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研究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SD)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01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予以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4、6、8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SCL.90、HAMD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西酞普兰;利培酮;躯体形式障碍;不良反应

Comparison studyofCitalopramandCitalopramcombinedwith Risperidonein treatment of somatoformdisorders CAO Hong.jun,LI De.zhong,ZHANG Hong.mei,et al. Zhumadian Mental Hospital, Henan province 46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citalopram combined withrisperidoneinthetreatmentofsomatoformdisorders.Methods 101 patientswereassigned tocitalopram(control group,n=51)andcitalopramcombined with risperidone(study group,n=50),andtreated for 8 weeks.Before treatment andat the ends of the week2、4、6、8,theclinicaleffectsand side effects were assessedwith SCL.90,HAMD,TESS.Results Thescore ofSCL.90 andHAMDafter the treatment ofthe studygroup and controlgroupwerelower thanbefore treatment, whichhad a significantdifference(P

【Key words】 Citalopram;Risperidone;Somatoformdisorders;Side effects

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disorders,SD)是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为了和国际疾病第十版(ICD.10)接轨而新增的疾病单元,它是一种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常因多样化的躯体症状最初就诊于综合医院各科门诊,在临床并不少见。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普遍较差,82%的患者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不满意[1],随着新型抗抑郁药物的出现,其疗效较前提高,但总不尽如意。文献报道[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具有一定的抗抑郁增效作用。为此,本研究用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进行了前瞻性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1.1 入组标准 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 ;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3];症状自评量表(SCL.90)[4]躯体化因子评分〉≥3分,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评分≥20分,且躯体化出现先于抑郁以及相关症状。

1.1.2 排除标准 妊娠、哺乳者;酒、药物依赖者;伴有严重躯体疾病者(高血压、青光眼等);正在服用其他抗抑郁药,且无法中断者;具有严重自杀倾向者;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1.3 患者来源及资料 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在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住院部住院和门诊患者符合上述标准者按先后顺序随机进入研究组(西酞普兰+利培酮)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2~55岁,平均(41.5±10.9)岁;病程1.5~16年,平均(6.54±4.72)年;SCL.90躯体化因子平均(3.10±0.75)分;HAMD平均(28.42±7.11)分。对照组(西酞普兰)51例,男22例,女29例;年龄20~56岁,平均(40.5±11.9)岁;病程1.6~16.5年,平均(6.73±4.92)年:SCL.90躯体化因子平均(3.12±0.73)分;HAMD平均(28.19±7.14)分。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到8周末,研究组收到完整资料50例,无1例脱落。对照组收到完整资料50例,脱落1例,在治疗4周后因感觉疗效差而自动退出。

1.2 方法

1.2.1 治疗 所有入组患者均经7 d的药物清洗期。西酞普兰起始剂量10 mg/d,最大剂量20~40 mg/d;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 mg/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10 309)起始剂量1 mg/d,最大剂量≤4 mg/d。研究组西酞普兰平均剂量(26.8±9.5)mg/d,利培酮平均剂量(2.8±0.9)mg/d;对照组西酞普兰平均剂量(27.2±9.7)mg/d。两组均在1周内加到治疗剂量。疗程均为8周。

1.2.2 疗效评估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进行SCL.90、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疗效评定:SCL.90躯体化因子和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0版本)完成;所有量表评分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进行t检验;不良反应根据出现例数,应用精确概率法,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CL.90、HAMD评分的比较(见表1)。

表1显示,两组治疗后的SCL.90、HAMD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的痊愈率为25.0%,对照组为7.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P

2.3 两组不同时间的SCL.90躯体化因子和HAMD评分比较(表2)。

2.4 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表3) 不良反应困倦(26.7%),恶心(23.3%),口干(16.7%);对照组的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恶心(26.9%),头昏(23.1%),口干(19.2%)。随疗程进展及适当的对症处理,此类不良反应逐渐缓解,无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和心电图检查也未见异常。

3 讨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常因各种躯体症状而反复就诊,由于具有“认为有病”的先占观念,往往进行大量的临床检查,服多种药物,甚至辗转求治,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并与多样化的躯体症状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治疗的难度增大。有研究表明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有效[5],西酞普兰是一种选择性的5.HT回吸收抑制剂,通过选择抑制5.HT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HT的浓度,从而达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目的。有人发现[6]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血清中5.HT能单胺降低与患者有无并发抑郁症无关,那些没有出现抑郁症状的患者体内同样发现了这种变化。提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血清中5.HT的下降与抑郁症患者的5.HT的下降存在不同的特点,也提示SSRIS药物对此类患者的疗效较差。

本研究提示,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并且起效也快于单一用药。提示这样的联合对于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利培酮对5.HT2受体具有高度的亲和力,而5.HT2受体阻断具有缓解抑郁、减轻焦虑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利培酮与西酞普兰联合具有协同作用。本研究中西酞普兰和利培酮的联用未发现有增加不良反应的现象。利培酮的主要代谢酶是P450酶系统的CYP2A6,西酞普兰对该酶的影响轻微,两药的相互作用较小,从而达到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同时起到增加疗效的作用。但其维持治疗尚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徐俊冕.躯体化与躯体形式障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359.360.

2 陈静,陆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上海精神医学,2004,16(5):301.303.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108.113.

4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118.121,122.123.

5 周盛年,于会艳,刘黎青,等.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5):442.444.

6 Rief W,Pilger F,Ihle D,et al.Psychobiological aspects of somatoformdisorders:contributions of monoaminergic transmitters ystems.Neuropsychobiol,2004,49: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