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打除不适用鲜烟叶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病害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打除烤烟田间不适用鲜烟叶,研究3种田间打叶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打掉底部2片叶、顶部2片叶,可以促进留存叶片的生长,增加叶片长度和宽度;打叶处理减轻了病害的发生,赤星病、青枯病、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有所下降。建议生产上在烟株打顶后适时打掉底部2片叶,以促进叶片开展,减少病害危害。
关键词: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不适用鲜烟叶;打叶;农艺性状;病害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5-0897-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5.026
Effects of Removing Unusable Fresh Leaves on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seases of Flue-cured Tobacco
LIN Rui-feng1,LIU Li1,JIA Chun-lei2,YE Wei-min1,ZHANG Yong-hua3,ZHANG Jian-kui2
(1.China Tobacco Gnangdong Industrial Co., Ltd., Guangzhou 510145, China; 2.Tobacco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0, China; 3.Pengshui Branch of Chongqing Tobacco Company, Chongqing 409600, China)
Abstract: By removing unusable fresh tobacco leaves, the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removing leaf methods on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seases of flue-cured tobacco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ast, when removing the bottom two leaves and the top two leaves, the growth of the other retained leaves were promoted, and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the retained leaves were all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ast.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removing unusable fresh leaves coul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sease.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of tobacco brown spot, granville wilt and black shank disease all decreased. It was suggested that removing two bottom leaves was practical to increase the leaves growth and reduce disease hazards.
Key words:flue-cured tobacco(Nicotiana tabacum L.); unusable fresh leaves; removing leaf;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 disease
S着卷烟上水平战略的深入推进和“532”、“461”大品牌的迅速发展,卷烟结构快速提升与卷烟原料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1],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优质烟叶供给能力的重大决策,而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则是其中的关键[2]。通过平衡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以及合理控制留叶数,可以提高烟株群体和个体生长发育均衡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叶片的大小、厚度、质量和烟碱含量等,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品质[3]。而田间打叶处理对烟叶生长期间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田间打叶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和病害发生的影响,以期为制定合理的田间打叶方式、优化烟叶结构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烤烟品种为云烟97。
1.2 试验处理
试验于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在重庆市彭水县润溪乡白果坪村进行。共设置3个田间打叶处理,处理A(对照):按照目前烟农的常规生产方式进行,即在中耕培土时打掉奶脚叶;常规打顶;常规采收烘烤。处理B:在中耕培土时打掉奶脚叶;在打顶时打掉最下面的2片下部叶;常规采收烘烤。处理C:在中耕培土时打掉奶脚叶;在打顶时打掉最下面的2片下部叶;打顶后20 d打掉最上部的2片顶叶;常规采收烘烤。
1.3 指标测定
在圆顶期(打顶后15 d)对烟草的农艺性状和病害进行调查,方法分别参照YC/T 142-2010[4]和YC/T 39-1996[5]进行。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DPSV7.0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田间打叶方式对云烟97农艺性状的影响
2.1.1 不同田间打叶方式对云烟97叶片长和宽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3个处理下部最大叶叶长分别为69.1、69.3、69.8 cm,最大叶叶宽分别为31.3、33.9、32.0 cm。2014年3个处理下部最大叶叶长分别为69.6、72.7、74.9 cm,最大叶叶宽分别为29.6、33.4、30.5 cm。比较发现,2014年下部最大叶叶长和叶宽变化幅度较2013年大。同一年度处理间下部最大叶叶长和叶宽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2013年3个处理中部最大叶叶长分别为74.4、76.9、75.5 cm,最大叶叶宽分别为27.5、28.4、29.0 cm,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2014年中部最大叶叶长分别为79.4、81.3、81.6 cm,处理B与处理C中部最大叶叶长长于处理A,但未达显著水平;最大叶叶宽分别为28.1、30.7、28.4 cm,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013年3个处理上部最大叶叶长分别为69.5、72.5、74.2 cm,最大叶叶宽分别为24.0、24.7、26.1 cm;处理C上部最大叶的叶长最长,叶宽也最宽,但处理间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2014年上部最大叶叶长分别为69.0、70.1、72.2 cm,最大叶叶宽分别为20.4、20.8、20.6 cm,处理B与处理C上部最大叶叶长略长于处理A,叶宽间无显著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圆顶期(打顶后15 d),处理间上、中、下部最大叶叶长和叶宽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虽然在圆顶期时,处理B和处理C已经比处理A多打除了2片下部叶,但由于打叶时间还短(打除2片下部叶距圆顶期有15 d),其打叶效应还没有在上、中、下部最大叶片的长、宽上充分表现出来,处理间虽有差异,但均未达显著水平。
