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百姓心目中的和谐社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百姓心目中的和谐社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全面了解目前社会各阶层群众对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看法和对社会现状的评价,近期,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在该省10个省辖市市区、4个县城和20个县的农村地区,进行了题为“百姓心目中的和谐社会”专题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择要如下。

一、各阶层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知度

(一)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知度高,但对和谐社会内涵认识了解不够

调查显示:和谐社会建设的提法影响广泛,群众认知度较高,有92.2%的被调查者了解或知道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决策。分地区看,城镇居民的认知度高于农村居民,两者的认知度分别为95.6%和89.0%。但从对和谐社会内涵的认识了解情况看,仅有9.2%的被调查者表示“了解整体情况”,有37.2%的人表示“了解部分情况”,有45.6%的人表示“知道一点”,另有7.8%的人表示“从未听说过”。

(二)各阶层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关注程度高,参与意识强

97.5%的被调查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与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关系密切”或“有一定关系”。其中,按调查人群分类,新闻工作者、国有企业经理、自由职业者、科研和专业技术人员、无业及失业人员这五类群体关注比例均达10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关注比例接近100%,达99.7%。无论从职业角度还是从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状况出发,群众普遍对构建和谐社会高度关注,期望热切,潜存着较强的参与意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仅有2.5%的人表示构建和谐社会与自己“没有关系”,这部分人主要是外资独资企业经理、务农农民和农民工。

(三)群众对生活状况满意度不高,城镇居民满意度低于农村居民

被调查群众中对目前整体生活状况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只有占32.1%;而表示“一般”的为43.4%;感到“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高达30.2%。进一步分析显示,农村居民对生活状况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城镇居民,有40.2%的农村居民对生活状况感到“满意”或“很满意”,而城镇居民的比例只有23.9%,低于农村16.4个百分点。从人群分类看,表示“比较满意”的群体主要是(按满意度高低排序):国有企业经理(管理人员)、学生、离退休人员、务农农民和民营企业经理(管理人员);而表示“不太满意”的主要是失业下岗人员、外资独资企业经理(管理人员)、自由职业、党政事业单位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

关于目前群众的精神状态,53.3%的被调查者认为“压力较大”、39.4%人“感觉太累”,但同时又有35.5%的人对生活“充满理想”,而选择“轻松舒畅”、“快乐幸福”等其它选项的比例较低。分类看,感觉压力较大的是教师、外资独资企业经理(管理人员)、工人、失业人员和学生;感觉太累的是失业下岗人员、民营个体户、工人、教师和民工;精神问题严重,反映焦虑、郁闷的群体是失业人员和学生;而精神上“充满理想”的主要是农村居民(45.2%),城镇居民这方面的比例较低(25.8%)。群众的生活压力主要来自于:收入低(76.9%)、就医难(52.3%)、教育贵(51.2%)。除学生和外资、独资企业经理外,其他群体压力来源高度一致。

二、百姓心目中的和谐社会理想

(一)和谐社会的主要标志是生活富足、国家稳定、社会安全

从调查情况看,各界群众心目中和谐社会的标志依次是:生活富足(72.4%)、国家稳定(62.7%)、社会安全(60.1%)、社会公平(55.4%)、收入差距逐步缩小(51.6%)、人人平等(47.8%)、家庭和睦(45.0%)、社会成员人人心情舒畅(40.3%)、文化生活多样(38.8%)。分地区看,百姓心目中位于前六项的和谐社会理想标准,城镇和农村高度一致;对于第六项以后的理想选择,城镇居民更看重社会成员人人心情舒畅和家庭和睦,农村居民更

看重家庭和睦和文化生活多样。

(二)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呈一致性

无论是出于个人利益考虑,还是置身社会环境中从关心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出发,各被调查群体最关注的位居前三位的问题高度一致:一是经济发展;二是医疗保障;三是教育收费。

被调查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位于前三位的是: 经济发展(56.8%)、医疗保障(55.0%)和教育收费(48.2%),其它依次是社会保障(44.8%)、收入差距(44.5%)、反腐倡廉(36.6%)、社会治安(36.5%)、社会公平(36.4%)、新农村建设(30.8%)、思想道德(29.8%)。分类看,不同的人群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差异较大,行业特点突出。各类人群关注的社会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 农民关心经济发展、医疗保障和新农村建设; 失地农民关心科学发展观、社会保障和环境污染; 无业及失业人员关心失业下岗、医疗保障和教育收费; 企业工人关心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和收入差距;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关心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收入差距; 离退休人员关心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专业科技人员关心教育收费、环境污染和医疗保障。

