[4]元代的其他汉文的文献(如法律文书、碑刻、文集、笔记等)中出现的蒙古词汇为数更多。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汉蒙对照的词典,有代表性的是《至元译语》。此书将蒙古语分门别类,用汉字标音的方式意译。《至元译语》收录在《事林广记》中,这是当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日用百科全书,可见民间学习蒙古语的很常见的事情。当然,这也是因为蒙古语的特殊地位造成的,《事林广记》庆集卷10的卷首说:当今所尚,莫贵与此[5]。元代汉语中大量渗入蒙古词汇,有些词汇在后代一直流传下来,已经成为汉语的词汇的组成部分,如:站[jam]、胡同[qudun]、把势[baqsi]、戈壁[gebier]等。有些中国的地名也是以蒙古文字命名的,如博格达峰、哈那斯湖、泸沽湖、可可西里、布拉格等。甚至在祁连山附近的很多的汉族地区,他们的方言也受到了蒙古族语言的影响。比如说甘肃酒泉地区的方言中,就有很多的蒙古词汇。[6]
蒙古民俗也曾深刻影响周边民族生活习俗。在饮食上,汉地民族一般以粮食为主,肉类奶制品为辅,但在邻近蒙古地区的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中,食物结构中明显增加了“白食”(奶制品)及“红食”(肉制品)。杂居于蒙古地区的汉民族,在过春节那天早上也要煮一锅手把肉,并且将锅盖好,一直将肉用温火炖至初一早上,全盘上席,意味着福禄永享,来年丰足。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比较爱吃炒米,喜喝奶茶,爱吃“烧美”、“其格”等蒙古食品,在我国东北,许多地区同东部蒙古族一样,将婴儿放于木制摇篮中,用布绳紧绑,据说这样成长的孩子头形与体形都好看。前几年上映的反映蒙古族与当地的汉族居民以及下乡知青故事的《额敏河》以及张承志笔下的《黑骏马》,都是蒙古与汉族长期生活相互影响的经典事例。
虽然蒙古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周边的汉族地区,当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的影响较之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核心,早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儒家文化便开始影响蒙古族的统治阶级,而后来,由于元代以来民间交往的增多,统治者的拥护及草原民族不同于山地民族的文化开放态度,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国蒙古族的心理。早期蒙古的道德认同,源于民族自身沿袭下来的传统道德观念。儒家思想传入之后,使原来的道德认同观念发展为一种体制健全,更加标准化,即“中原化”的道德观。[7]这使得许多蒙古族变成了带有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孝敬父母,友与兄弟,勤谨、廉洁、驯良、驽实、慎默、不犯脏滥”[8]的蒙古人。
如在葬俗礼仪方面,蒙古族在早期的葬仪较为简单朴素,他们讲究“夫葬以安,遗体既安,多物以殉,何益?”[9]。他们往往深葬死者,将死者生前之物烧掉,以免除病菌传播。现今许多的蒙古地区的蒙古人长辈死后要守孝和祭七天以及祭百天,在这期间不剃发、不饮酒、不做乐,百日之内不宴请宾客。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蒙古人中,普遍盛行清明节祭祖之灵、扫墓之俗。蒙古贞地区的蒙古族长辈死后头三年要在春节那天给死者烧些春节宴席上的瓜果肉品,并且一般由家中男子去烧,说女人和女儿即使去烧,死者在阴间也得不到。这与汉族守孝和孝道儿行的习俗很相似,这种丧制深受儒家的孝悌观念的影响。
汉语言对蒙古语所带来的冲击。现如今的广大蒙古族聚居区,民族语言丧失的情况比较严重。在辽宁的蒙古贞地区,蒙古语言的丧失已经成为了令人十分痛心的社会问题。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能够完全用蒙语进行听说表达,许多青年人已经是只能听懂不会说,而大多数的孩童则完全用汉语表达。虽然上学也学习蒙语,但学习本民族的语言犹如学习外语,应付考试尚可,但是缺乏基本的交流能力。在科尔沁地区,蒙古语言的表达受到了汉语言的强烈冲击。出现了语法结构虽为蒙语但句子中的大量词汇都是汉语的问题。在内蒙古东部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里,汉语言是日常通用的语言,甚至出现了操持蒙语口音的人即会被受到歧视的问题。在这些地区,在蒙校上学的学生普遍受到社会的歧视,怀疑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语言交流能力,这也影响着蒙古族家庭对蒙古文化的传承的决心。他们的报考专业和地区仍受着一定的限制。许多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将来,不得不让孩子从汉名,上汉族学校。
对本民族民俗文化流失的思考,其实是一个民族群众中的个体如何进行文化选择,如何看待本民族文化并予以继承的思考。一般来说,这既需要本民族中的精英人士用自身行动来弘扬光大本民族文化,让普通民众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又需要广大的族众依旧怀有对本民族文化的依恋的感情,通过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式,一代一代的将本民族文化继承下来。在继承的过程中,必将受到其他民族或区域的文化冲击,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弱化,民俗事项的更变,从而影响其民族共同的心理意识。在现代社会,用简单的某种手段方式阻碍交流融合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现实的,而经济处于落后的民族一旦开放式的迎接变化,顺应趋势,它所带来的同化作用亦是不容小视的。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变迁的关系,是每个民族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辽宁省宗教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喀喇沁在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县志[M].辽宁省民族出版社,2008.
[2]杨仁普.蒙古族风俗见闻[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3]策.达木丁苏隆.蒙古秘史[M].中华书局,1957.
[4]婆兹德奈夜夫等.蒙古及蒙古人[M]北洋法政学会,1913.
[5]嘎尔迪.蒙古文化专题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4.
[6]莎日娜.蒙古族民俗风情.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7]波少布.试论黑龙江地区蒙古族民间故事的特征[J].《民间文学论坛》,2005年第三期.
[8]李丽丹.民间故事“口头性”引起的再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5月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