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阅读能力是语文学科中的核心,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是阅读教学。本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培养学生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探索

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核心,一个人的知识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若能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知识孜孜以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有益的分析和整理,那么他的知识面宽阔了,阅读的能力也大大地提高。

一、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阅读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而且也应该培养。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学生在主动走向文本之前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心里期待,使他们的内心一开始就呈现饥渴的状态,把阅读行为化成自我内驱力――主动阅读,让学生投入到一种自由自主自觉的课外阅读活动中。自由自主自觉的课外阅读活动要顺利地开展,在阅读的初始阶段尤其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个性,给他们权利去选择喜爱的阅读篇目。它们可以是某一本杂志的某个栏目,也可以是某一位作者的作品。

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读到“自己”或读出“问题”。“读到自己”,指的是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读出问题”,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钻研问题,大胆怀疑,科学探寻,勇于创新。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更是时展对学生的必然要求。

二、重视朗读,深入体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以“读”为本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得其妙处。课文中的文言文,大多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以及特有的气势和神采,而且篇幅短小又特别适于朗读,占时不多。尤其是诗词等韵文,不朗读几乎就体会不出它的最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读”可分精读、略读、速读、跳读、默读和朗读,但在课堂上的大多数场合,采用朗读的方式效果更明显。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设计了朗读这一教学程序,这只体现了教法,而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朗读这一方法的运用,则是学法的指导。课堂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录音朗读、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领读、齐读;分段落读,分角色读。因文设读,以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精心设问,在指导学生解答问题时,要体现对学生读的方法的指导,从而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朗读去领会、鉴赏课文。

三、自读教读,有机结合

自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钻研课文,理解课文。教读要求教师对学生作必要的启发、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并进行阅读训练。教读带动自读,教读是为自读服务的。自读既是教读的基础,又是教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一方面,通过教读,教师给学生必要的讲解、释疑、示范和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使又强化了自己的地位,并给教师以信息反馈,从而使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步骤、方法和进度,以促进教读取得更好的效果。自读和教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实践证明,自读与教读的有机结合,是提高课堂阅读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四、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把阅读的时间和发现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发现、构建与创造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哪怕它们是幼稚的,但却是学生自己的。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应根据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把自己加入到与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中去,让他们尽量深度参与,自主构建。

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任务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引导”实际上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应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教师提出一些思考的问题。教师应多“引导”,少“灌输”,要让学生再认真阅读一下课文,找出教师所列出的思考题的答案,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或对文本的质疑。然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提示、点拨、指导。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提出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教师应成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首先要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讲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阅读。

五、重视课外,拓展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7―9年级的要求是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还推荐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种图书的部分书目。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应充分重视课外阅读,况且课外阅读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

要做好课外阅读,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还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①推荐部分书目,主要是7-9年级适合的;②建议购买,全班同学买不同的书,轮流阅读,这样无形中会扩大了个人图书拥有量;③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

作为教师应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让学生读有所获。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①对优美的语句、语段予以摘抄,并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②阅读应有一定的速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并指导应用略读和浏览的方式,养成长期阅读的习惯,达到“不求甚解”的境界;③阅读的内容应该多样化,这样有助于扩大阅读面,以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参考文献:

[1]刘霞.语文新课标下的阅读策略.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5:22-23

[2]郑爱娥.要想争高分,阅读是关键.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5:79-80

[3]刘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