三、群众对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有关方面实际状况的评价

(一)超过半数的被调查群众认为目前经济发展“快但不是很好”,主要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

71.4%的被调查群众认为自己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或“提高很快”;21.0%的人觉得“没有变化”;仅有7.1%的人认为“有所下降”,这部分人主要是“城镇无业、失业人员”。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群众普遍认为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改善和提高,尤其是农村地区居民,这方面的比例达到了80.1%,高于城镇居民16.8个百分点。多数群众对自己未来生活预期持乐观态度。有51.9%的被调查者表示“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其中农村居民这方面的比例为57.6%,高于城镇居民11.4个百分点;35.7%的人表示“一般”;“不太乐观”的人所占比例较小,只有12.1%,这部分人仍是城镇失业、无业人员。

超过半数的被调查群众认为目前经济发展“快但不是很好”,主要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只有24.7%的被调查者认为“既快又好”。对于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观点差异较大,农村居民更倾向于正面的、积极的评价。32.7%的被调查农村居民认为经济发展“既快又好”,45.6%的人认为“快但不是很好”,二者比例差距不大;城镇居民这方面的比例分别是16.1%和63.6%,二者比例差距悬殊。

对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78.7%的被调查群众认为是收入差距过大,其它是环境破坏严重(53.5%)和领导干部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33.7%); 而对经济结构不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的选择比例较低,均低于22.3%。47.7%的群众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略低于或大大低于”经济发展步伐; 42.3%的群众认为是“同步或基本同步”;5.8%的人生活水平略高于或大大高于国家经济发展;其余的人“不清楚”。

(二)群众普遍认为收入差距状况严重

82.1%的被调查群众认为社会收入差距的状况很严重或较严重;6.4%的人认为正常;仅有4.1%的人认为不严重;其余的人说不清楚。分地区看,城镇居民中认为收入差距严重的比例更高,达到了88.6%,而且这一看法在社会各群体中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各群体认为收入差距状况很严重或较严重的比例,新闻工作者和外资企业经理(管理人员)均为10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为91.8%,国有企业经理(管理人员)为90.0%,教师为89.4%,工人和学生均为89.2%,自由职业者为85.1%,科研专业技术人员为80.9%,农民为75.2%。

群众对目前存在的收入差距问题能够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46.1%的被调查群众认为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基本合理,但应控制”,11.3%的人认为“是经济发展中的合理现象”,两者的比重达57.4%,明显高于认为“不合理,应该消除”所占32.0%的比例。

(三)半数以上的群众认为民主法制建设尚有不足

54.9%的被调查群众认为目前民主制度建设尚有不足,18.0%的人认为很不完善,认为比较完善的人只有14.3%,其余12.7%的人说不清楚。大多数被调查群众(60.2%)认为提高民主法制建设首要关注的问题应该是提高执法水平。分地区看,城镇居民认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依次是: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普法教育、加强执法力度;农村居民认为依次是:加强普法教育、加强执法力度、加强立法。这种选择次序的不同,反映出农村和城镇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差距。

(四)多数群众对当前公众思想道德总体状况评价较好,但存在问题也较为突出

被调查群众中52.7%的人对目前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表示“比较满意”或“满意”,40.6%的人“不满意”,他们主要是新闻工作者、失业下岗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群体;还有6.5%的人表示“无所谓”,他们主要是农民工、民营企业经理(管理人员)或个体户、自由职业者。这一结果反映出部分群众对市场竞争过程中一些负面因素的默许和认可,成为公众思想道德建设不可忽视的现象。

(五)大部分群众认为社会公平方面存在问题比较突出

53.5%的被调查群众认为目前社会公平问题“比较突出”,19.0%的人认为“十分突出”,只有13.7%的人认为“不突出”,其余的人表示“不清楚”。反映社会公平问题“十分突出”的群体主要在城镇,他们主要是国有企业经理(管理人员)、新闻工作者、失业下岗人员、教师、自由职业者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等。

群众认为社会不公的主要表现是:行业差距过大(75.9%)、城乡差距过大(66.1%)、社会弱势群体生活无保障(64.2%)、不同人群差距过大(63.1%)、区域差距过大(62.15%)。各界群众一致认为应首先从“分配公平”(70.0%)入手来保持社会公平,其次是机会公平(56.9%)、规则公平(56.8%)、权力公平(53.0%)。

