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铝电解阳极效应危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阳极效应是熔盐电解特有的现象,而以电解铝生产表现优为明显。生产中当阳极效应发生时,电解槽电压急剧升高,达到20~50V,有时甚至更高。它的发生对整个电解系列产生很大影响,使电流效率降低,影响电解各个技术指标,且使铝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破坏了整个电解系列的平稳供电。
[关键词]电解 阳极效应 危害
中图分类号:P61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096-01
1.阳极效应发生的机理
到目前关于阳极效应发生的机理众说纷纭,但是较好地解释阳极效应的发生机理的是"阳极过程改变学说" 这种观点认为: 阳极效应的发生是由于随着电解过程的进行,电解质中含氧离子逐渐减少,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则有氟析出且与阳极炭作用生成炭的氟化物,炭的氟化物在分解时又析出细微的炭粒,这些炭粒附在阳极表面上,阻止了电解质与阳极的接触,使电解质不能很好地湿润阳极,就像水不能湿润涂油的表面一样,使电解质-阳极间形成一层导电不良的气膜,阳极过电压增大,引起阳极效应。当加入新的氧化铝后,在阳极上又析出氧,氧与炭粉反应,逐渐使阳极表面清静,电阻减小,电解过程又趋于正常。
2.阳极效应危害
在铝电解生产中阳极效应的危害性,不仅表现在对生产的危害上,而且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极其严重。笔者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 阳极效应危害性对生产的危害
生产中当阳极效应发生时,电解质的温度急剧升高,由正常值的940℃~955℃急速升高到980℃~990℃,炉帮熔化变薄,增加了侧部炭块被侵蚀的可能性。电压的急剧升高,使系列电流波动,影响电解槽的产量。电耗增加。生产中阳极效应的熄灭方法是:将效应棒即(大约2~3米直径2~4cm的树枝)插入铝液中使木棒燃烧排除阳极底掌的气体薄膜,清洁阳极底部,实际是在燃烧铝液,整个过程大约持续3~5分钟,而此时电解的电化学过程是停止的,这也就是电解职工常说的"效应时间不产铝,而且还要跑电耗的"原因所在。因此造成铝液的严重损失。
以本企业500KA中间下料预焙槽为例:效应系数0.08次/槽日,效应时间5min,电流效率92%,一个阳极效应少产原铝:80×0.3355×5÷60=2.23kg,吨铝电耗增加158kwh,
这种能量在生产中大多转化为热能,使电解槽极距间温度急剧升高,进而向阳极四周传导,使的电解槽温度升高,引起电解质中氟化铝的大量挥发。以我公司电解槽为例:一个效应时间5min,分子比平均上升0.1。氟化铝大约损失10~20kg。
2.2 阳极效应对森林的危害
铝电解生产中阳极效应的熄灭方法有三种:
(1)、用漏铲熄灭阳极效应。(2)、用大耙熄灭阳极效应。(3)、用效应棒(木棒)熄灭阳极效应。
以上三种方法是铝电解生产特别是自焙槽常用的方法。目前自焙槽国内已几乎都改造成为中间下料预焙槽。而预焙槽采用多组阳极生产,大耙、漏铲熄灭阳极效应的方法失去了作用。效应棒即大约2~3米直径2~4cm的树枝。成为熄灭效应的唯一方法。
当前国内铝电解生产飞速发展,2013年底已突破240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一产铝国,效应棒的使用急剧增加。如不得到控制,必然会给森林带来严重破坏。
以本企业为例,阳极效应系数控制为0.08次/槽日
每月336槽日,共10416×0.08=833个效应
而日常熄灭一个效应大约需要2~3根效应棒,以3根计算每月需要833×3=2499根效应棒,以每捆30根计算一年大约需要2499÷30×12=1000捆再加上抬大母线、压负荷等因素,一年需要大约1200~1500捆。