2.1.2 不同田间打叶方式对云烟97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A在两年的有效叶片数均为18片,处理B与处理C均为16片。因为打叶处理时,处理A留叶数为18片,处理B与处理C在打顶时还打掉了最下面的2片下部叶,而处理C打掉最上部的2片顶叶是在打顶后20 d进行。
3个处理的株高在2013年为102.9~108.8 cm,2014年为112.4~115.0 cm。同一年度不同处理间株高差异不显著。虽然处理B和处理C已经比处理A多打除了2片下部叶,但与株高有密切关系的是打顶,由于3个处理的打顶时间、打顶方式相同,因此,3个处理间株高无显著差异是正常的。
2013年3个处理茎围为8.4~8.6 cm,2014年3个处理茎围为8.1~8.2 cm;2013年3个处理节距为4.9~5.4 cm,2014年3个处理节距为4.2 cm。同一年度处理间茎围和节距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处理B和处理C比处理A多打除了2片下部叶,但对茎围和节距无显著影响。
在圆顶期,由于处理B与处理C在打顶时多打掉了最下面的2片下部叶,因此,处理B和处理C的有效叶数比处理A少2片。表明打顶时多打掉最下面的2片下部叶对株高、茎围和节距均无显著影响。
2.2 不同田间打叶方式对云烟97病害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云烟97主要病害为黑胫病和青枯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花叶病;另有气候斑和其他叶部病害发生。处理A病害程度最重,处理B与处理C病害程度较轻。青枯病最重要侵染来源是带菌土壤,黑胫病病菌亦主要在0~5 cm的土层中活动[6],2013年青枯病与黑胫病高发主要是由于土壤带菌以及气候等综合影响。2014年3个处理受病害影响较小,下部叶片气候斑偶有发生,处理A气候斑发生最多。各处理均有几株青枯病发生,发现后及时清理出烟田,病害并未大面积流行。
处理B与处理C两个年度气候斑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低于处理A,这是由于气候斑又多发于底脚叶,而处理B与处理C较处理A多打掉了最下边的2片叶。同一年度不同处理间花叶病的发生无规律性差异。
2013年3个处理赤星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1%、1.2%、1.1%,处理B与处理C分别较处理A下降了0.9和1.0个百分点,病情指数分别下降了0.5和0.4。2013年3个处理青枯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0.1%、6.4%、6.3%,处理B与处理C分别较处理A下降了3.7和3.8个百分点,病情指数亦有所降低。2013年3个处理黑胫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8.5%、9.3%、9.4%,处理B与处理C分别较处理A下降了9.2和9.1个百分点,病情指数亦有所降低。这主要是由于打掉最下面的2片下部叶后改善了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
综合来看,打掉最下面的2片下部叶可以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害的发生,降低了发病程度。
3 小结
一株植株是一个整体,各部分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密切关联,是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整体[7],在田间打掉部分烟叶后必定会影响其余烟叶的生长发育。阎超等[8]的研究表明,烟株各部位最大叶的长和宽均随打叶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本研究由于打叶后时间较短,打叶处理对烟株叶片生长的影响效用未充分体现出来,处理间各部位最大叶叶长和叶宽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打叶处理对烟株的株高、茎围、节距等无显著影响。朱启法等[9]的研究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茎围和节距变化不明显,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朱启法等[9]的研究也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加,株高呈上升趋势,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并不矛盾。这是因为留叶数多少主要通过打顶高低来控制,留叶数多株高自然高,而本研究只是在打时留叶相同的基础上优化打掉部分叶片,并未影响到株高。不同年份间烟株农艺性状及病害的发生情况不同,则体现了气候条件对烟叶生产的影响。
田间通风透光较差,中下部常湿度较大,易导致诸多病害的发生,且湿度对病害的发病高峰和严重程度有较大影响[9]。打掉最下面的2片下部叶则改善了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了湿度,使得不易达到利于病害的发生条件,同时改善了烟株营养状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烟株的抗病性。
江厚龙等[10]研究表明,摘除下部叶片后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有不同程度提高。本研究表明,打掉最下面的2片下部叶可以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使得受湿度影响较大的病害的发生减少,促进烟叶的发育,利于烟叶产量提高、质量改善,再打掉最上面的2片上部叶,可能使得烟株的营养过旺,导致上部叶过长过厚,品质下降,甚至不能正常成熟落黄。综合来看,生产上可以在打顶时打掉最下面的2片下部叶,而最上面的2片上部叶则要根据烟株的营养状况和土壤肥力而定,以保证上部叶片充分开片,且正常成熟落黄为宜。
参考文献:
[1] 黄夸克,马彦清,李祖红,等.田间不适用烟叶的消化时期与消化数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4):163-167.
[2] 张小艳.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1(17):108-110.
[3] 于永靖,周树云.烤烟烟叶结构优化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6):50-53.
[4] YC/T 142-2010,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S].
[5] YC/T 39-1996,烟草病害分级及调查方法[S].
[6] 谈 文,吴元华.烟草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 胡宝忠,张友民.植物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8] 阎 超,付 懿,张加征,等.不同打叶数对烤烟综合性状的影响[J].农学学报,2013,3(2):57-60.
[9] 朱启法,张国英,季学军,等.烤烟不同留叶数与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96-98.
[10] 江厚龙,陈代明,许安定,等.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9):1064-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