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也谈阅读课教学中的“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谈阅读课教学中的“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朗读之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就像炊具之于厨师。但朗读的意义不只在于它的工具性,“吟、诵、和、咏”,汉语的精髓有半数在读。因此,朗读本身就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关键词:分层朗读 训练方法 情境营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49-02

毋庸置疑,“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要的训练点和支撑点之一。可对在教学中如何组织、贯穿阅读,很多老师却感到十分困惑,表现在教学实践中便是种种不到位:对教学要实现什么目标,达到怎样的预期不甚了解――目标模糊化;对什么时候训练,训练到什么程度茫然不知――操作盲目化;有时间就大训特训,没时间就匆匆过场――过程随意化;对学生是否有所得懵然不知――评价空白化……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该如何组织好“读”呢?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明确目标,弄清“读”的指向

读的形式虽林林总总,但其目标无非指向读通、读懂、品读、欣赏这几个层面。需求的层次不同,阅读所用的方法也必然有很大差异。

对教学而言,需要学生读到什么程度,如何指导,以何种方式组织呈现,弄明白这些是至关重要的。缺少了这样的思考和准备,读得再多,也是无益。目标尚不明确,必不知操作之道,训练又如何能到位?

二、拾级而上,体现“读”的层次

任何阅读和学习都不会一步到位,总是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拾级而上,教是如此,学是如此,读亦是如此。在阅读教学中“读”的层次该如何体现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时的做法。

《凉州词》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边疆地区苍凉的景象,刻画了长期卫戍边关的将士们凄苦的心境。诗歌意境开阔,气象雄浑,写得情景交融,极具情感冲击力。面对这样一首千多年前的古诗,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们读进去呢?笔者组织了这样的三次品读:

(一)走近孤城,品读孤独

师:还有一座城,是座什么样的城?你的图画里有这座城没有?把你看到的孤城给大家描述一下。

生:我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荒凉的高原上,看不到一丝人烟,群山包围着这座死气沉沉的小城,使我有种很孤独、很无奈的感觉。

……

师:你的想象多么丰富,体会得多么细致!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二)走近将士,品读哀怨

师:在这么孤独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诗中哪个字最能代表将士们的心情?

生:是“怨”字。

师:他们会怨什么?会怎么说?

生1:我想他们在怨山。可恶的山啊,你干嘛那么高?这地方还不够偏僻吗?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可连仅有的一点视线都被你遮住了!

生2:我想他们或许会怨黄河……

生3:我想他们还可能怨那个吹笛的人……

师:体会都很深啊,又向诗中迈进了一大步!来,把你理解的“怨”送进去,读出来。

(三)走近笛声,品读悲苦

师:孩子们,那羌笛吹的是什么呀?

生:我觉得那羌笛在诉说离别之苦呢,它吹的是思乡曲呀!

师:(凝重而感慨地描述,启发想象)对,是思乡曲啊!“两地书,母子情”。闭上眼睛,你听,笛声起了,是怎样的笛声啊!听着这笛声,读一读诗歌,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苦”。

师:把你的苦读出来。

生:我读出了“恨” ……

师:换做是你,你会怎么恨呢?读吧!

……

这段教学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教学中教师点拨,学生体会、想象、品读;教师再点拨,学生再体会、再想象、再品读……如此三次。每读一次就提升一点,教学就在这样的层层推进中,达到了预期的高度和深度。

三、入情入境,提升“读”的品质

有专家提出:评价教师的课堂首先是观察他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读”得是否有效,要看“读”的品质的高下。如何入情入境呢?或许我们能从大师的授课中得到启示。

(一)挖掘词味,“读”出形象。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窦桂梅老师谈古诗教学时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地。”是的,每个汉字都有一方天地。笔者常提醒学生:文字有“三度”(温度-冷暖,硬度-刚柔,速度-疾缓),需细思量。

(二)抓住细节,“读”准味道。“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清代诗人袁枚,博学多才,他最反对的就是读书囫囵吞枣。“读”出味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老师抓住词眼,放慢节奏,引导着学生体会着读。

(三)激情悟境,“读”出真情。在阅读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激情有余,学生悟情不足;教师情有独钟,学生无动于衷。原因固然有多方面,但忽视了“品读”也是主因之一。“品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强调的是让学生读进去,再读出来。看王崧舟老师教《慈母情深》,沿着他铺设的情感的线,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情境与品读相生相长的过程。

师:电影中有一种镜头叫慢镜头,把动作放慢可以让你看得更仔细、更真切。我们一起看,闭上眼睛。(感情朗读)“背直起来了……”,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背?

生:我看到了一个弯曲的背,慢慢地直起来了。

生:极其瘦弱的背,慢慢地直起来了。

师:一个瘦弱的弯曲的瘦骨嶙峋的母亲的背。不对啊,这是我母亲的背吗?我记得母亲的背不是这样的。是什么样的?形容一下,用一个词。

生:是笔直的。

生:我还记得是挺拔的。

师:然而,我现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背。闭上眼睛,继续看。

师:(感情朗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你看到了一张什么样的脸?

生:……

师:(感情朗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

生:……

师:……带着你的想象,带着你的记忆,带着你的困惑,带着你的疑虑,我们再读这一句话。我读“三次‘我的母亲’”,你们读其他的。 (师生合作读)

好,换过来,你们读“三次‘我的母亲’”,老师读其他的。(师生交换合作再读)

师:孩子们,突然发现自己的母亲如此憔悴,如此疲惫,做儿子的心里什么感受?

生:……

师:闭上眼睛,再慢慢地,再仔细地,再真真切切地看一看我们的母亲。读――

生:(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这一段堪称经典。王老师抓住“背”“脸”“眼睛”三次叩问,三次品读,缓缓推进,在浓烈的情感激荡中,启发学生想、说、悟、读。学生说得动情,悟得真境,读得入味,展现了王老师高超的教学组织艺术。听着品着这样的课堂,在享受清香沁人之时也深深地明白“激情品读”的风采是这样的炫目而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