目前各家铝厂效应棒基本是由市场来供应的,一些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乱砍甚至偷砍树木做成铝电解要求的效应棒卖给电解铝厂,因此铝电解阳极效应棒使用的急剧增加,必然助长一些人谋取个人利益,乱砍乱伐树木的行为,这将给国家森林带来一场灾难。
2.控制阳极效应的条件分析
当前自焙电解槽已基本消失,中间下料预焙槽已成为铝电解生产的主力。中间下料预焙槽采用低氧化铝浓度生产,使用智能模糊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氧化铝浓度控制,采用中间点式下料技术定时打壳下料,为降低阳极效应系数创造了有利条件。
2.1 阳极质量
优质的阳极炭块有以下特点:
1.良好的导电性。以保证提高阳极电流密度,提高铝电解槽的产能降低电耗。
2.有良好的热冲击性和抗氧化性。
3.阳极质量均匀、稳定,以保证电解生产稳定,高效低耗。
4.具有一定的抗张强度,抗弯强度和较大的热膨胀率。同时还要求阳极灰 分少,比电阻低,气孔率低,有害元素少,组织致密。
国外先进的预焙槽,由于阳极质量优良,电解质中的炭渣较少,对生产够不成影响,生产中几乎不捞炭渣,没有捞炭渣这项工序。阳极效应控制较低,一般在为0.05~0.1次/槽日。目前正趋向"零效应"控制。
国内预焙阳极质量由于原料、技术以及标准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阳极抗氧化性差,脱落掉渣严重。捞炭渣作为做为生产中一项重要工序。传统的管理技术认为,利用阳极效应可促使电解质中炭渣分离,还可以补充热量,控制槽中的沉淀。因此提高国内阳极质量是降低阳极效应的一个关键因素。
2.2 氧化铝的质量
铝电解生产要求氧化铝具有较小的吸水性,能够较快地溶解在熔融冰晶石里,同时要求具有较好的活性和足够的比表面积,以及粒度均匀,从而能够有效地吸收HF气体,能满足这些条件的是砂状氧化铝。
基于阳极质量、氧化铝的原因,生产中降低阳极效应系数受到一定限制,但是笔者认为将阳极效应系数控制在0.08次/槽日以下还是可以做到的。
3.控制阳极效应的途径
综合分析我国预焙槽的实际情况,吸收国外在预焙槽上控制阳极效应的经验,笔者认为控制阳极效应,尽量减少阳极效应次数,应在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有条件使用砂状氧化铝,完善加工下料制度,确保原料充足,保证电解槽下料口畅通,防止下料不均。
(2)确保电解槽中有足够的电解质数量,防止电解质萎缩。保证生产平稳。保持适当高的电解质水平。像我公司500KA中间下料预焙槽,笔者认为电解质水平应18cm。铝水平
(3)提高电解槽的保温效果,减少热量损失,适当增加阳极上保温料的厚度。保持厚度在12cm以上。
(4)平稳供电,减少电流波动,选择最佳的电流强度。
(5)采用计算机智能模糊控制技术对电解槽控制,提高挂机率,减少手动次数。增大效应间隔时间。将效应间隔时间设定在100小时以上。
(6)转变阳极效应管理思路,摆正电解槽与效应的关系,树立"只要槽况正常就不必来效应" 的管理理念。
(7)优化电解槽内衬结构,采用半石墨质阴极炭块,采用新型干式防渗材料,提高阴极底部的保温效果,电解槽测部采用碳化硅复合材料。
4.结论
阳极效应的危害性值得我们关注,特别是其对环境、森林的破坏性是我们过去未曾考虑到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铝电解生产过去那种对阳极效应的理解。以及管理方法,是极其偏面的。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零效应"管理是铝电解生产今后发展的方向。
因此在铝电解生产中,只要电解槽生产正常,阳极效应愈少愈好。考虑到目前国内阳极质量、氧化铝物理性能,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 将阳极效应控制在0.08次/槽日以下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