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态纪录电影的审美表达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纪录电影的审美表达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5年5月,第68届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法国导演吕克•雅克的第四部电影《冰川与苍穹》成为本届戛纳电影节闭幕电影进行公映。①生态纪录电影《冰川与苍穹》通过对南极冰川世界的多视角纪录呈现,围绕全球变暖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该片的公映在获得社会高度关注的同时,也体现出当下对生态类电影纪录类作品的肯定与赞赏。生态纪录电影的创作能够得到肯定与拥护,不仅因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命题普世深刻,更在于创作者对主题表达的艺术演绎与提炼,最终实现了生态纪录电影分别在知识性、思想性、欣赏性三个层面深度的审美呈现。

当代生态纪录电影概述

在自然环境问题日渐恶化的背景下,生态保护问题作为一个具有终极性与普世性的话题,处于当下社会领域的热议与重视之中,促使诸多的动态和反应相继展开。秉持着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一些电影创作者们开始借助影视艺术的表达手段,以真实的自然环境为素材,在客观记录原始生态景观的过程中,运用生态观念对自然给予观照,对人与生态环境及其他生命的关系进行理性反思,创作出了《帝企鹅日记》《海洋》《迁徙的鸟》等制作精良而魅力恒久的生态纪录作品,促使生态主题的电影纪录片步入荧屏迅速繁荣。生态纪录电影作为对自然环境的艺术化呈现,有人把它定义为“反映自然与人的生态共同体的关系,试图呼唤、建构人类应有的生态意识、生态责任和生态理想,最终指向人心灵的转换的电影纪录片”。②在自然生命的永恒主题下,运用先进技术设备,通过原始质朴的生态影像展示自然奇观与生存环境,阐释普及自然科学知识、丰富人们的视野,在探索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传达提升人们生态理念的认知,是生态纪录电影的创作起点与价值归宿。因此,生态纪录电影的审美体验应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艺术凝聚,欣赏性与思想性的有机融合。它的主题创作也呈现出多元的趋势——从微观到宏观的广阔视野,从个体到群体的敏锐切入,从浅层现象到内在本质的哲理书写,从影像的视觉体验到潜移默化直达内心的情感渗透。

质朴影像的深度表达

1.科学品质的坚持。在素材方面,生态纪录电影大量使用真实现存的自然景象,以自然镜像的形式协助人们增进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研究,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对象即生态环境的数据与信息,这就意味着,生态纪录电影是一种可供参考的特殊的科学研究手段。这种研究手段借助了艺术性的视听表达,注重以动态形式记录主体和客体的活动形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在生态纪录电影中,准确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将自然科学理论知识进行审美化、形象化的艺术处理,也有力促使作品内容具备科学权威和真实效果,有效提升了影像的知识性和说服力。如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生态纪录电影《迁徙的鸟》,该片主要讲述了27种候鸟跨越千里为生存而艰难迁徙的漫长历程。为了追求科学的研究品质,影片成立了众多鸟类专家组成的科学委员会,从各地收集1000多个鸟蛋进行集中孵化和培育,从而能正确掌握鸟类迁徙的拍摄环境。整部影片的制作耗时4年之多,在全球选取了175个自然拍摄环境,投入资金4000多万美元,最终以出色的影像记录与科学制作技术获得“直接界定了世界顶级纪录片‘获取真实’的标准”的赞誉。就受众角度而言,新鲜奇特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兴趣与好奇心,以自然奥秘与科学为选题,以通俗的语言和内容探索自然生态环境,呈现出自然环境不为人知的一面,能够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通过生态纪录电影对自然环境的展示,观众能够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的认知,探索其他生命的形态,开始自我的反思与感悟,获取对生活和自然的思考与启发。不可忽视的是,纪实艺术始终与真实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纪录作品的创作是对真实在某种程度上的反映,我们所说的影像表达的深度,是取决于创作者自身,即创作者对素材的取舍、作品的理解与思考程度的。2.思想深度的追求。生态纪录电影一方面借助影像时空满足观众对视听体验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运用影像的情感延续性影响观众的感受和情绪,对心理时空、精神时空进行重塑和拓展。心理时空是影像时空的超越和上升,包含着人的普遍情感、对终极关怀的思索,因此,作品内蕴含的思想深度是决定生态纪录电影艺术品质价值高低的关键。纪录片工作者的创作理念也随之不断演进,促使生态纪录片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也发生着变迁:工业革命时期,“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占据社会主流,猎杀题材风行,生态纪录片的内容倾向于表达“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念,为征服自然而服务;随着“人类对动物的认识渐趋理性”,生态纪录片也呈现出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姿态,辩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倾向于对“生态中心主义”生态观的传达,构建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在表达生态理念方面,纪录电影《海洋》通过记录大肆猎捕海洋动物、污染海洋环境等不文明现象,有效运用影像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道德层面的联系与交流,影片在末尾描述了渔网中竭力挣扎的海龟、海洋垃圾中游动的海豹等情节,与片头恢弘震撼的海洋生物奇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视觉的震撼与理性的思考中与观众进行良性互动。生态纪录电影的内容表达包含着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注解诠释,而生态纪录电影最终的思想价值追求在于,通过高品质的观感将创作者关乎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观点让观者接受,从而引发理性的思考,以此实现影像与现实中生态思考的柔性塑造和有效传播,使生态纪录电影成为一部“有温度、有态度、有锐度”具备现实意义的探索性作品。因此,生态纪录电影应尝试利用质朴的影像引导激起观众内心产生思想情感的碰撞。

