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境界说内涵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境界说内涵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境界说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关注,人们也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境界说的内涵并对它作进一步的理解,以更好地指导以后的学习与写作。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内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一格,自有名句。”但以“境界”论词并不始于王国维。“意境”最初是一个佛教用语,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古典文论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后开始全面形成。王昌龄在其《诗格》中,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他指出了三种境界:物镜、情景、意境,但这里的意境并不包含物镜、情境,而是与二者并列的一个概念。继王昌龄之后,皎然、刘禹锡、司空图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时至宋代,严羽在皎然诗论的基础上,提出以“禅悟”为核心的兴趣说,后王士祯又在严羽的基础上提出与“兴趣说”相关联的“神韵说”。到清代,王国维将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开启了中国文学迈向现代化的门径。境界说作为一个核心的美学思想,尤其有着丰富的内涵,现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简析。

一、人品与词品

此为其审美内涵的前提条件。“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文学之事,于此二者不可缺一”。“内美”指人的美好心灵、性情,亦即人品,“修能”指学力、修养,运用于文学创作中指作者的词品。作者借屈子的话在于强调人品与词品,亦即性情与学力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二者“必兼具而后愉快”。[1]他以苏轼、辛弃疾人品与词品的一致,作了正面论述;又以周邦彦、史达祖人品与词品的错位,作了反面的论证。

“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雅量高致”是作者看重二人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指个人的率真之气。元好问谓陶渊明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王国维也认为,三代以下诗人,没有超过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的,他们所取得成就,与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雅量高致”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指作品所表现出的宽宏高洁之气,苏、辛都是豪放词的代表,他们心胸磊落、不为世俗所累,处在动荡的时局中,却都有坐怀不乱的君子之风,不平则鸣。其作品集中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这是正面的论述。从反面来看,他引用前人的论述,对史达祖、周邦彦的人品、词品作了鉴订。史喜用“偷”又“意贪”,贪富而失节,周则“荡”,疏隽少检,因此他们的作品也表现不出“雅量高致”。

人品与词品应统一,“然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作为抒情文学的词,应该更注重人的内在美,在作者一再强调的词“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的论述中,人品是第一位的。文天祥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王国维认为其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这里的风骨就包含了人品与词品的一致。

二、气象

这是其审美内涵的重要内容。《人间词话》多次论及,手稿三曰:“太白纯以气象取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独有千里。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喜迁莺》差勘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但这里的“气象”并不是指简单的景象、物象,是与境相关的一种恢弘之境,它侧重于由境所激发的沉潜之气,它不是浅吟低唱,而是豪放开阔的气势,抒发个人的磊落情怀。“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那西风残照中的汉家陵阙,是现实中李唐王朝每况愈下的写照。由秦娥一人的感情上升到国家的千秋大业,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体现出宏大的气魄。而范仲淹、夏英公词虽具气象,然已不能与李白相提并论。在其关于对李煜及南北朝词人的论述中,气象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如:“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李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词到李后主有了宏大的境界,将伶工之词发展为士大夫之词,这肯定了李煜在词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他的词虽未脱离花间的窠臼,但他在后期所写的词,则体现了异于同时代词人的一面,将自己的身世之感与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一起,获得了一种更为广泛的形态与意义。在《浪淘沙》中词人写了自己沦为阶下囚的困顿生活。往日的荣华富贵,只能在梦中寻找,独自凭栏中的“无限江山”是何等的沉重,美好的事物又一去不复返,“别时容易见时难”,是作者所得出的一种普遍的人生体验。其词寄慨极深,概括面广,给人广阔的时间与空间感,充分体现了“气象”之美。

三、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这是在审美基础上的一个实践标准。《人间词话》手写稿之六十写道:“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入其内”与“出其外”是相反相成的,“能写”与“能观”是辩证统一的。“入”与“出”实质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入”即“有我之境”,因有我而入其内,“物皆着我之色”,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事物,了解事物,才能有真情实感,方可写出“生气”,也故能“以奴仆命风月”,而不是反过来做风月的奴仆。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词人以“泪眼”寻问外物,以“孤馆”喻己,所以无论是落花还是春寒,都着上了词人强烈的感彩,通过移情于物,将物人化,无生命的事物也因此有了生气。“出”即“无我之境”,物我合一,“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但“无我之境”并不是真正的“无我”,而是将人物化,物我相融,客观的看待事物,这样才能写出“高致”,故能多识草木虫鱼之名,感受大自然的喜与忧。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对自然景物作客观的描写,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无我,在平易的描述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随之融入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可谓格调高远。

四、隔与不隔

这是判断其境界优劣的根本标准。“隔与不隔”实际上就是指情景交融。词家多寓情于景,而且“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手写稿七十七中讲:“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渊明之诗不隔,韦、柳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修《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栏杆十二独凭春,清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陶渊明“不隔”,是因为他以日常生活入诗,情景事理相融,不堆砌典故,语言平淡自然而不加雕饰,是“真淳”之美;韦、柳的“隔”是发纤浓于简古、清冷峭拔。关于苏、黄,赵翼《瓯北诗话》云:“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山谷则专以拗峭避俗,不肯做一寻常语,而无从容游泳之趣。”[2]由此二人的区别可见一斑;“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景,至于欧阳修,其词的上半阙,写景清新自然,话语如在目前,便是不隔,而下半阙“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是化用前人的典故。前者出自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后者出自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碧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如果人们不知道这两个典故,就不能了解整首诗的意思,造成对整首诗歌意义理解的障碍。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给出“隔”与“不隔”标准的同时,作者还强调了在创作中要讲求“自然”,崇尚“清水芙蓉”的美,纳兰性德之所以能够写出好词,主要是因为他的“自然”法则,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语言明白晓畅,平淡自然,又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生活的闲适与对农耕生活由衷的赞美,这其实也是“不隔”的具体体现;反对工巧、矫饰、雕琢、用典,如黄庭坚写诗重炼字造句,喜用典故,力撰硬语,其诗境奇险生硬,是“隔”的典范,史达祖、写词“隔”,也是因为他们隶事用典,缺乏真情实感。

然要达到“情景交融”做到“不隔”,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王国维的境界说中,以爱情为喻,给出了要成为有成就者所必经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第一境界语出晏殊《蝶恋花》,此喻要成就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著的追求,明确奋斗的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出自柳永《蝶恋花》,人要成功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即使劳损神经也不后悔,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精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二者在此达到了精神的相通;第三境界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这一结论几乎成为我们的一种普遍的人生共识,为大家所接受。

在涉及实际操作时,要达到“不隔”的境界,还必须做到有真情实感。“诗词者,物不得其平而鸣也”,“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些都是强调真感情、真景物在“境界”隔与不隔中的重要性。龚自珍强调诗人作诗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词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失其本真的面目,才能创作“当行”、“本色”的优秀作品。

不同时代都各有其突出的理论主张,但毋庸置疑,王国维的境界说,以集大成的地位影响着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为文学批评与美学理论树立了典范。

参考文献:

[1]王夫之著.清诗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9:125.

[2]赵翼著.瓯北诗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168.

[3]陈鸿祥著.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注评[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7.

[4]王国维著.g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M].齐鲁出版社,1981.11.

[5]姚柯夫编.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12.

[6]刘九洲著.艺术意境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