(六)反腐败成果得到多数群众认可

调查结果显示,惩治腐败的有关措施取得较好成效。58.4%的被调查群众认为惩治腐败正向好的方向发展,其中6.2%的人认为“惩治腐败的力度很大,效果明显”。但同时,仍有相当部分(33.3%)群众认为“惩治腐败效果不佳,正在蔓延”,这方面的比例城镇高于农村9.1个百分点,这部分人主要是新闻工作者、外资独资企业经理(管理人员)、教师、失业下岗人员。群众较为集中、一致的看法是反腐败应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加大惩处力度”。

(七)目前社会稳定状况良好

78.1%的被调查群众认为目前社会比较稳定,只有14.8%的人认为“不稳定”,另外7.1%的人“不清楚”。对于影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群众集中认为主要是“收入差距拉大”(84.3%)和“干部作风问题”(66.2%),另外有相当部分群众认为“黑恶势力”(46.9%)和“政策不配套、不落实”(42.1%)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八)对诚信状况总体评价“一般”,政府诚信度评价最高

诚信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群众对政府、企业、媒体和个人诚信总体评价不高,评价为“一般”的比例均超过了“好”的比例。在上述评价对象中,对政府诚信度评价最高,得到群众评价为“好”和“较好”的比例为35.6%,其次是媒体诚信度、人与人之间诚信度和企业诚信度,比例分别为34.3%、25.6%和23.4%;媒体诚信度被评价为“差”和“最差”的人数比例最高,为27.7%,其次是企业诚信度、政府诚信度和人与人之间诚信度,比例分别为24.9%、24.0%和22.5%。分地区看,对政府诚信和人与人之间诚信的评价有明显差异,农村居民的评价好于城镇居民。群众最痛恨的社会失信问题集中表现在“消费欺诈”(79.1%),其次是个人欺诈(45.3%)、拖欠问题(44.5%)、舆论误导(40.2%)、合同不履行(39.2%)等。

(九)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措施取得较好成效

87.8%的被调查群众认为目前环境污染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39.1%的人认为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城镇居民反应更为强烈,这方面的比例达到了50.4%,高出农村居民21.4个百分点。

群众普遍关注环境问题,高度重视生存环境。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48.5%的群众选择“二者兼顾”;31.6%的人选择“环保优先,兼顾发展”,这部分人中城镇居民所占比例高于农村居民;只有15.6%的人选择“发展优先,兼顾环保”,这部分人中,农村居民所占比例高于城镇居民。

(十)群众对改革态度积极,社会管理工作中政府职能的发挥存在一些问题

被调查群众普遍认为应坚持改革。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在有回答的80.4%的群众中,75.9%的人认为应“继续改革”;仅有2.8%和1.8%的人认为要“停止改革”或“回到从前”。

人才创新环境比较宽松。虽然群众对人才创新环境认知度不高,有35.4%的群众表示“不清楚”,但在64.6%的有回答的群众中,48.9%的人认为目前人才创新环境“比较宽松”,5.7%的人认为“很宽松”,只有10.0%的人认为“比较恶劣”。

对于社会建设和管理,群众认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府职能不到位(69.9%)、公众不能很好地参与社会管理(69.1%)、体制机制不健全(60.6%)等。对于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的重点,绝大多数群众认为是“困难群众救助工作”(67.9%)和“就业问题”(62.4%); 其次是“解决问题”(55.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41.4%)、“加强食品安全监管”(37.8%)。

(十一)社会事业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反映集中

社会事业状况:(1)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不高。67.4%被调查群众认为自己文化生活状况“一般”;18.0%的群众文化生活“贫乏”;只有14.5%的人认为“丰富”或“比较丰富”。(2)目前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收费过高,群众难以承受。对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收费,61.1%的群众认为“太高,不能接受”。同时,63.4%的群众认为发展教育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是“规范教育收费标准”;其次是提高教师素质(58.6%)、加大对教育的投入(51.9%)、消除地区招生差异(43.3%)。(3)医疗改革尚未完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群众认为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是“医疗体制改革不到位”(60.6%);其次是医疗机构和人员责任心不强(55.6%)、医疗生产厂家的暴利(52.3%)、政府调控不力(47.3%)、主管部门责任心不强(42.5%)等。

群众集中反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首先关注医疗保险(80.8%)和养老保险(80.2%);其次是更加关注弱势群体(51.0%)和失业保险(46.0%)等。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摘自2007年第8期《经济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