技术营造下的纪实奇观

由影像产生的上升的心理时空构建体现在对视听的连续体验上,因此生态纪录电影传播力的提升,欲想满足当下观众的观赏需求、与观者进行交流对接,必须以影像的高水平制作为前提。在此创作背景下,高科技制作为生态纪录电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性,使生态影像的创作技能迅速强化。借助技术先进的影像制作设备,生态纪录电影以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奇观影像,在审美感受上营造出从视觉到心灵的震撼力量。从媒介特性即电子技术和信息传播的角度理解,生态纪录电影是科技与创作观念的物化形态,是视听艺术纪实性与技巧性的有机融合,与电影、戏剧的时空相比较,其(生态纪录电影)影像时空客观而现实,可信性与说服力更强。在技术不断发展与突破的进程中,这种真切的审美效果也随之得以丰富加深,更具震撼力与感染力。生物纪录电影《微观世界》借助微距拍摄的技术,被镜头放大的生物及其活动的细节尽收于画面,使影像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视觉冲击力,满足了观众猎奇求知的心理,同时也以富有现代气息的视听感染观众,尝试引导观众在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从而彰显出影片的人文情怀。从微距摄影到航拍、水下拍摄,从延时摄影到间歇、变速摄影,先进的特殊摄影机与拍摄手段使生态纪录电影的创作有力延伸,在《海洋》《尘与雪》《天地玄黄》等作品中,它们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验证。通过运用多元的制作技术再现展示罕见新奇、远在人们生活经验之外的自然生命景观,生态纪录电影以影像感官的奇观式体验来实现对欣赏性的追求、视觉美感的提升。生态纪录电影的奇观效应在画面中无限延伸,并与影像中表达的生态观念相互关联衬托,通过震撼真实的画面的无形引导,“即使没有解说词的参与,观众也能够通过自然进程真实的纪录获得认知和理解的愉悦”。③纪实的表现手法,使生态纪录电影对自然生态的发掘与研究得到新的推进,通过对现实生态环境进行的纪录与艺术化加工,从新的层次对“真实”进行不同的感知与展示,这也是对纪实艺术的新的尝试与丰富。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说,生态纪录电影也是一种“实验性电影”,从客观的纪录到奇观影像的极致呈现,它以特有的影像创作表达方式在不断实践中推进纪实美学与艺术品质的创新与发展。

富有生命质感的视听运用

生态纪录电影在用镜头创造世界的同时,也用声音来展现世界。纪录片的听觉感受主要借助想象、联想、通感形成内心视像,与动态的画面形成呼应相互融合,在影像中对声音的恰当运用能够有效拓宽画面的空间感,保证时空延续而统一,形成特有的语言系统,从而强化电影语言的含蓄信息和意指。听觉语言的精到运用与灵魂塑造,在高强度的视觉呈现之下,促使生态纪录电影的生命质感与审美意味极大延伸。在生态纪录电影中,音乐作为重要的表意元素,既配合画面,又具有独立意义、象征性、表意性。以生态纪录电影《迁徙的鸟》的听觉运用为例,影片开场以沙哑男声独唱的情歌引出画面,柔缓沉稳的音调与响亮的鸟鸣声融合,“Tobebyyourside,tomorrowIwillbefly”的歌词如同用喃喃细语传达着承诺,以一种包含尊重和关怀的人类情感包裹着影像,使迁徙过程成为一种生命的仪式性活动,蕴含了神圣意味。当出现鸟儿在空中飞行的画面时,男女合唱的交响乐伴奏以悠远宏伟的气势映衬它们翱翔的英姿,在配合画面的同时,又有着独立的意义,既是画面的灵魂,也是影片的精髓所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画面内容能够由声音信息代替表达,声音也成为画面,在引导画面的同时,甚至超越画面。它在加强荧屏上的视觉形象的同时,促使观众在对影像的理解中,抽象的听觉形象也逐渐立体,成为特殊的视觉形象,对影像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与深化。

结语

高科技制作为生态纪录电影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性,使生态影像的制作技能迅速强化,促使生态纪录电影以极具冲击力的影像方式,在对科学品质、思想品质、视觉品质的坚持中,塑造出富有生命质感的影像的奇观、技术的奇观、文化的奇观、艺术的奇观,从审美感受上为观众营造出从视觉到心灵的震撼力量。

注释:

①杨帆:《吕克•雅克环保片为戛纳闭幕》[N],《华西都市报》,2015年5月5日

②万修芬:《雅克•贝汉生态纪录电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③廖建国:《奇观电影与奇观电视的两种审美视阈》[J],《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

作者: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