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论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论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建设也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园林绿化城市林业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也进入到实质性的发展阶段。本文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的相关作用入手,简要探讨了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方法及措施,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城市林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中,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了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与实施。所谓的城乡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城市和乡村在相应的生产力水平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到一定阶段后,两者需要进行相应的结合,更好地实现城带乡、以乡促城,以便于最终实现城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整体协调发展。作为一个理想的城乡融合模式,呈现着社会、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演替的顶级状态。其中,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之一,是由城市中不同类型、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构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尤其是实现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和建设城乡间完整的公益性绿地基础设施,必然会对建设城乡一体的区域性城市绿地系统提出要求。在绿地结构上,从前是市区内的各种绿地、郊区与农村的森林组成了环绕城市的同心圆结构,城市林业与城市园林绿化各自建设、管理自己的“圆”;今后,在城乡一体的区域化背景下,要求城乡内外的绿地,不仅有同心圆、还应逐渐形成镶嵌体结构,尤其在城市组团、城市卫星城镇之间和城乡结合部、近郊、远郊,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要相互渗透、连接、贯通,并最终形成廊道、节点、核结构完备的区域性城市绿化网络。对于未来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林业作为区域化生态绿地建设重要内容,都将会发挥各自所长,同时又会逐步融合,进行一体化。

二、一体化举措

1、管理一体化

对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而言,其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林业管理部门分为了绿化行政部门、林业部门及相关绿化委员会。为此,要想达到园林绿化与林业的一体化,首先需要将相应的机制进行理顺,最好是能达到这三者的有机组合。为此,我们可以学习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经验,将三者融合,成立专门的负责城市国土绿化的市政管理机构,园林绿化和林业发展在建委业务指导及监督下,进行有关的规划、建设及管理。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以及“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创建,纳入到城市区域性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中。在城市地区,严格执行城市建设“绿线”管理制度,注重绿化规划的合理性、布局的科学性和植物的多样性,提高园林绿化美化水平,保障公共绿地、公园和风景林建设的同步发展。在农村地区,进行植树和农田林网建设,开展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促进农村生态和谐。在城乡结合部、近郊、远郊,开展城市绿色生态圈建设,广泛营造“城市森林”、“环城林带”、“城边林”,建立起城乡绿化连接的纽带,增强绿化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整体推进,更好地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化,不断地满足城乡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2、明确功能和定位

对于绿地规划,要不断地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把城市区域性生态绿地系统作为核心,彻底转变现有绿地规划从属于城市规划而城市林业规划属于跨区域规划的问题。不断地增强市区对城乡结合部、近郊、远郊的信息、资源辐射,更好地发挥郊区对于环境容量和生物生产能力的优势。对于城市效区,更好地发挥其调节市区环境质量功能,更好地用其生物生产能力弥补市区生态缺陷,改善市区生存及生活质量。就绿地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效益而言,有研究表明,同样在北京城、近郊8个建成区493. 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属于近郊区的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4个区绿地植被产生的综合生态效益量化数据占北京8个区生态效益总量的92%,这就清晰地说明近郊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的作用。远郊由于地域辽阔,绿化效益的潜力更大。从城市整体考虑,广大郊区的绿化,应是城市区域植被生态效益的巨大生产库和整个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基地。规划布局应以居住区绿地、公共绿地、生产性林地、防护林、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景区等为主体,在市区、近远郊及城郊结合部形成点、线、面区域性城市绿地体系。

对于现在的城乡一体化,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城市吞并农村,当然也不是城市化管理农村。对于城市郊区湿地、林地等绿地,我们需要注意其产权和管理,着重做好效益产出的具体分配。介于其和市区绿地区别较大,我们在进行实际的操作时,需要尽可能的尊重并体现出彼此之间的不同,尽可能的避免出现侵犯集体及农民权益的事情。此外,对于城乡一体区域化而言,其绝非泛大地化的生态格局。市区对郊区的辐射、积聚效应以及郊区对市区的生态支撑、保障功能都有着一定的客观有效边界,超出了有效边界,市区与郊区就无法形成有完整功能的生态系统。市区人口和面积对郊区的有效辐射面积是多少,尽管目前还无有力定论,不过有人建议,每百万人口的边界辐射距离为5公里,这可以供我们在实际确定城市区域的范围时参考。在城市生态绿地,尤其是城市森林的功能方面,我们应认识到,其最主要的还是公益性的生态功能,绝不能单纯地走产业化道路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业与产业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包括城市森林在内的城市区域性绿地中,我们可以大力提倡发展郊野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区的旅游与休闲游憩产业,发展名、优、特林果商品和花卉生产,以及速生丰产林、面向生物柴油生产的能源林产业等,来实现城市森林等区域性绿地的可持续发展,但决不能使之产业化。传统的木材生产、板材加工、林产化工、家具制造等林业产业功能应放在很次要的位置上,逐步从城市森林生产中淡化和退出。与此同时,积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在城市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改善上的效益,应通过货币计量核算,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受益团体、个人支付补偿金等形式定量予以补偿。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对于城市绿化树木的选择、种植、经费、管理等吸引社会公众,倡导多样化产权,发挥各类志愿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作用。

3、完善机制及相应的平台

融合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技术,建设一体化科研平台,对区域性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发展异常非凡。对于城市绿化网络体系,特别是对于绿网结构模式(包括节点、中枢、核、斑块、廊道等)结构性特征及渗透性、可达性、循环流动性、均匀性、资源节约与效益最优化等功能特征。城市各种类型废弃地(包括废弃采石场、垃圾填埋场、矿山等)生态恢复技术。城市森林在内的城市绿地货币化计量核算,包括其对土地利用、环境改善、房地产的增值作用,以及在地产拍卖、交易中树木的附加值等。城市森林在内的城市绿地生态健康度分析技术,包括开发新的植物健康监测及信息交流方法以促进植物健康综合管理,了解树木生物学特征及预先采用维护植株健康方法低植株栽培成本,研究生态恢复技术,预测不同资源管理条件下的植物群落生长及发育。

三、结论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在理论及实践上优势互补。城市绿地系统既包括市区各类型绿地,也有水网林、防护林、湿地林在内的城市森林。我们要以更加实际的行动,不断为广大群众创造舒适、优美、健康的绿色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海平,薛玲玲,沈国志.三门峡市城市园林发展之路——以虢国公园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