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正规就业群体毕业生就业路径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非正规就业成为大学生尤其是地方高校大学生重要的就业形式,基于实地调查的河南地方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地方高校毕业生中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性别、学历以及其它社会学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能够加深对该群体的认识,了解该群体的生活、工作状态。同时在此基础上能够对该群体在非正规就业过程中面临的社会保障等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为该群体提供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
地方高校;非正规就业
现在学者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农民工群体,缺乏对高校毕业生非正规群体的研究,本课题在研究视角上选取地方高校毕业生中的非正规就业群体,从而能够更加丰富对非正规群体的认识。同时,在现有的对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研究中,引入量化指标衡量河南地方高校非正规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同时对地方高校非正规能力培养现状与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群体的需求进行量化的对比,突出地方高校在非正规就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将社会保障等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群体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开展对河南地方高校非正规毕业生群体的研究。
一、非正规就业现状
非正规就业是与正规就业相对应的概念,非正规就业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国际劳动组织用非正规就业的概念研究在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一种就业现象。20世纪随着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在谋求政治上独立的同时,也开始寻求经济上的发展,但与政治上独立不同,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原来属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工业化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大量的从事低收入、低报酬、组织性和解构性不完善的小规模的生产,这种生产形式在国际劳工组织看来是一种与西方发达工业经济中就业形式不同的一种就业模式,国际劳工组织最先关注到了这个群体的就业情况,将这种就业形式界定为非正规就业。国际劳工组织以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来描述在发展国家中存在的与社会主流经济发展相背离的,作为正规就业补充的一种就业形式,这也反映出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不同的就业形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给社会的正式工作岗位有限的情况。
根据麦克斯公司公布的《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3年度报告》,2012年河南地方高校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是2.1%,而2011年这个比例是1.8%,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要高于本科生,2012年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是4.1%,2011年为3.6%,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属于非正规就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毕业生选择非正规就业行业的原因的分析上,通过对2000年毕业生,2005年毕业生以及2013年毕业生三届不同学生从事非正规就业行业就业的意愿进行分析,其中想成为创业成功者的意愿呈现增长的趋势,说明毕业生越来越关注自身职业的发展,选择非正规就业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是为了实现自己创业的成功,从2000年到2013年三届毕业生的这种愿望呈现的是一种增长态势,也说明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更加理性。同时图表中也可以看出收入在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呈现的是一种下降的趋势,在2000年毕业生中,还有20%的毕业生因为收入水平选择了非正规就业,此后收入对职业选择的决定性呈现下降趋势,同样呈现出下降趋势的是未找到合适的工作的意愿,说明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不在被动的因为找不到正规就业的岗位而选择非正规就业,在非正规就业过程中逐渐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不在被动的选择非正规就业,毕业生也认为到非正规就业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有利的方面。
二、非正规就业选择的社会困境
非正规就业毕业生面临的困境除了能力培训的不足,还面临较为复杂的社会原因:首先是在观念的认同上,非正规就业观念认同程度较低。高等教育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被认为是“象牙塔”教育的顶端,在我国传统的就业制度下,尤其是在计划经济分配模式下,毕业生大多数是到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就业,这些就业岗位都属于正规就业岗位,这种高校毕业生的分配模式已经深入到普通百姓的观念中。但随着就业市场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需要到就业市场上去需求就业岗位,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非正规就业岗位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重要渠道,但在传统就业观念中,毕业生以及家庭并没有实现完全转变,仍然倾向于选择正规就业部门进行就业,这是制约毕业生选择非正规就业部门观念上的重要障碍。其次是教育体制上的障碍。河南地方高等教学体制发展较为落后,大多数高校都是在近年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在高校急速扩张情况下,专业建设和师资力量发展都较为落后,尤其是近年高校扩招,地方高校过多的关注高校的招生与管理上,对毕业生教学素质的提升,以及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分析都较为缺乏,地方高校更是如此。河南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地方财政等因素的影响,对地方高校的投入非常有限,高校自身又面临扩招的影响,学校能够用于发展专业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经费有限。
再次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河南地方迅速的发展,为河南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但地方高校过快的发展,很多高校依旧沿用的是中专、高专时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与教师师资力量配备上严重缺乏科学的论证。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针对就业的教育一直较为落后,没有能够纳入正规的教学模式中,现在地方高校开设的就业课程重要也是一种课堂教学,缺乏实践的教学形式,高校的教育资源也主要倾向于通过课程教学的模式,将就业、创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针对非正规就业的教学更是缺乏,一方面对于非正规就业的内涵,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并没有进行专门的教学设计,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在对毕业生的非正规就业上存在不足。最后是社会管理保障体系的不足。毕业生选择非正规就业之后,面临诸如社会保障、户口等诸多问题,在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下,选择非正规就业的毕业生由于不能够提供完善的就业合同,尤其是对于选择去农村等基层岗位就业的毕业生,没办法通过落户来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关系,这在现在高校非正规就业毕业生中还占到相当的一部分。在现在正规的就业部类,尤其是大量的企业中,对员工的社会保障是企业招聘人员的一项重要内容,毕业生之所以相当一段时间内之所以不愿意选择去非正规就业部门就业,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非正规就业部门中不存在完善的社会保障。
三、河南地方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社会机制
地方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也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各项社会管理职能,实现大学生在非正规就业部门的顺利就业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首先是地方政府应该建立更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在非正规就业部门就业的大学生较难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一方面是源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非正规就业在传统的就业形式和就业结构中,一直作为一种附属形式存在的,现在我国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大量的毕业生通过非正规就业路径实现就业,这对地方政府而言需要对其建立适合其行业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其次是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各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引导机制。非正规就业与传统的正规就业形式不完全相同,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在于,非正规就业形式灵活,就业途径多样,这对毕业生有着极大的新吸引力。地方政府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积极的税收政策等措施,对毕业生从事非正规就业实现引导,同时为毕业生非正规就业部门建立税收优惠的政策,扶持毕业生进行创业、就业。非正规就业以其灵活的就业形式,是正规就业之外,社会就业结构的重要补充,地方政府必要的引导,起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是社会观念的转变,在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就业观念对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毕业生就业观念之外,学生家长以及整体社会的就业观念都对毕业生参与到非正规就业行业的过程有着重要影响。社会观念的改变需要通过正面宣传非正规就业的作用和正面价值,非正规毕业生与正规就业毕业生相比,现在收入、职业前途以及职业发展上都已经基本相同,非正规就业因为就业形式灵活,就业形式多样,更有利于毕业生的发展,已经通过正面的社会宣传,使毕业生以及学生家长了解到非正规就业不仅不是制约毕业生发展的,而是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对于激发毕业生的创业潜能,实现其创造性的发挥和创造社会价值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华初.非正规就业:发展现状与政策措施[J].管理世界,2002(11).
[2]彭希哲,姚宇.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J].社会科学,2004(7).
[3]冷熙亮.国外非正规就业动态及其理论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1(5).
[4]谭琳,李军锋.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性别特征分析[J].人口研究,2003(5).
[5]陈淮.非正规就业:战略与政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1(2).
[6]冷熙亮,丁金宏.城市非正规就业发展及其问题———以上海为例的探讨[J].社会,2000(11).
[7]高玲芬,贾丽娜.论“非正规就业”的定义与测量[J].统计研究,2005(3).
[8]陈淮.发展非正规就业是一项战略选择[J].经济纵横,2001(5).
作者:王俊飞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