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音乐的情感共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音乐的情感共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人类本质与共同生理心理基础是音乐产生情感共鸣的前提,音乐能刺激情绪产生情感调节健康,音乐的现实写照与情感体验相互作用,音乐的情感共鸣对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情绪;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27-01

托尔斯泰说过,“音乐是我们精神实质最鲜明的现实证明。”音乐作品完美音响给予审美者高度听觉享受,其所暗喻的精神是音乐创造者真实思想与情感表达。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当音乐欣赏者沉浸在音乐的叙事中时,必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一、音乐刺激情绪产生情感调节健康

音乐是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语言,音乐诉之于听力,听之于耳而感之于心,欣赏者通过丰富想象获得具体形象,促使人充满激情和幻想,时常把人的情绪引向各种状态产生不同情感。古希腊神话有九位掌管文艺女神―缪斯,九姊妹各司其职,共同名字Muse命名为老二所掌管“音乐”。千百年来,音乐以独特审美魅力,深受人们青睐,并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在今天,无法想象没有音乐世界将会何等寂寞,没有音乐人生将会何等冷清。不会说话的婴儿习惯于在母亲摇篮曲中酣然入梦,亡者在众人挽歌哀乐中入土为安,音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情感。音乐的本质是科学,音乐的内容是哲学,音乐的表现是艺术,音乐的共鸣是情感。

音乐对人情感产生共鸣产生生理反应,并影响健康。我国古籍《内经》关于情绪和感觉的论述很多,《内经》认为,人的情志与脏腑有极为密切关系,并以精和气的功用阐明脏腑和情志关系。《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举痛论》总结出五志对人体影响,“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恐则精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认识。

二、音乐的现实写照与情感体验的交互作用

音乐的情感共鸣体验必须以心理感觉为前提,有共同类似的感觉,才会有情感共鸣。对音乐创作者而言,没有心理感觉无法创作。这种凝聚在音符中的感觉是创作者人生的经历和人生的经验所给予的写照。如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民族危亡紧要关头创作出《黄河大合唱》;柴可夫斯基在残酷沙皇统治下创作出第六交响曲《悲怆》。这作品反映人类共同的内心深处对现实的感觉和体验,蕴含着深刻思想与情感,使创作者的人生经历在作品中打下深深烙印,也表达作曲家用音乐记录的内心感受,欣赏者通过感觉音乐作品来体验音乐意义和创作意图。

倾听欣赏音乐时,情感共鸣和音乐体验趋于一致,音乐体验是心理感觉升华。面对音乐作品,如听到优美音色与轻松节奏及舒缓主题,就会感觉置身于大自然,思绪放松,心情舒畅和精神愉悦。音乐体验也美好惬意,音乐带给人们和谐与平和气氛,能想象出作曲家描述大自然阳光明媚清晨。人类情绪表达又依赖于音乐各构成因素实际运用,并决定这种表达特征。音乐作品蕴含作曲家感情抒发,渗透了他们感情;从音乐审美角度看,音乐欣赏不是单纯感官享受,欣赏者在愉觉中产生情感,与音乐作品的表现和情感产生共鸣,这是审美愉悦产生的前提。

三、音乐的情感共鸣与精神影响

音乐通过激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营造情绪公共空间,发挥出强大的社会精神力量。《乐记》中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为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音乐婉转悠扬旋律,变化无穷节奏,丰富多彩音色,醇厚明亮和声,巧妙精致结构织体,严密完善交织在一起,以特有方式撼动人们心灵,对人复杂内心世界产生直接感应作用,并潜移默化影响人们思想成为一种力量。优秀音乐作品,都有高尚灵魂的精神力量。《二泉映月》与《命运》交响乐,使人在困难面前增添勇气,在痛苦中变得更加坚强;一曲《松花江上》使炎黄子孙热血沸腾而同仇敌汽;一首《黄河大合唱》以无比坚定音调和铿锵有力节奏,展现中华民族大无畏精神,表现一往无前勇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音乐的情感共鸣,活跃思维,发挥出人类个体惊人的精神创造力量。我国的音乐与许多艺术形成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吴道子的画“气韵流动”,还是姜白石的词工于音律,还有闻一多的诗具有音乐之美,他们从音乐中吸取丰富养料,创造出具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认为天体运行就象音乐一样和谐,一生致力于研究“天体音乐”,不可思议的创造出不朽的第三定律;德国诗人海涅说,“音乐―这是奇迹。”达尔文晚年曾感慨说,“假如我能从头再活一次,我一定要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原则:一个星期内一定要抽出时间去读诗,去听音乐”。爱因斯坦爱好音乐,他认为音乐能促进人的想象力发展。音乐的感受与情感共鸣对个人的想象力与思维方法之扩展及精神境界提升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外音乐资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