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学生读一本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学生读一本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好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个晚上,那个老师读书给我们听的晚上。

那天晚自习,大家在教室里做作业,一些同学在独自思考,大部分同学形成几个讨论组,在围绕一些问题作争论,当然,也有一些同学趁机聊一些和学习无关的闲天。就在这时,班主任老师来了,他教我们化学。他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一进教室,他站在门口,先咳嗽了一声,待同学们安静下来之后,他扬了扬手中的书,说:“大家停下来,听我读书给你们听。”然后,他就开始读起来,读了三四页,铃声响了,下晚自习了。我感到铃声响得真不是时候,其他同学肯定也有同样的感觉。老师不无遗憾地对大家说:“我给你们读的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我读完了,你们可以来借。”几个月后,等我借到第一卷时,书已经卷边了。

直到现在,《平凡的世界》开篇描述的黄土高原上一个县城高中开饭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老师读给我们听的这本书,影响了我们很多同学。老师读书给学生听这个读书方法,成了我最认可的一种教学生读书的方法。

中小学生的语文课,一学期下来,只有二三十篇课文,其中有一些是学生没有丝毫兴趣的。可以说,学生的阅读量是微乎其微的。为了扩大阅读面,语文课程标准列出了参考书目,对学生的阅读量做出了较为直观的数量规定,语文老师一般都会根据本学期的课文编排情况,向学生提出更为具体、严格的要求。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读书实在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读书的前提是要对读书有兴趣,但提及读书,学生的感受多半是“要我读”,没有主动性,从而无法享受读书的乐趣。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说:“我们过去重视孩子们如何阅读,而忘记了教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怎样使孩子们“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他提出了一个办法──给学生读书听。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他们的注意时间,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

要引导学生读书,还要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理念,但是在现实中,这个理念贯彻落实得并不好。很多老师和学生把“应需”直接等同于“应试”,凡是不考的一律不读。虽然课标要求很明确,但惯于应试的学生,不考的就不读,长篇的不读,难读的不读,要读也是读一些大众通俗期刊报纸,置课标建议的“读整本书”于不顾。有很多老师一方面不便检查,另一方面也觉得读长篇的、整本的书太浪费时间,默许、暗示、怂恿、推荐学生读通俗期刊报纸。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很多时候变成了一种猎奇活动,像滑冰一样,总在表面上滑行,不能触及阅读的本质。老师指导阅读,很多时候变成了一种猜题活动,命题人命制试卷时选文的大致类型就是老师推荐阅读的类型,老师和学生都把读书仅仅当作一种任务,而没有培养阅读兴趣,从而使读书变得轻浮、生硬、死板、僵化,学生读书难以持久。

我想,如果我能引导学生迷上读书,那么即使我的水平有限,我也向学生展开了世界的各种可能性,帮他们打开了很多通向世界的大门。这样,我所影响的不仅是学生一时的兴趣,而是他们的未来,是他们依靠自己实现自我的无限可能性。

和学生一起读书,给学生读一本书,这是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希望我能做好,希望我能坚持。希望多年之后,我的学生想起我,就想起我给他们读书的情景,那将会是一个温暖的回忆。

(作者单位:湖北黄冈师范学院)

推荐理由:语文课,首先要“引导学生迷上读书”,如果老师都不愿意读书,不能读好、读出感情,那就没有资格要求学生读书,更不能奢望学生读好、读出感情。师生共读不能仅仅是一种理想,它也应该成为现实。从“要你读”到“听我读”,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展示了该读什么书,该如何读。学生对读书有了持久的兴趣,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将会受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