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对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该文通过对工程造价中存在的失控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建设单位的实际,提出了建设单位应加强对自身内部的控制、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及做好工程竣工预决算的方法,进一步完善对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关键词] 工程造价 成本控制 投资控制

工程造价(Engineering Cost, 简称EC) 就是建筑产品的价格。就投资方而言,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而在工程承发包方之间,则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建造价格,也就是工程承发包价格[1]。所谓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承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额之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实现在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不断融合,工程建设市场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工程建设和管理日益专业化,逐步形成“建管分离”格局,即代建制的形成。所谓代建制,是指通过设立专业的建设机构,(或提供咨询服务)建设单位负责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和实施阶段的工作[3]。代建制将逐步成为我国建设市场通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但就目前而言,建设市场中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仍旧是建设单位直接组织工程建设,因而本文中所讨论的建设单位是指项目的投资者。作为项目的投资者,面对建设市场中新的挑战,应学会在挑战中寻求机遇,

优化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工程造价失控现象的产生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投资规模与工程造价不同程度的存在失控现象,即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方面:政策性原因,即设计取费和各种税费的增加及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存在;人为原因,即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应该发生的费用[4]。

2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2.1 建设单位自身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施工单位“吃投资”导致工程造价失控,而忽视自身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1)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局限于基建处内部,使财务部门失去了监控作用,给某些人在工程费用上搞独立自主提供了条件,人为的将一些非工程费用摊到工程费用中;(2)未建立专业化的基建管理队伍,基建任务重时,就临时从其它岗位抽调一些非基建管理专业人员,任务轻时,这些人又返回原岗位,这样的管理模式致使基建管理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造成管理的失误和资金的浪费;(3)不重视引进竞争机制及采用目标管理,虽然我国已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招投标等规范化的管理办法,但不少建设单位仍然没有把责任与投资的效益挂钩,这不得不说是建设单位本身造成投资失控的一个原因;(4)缺乏经济意识,轻视经济核算。

2.2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人们往往忽视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其实不然。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占到建设工程全部费用的1%左右,而这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到75%以上[5]。设计阶段主要存在:(1)为了多取设计费,人为的提高设计概算。现阶段实行设计单位企业化收费,设计取费是按设计概算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概算额越高,取费就越高,一些设计单位为了多算设计费,人为扩大投资规模或冒算投资额,从而提高了工程造价;(2)设计图纸的不规范致使工程预决算的弹性区间增大,有些设计人员为了追求单位和个人经济利益,设计出的施工图纸不规范,建筑图无主要材料表、结构图不列钢筋表,细部不画,而让施工人员自己去标准图集查找等,导致原设计的施工图失去其作为编制预决算标准的作用,经常是不同施工单位对同一套施工图编制预决算相差甚远;(3)设计太保守,部分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在工程设计时,为了保险起见,加大安全度,肥梁胖柱到处可见,不但影响美观和造型,还造成无形的浪费;(4)设计方案的经济分析不够,由于事前未深入调查分析,造成设计与实际严重不符,造成投资无谓的增加;(5)随意提高设计标准;(6)有些设计人员对先进或重大的设备未做必要的市场调查,增加了不必要的费用。

2.3 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目前施工单位为赚取更多的工程费,多在工程预决算的编制和材料上做文章。主要表现在:(1)多算工程量,在费率、定额确定后,加大工程量,使定额直接费加大,工程取费基数加大;(2)在施工资质上做文章,有些单位在计费时,采用高于自身资质的费率或将工程转给低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从中获取差额,这样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还提高了工程造价;(3)利用现场情况与图纸的差异,变更设计图纸,增加工作量,低价高算。

3 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探索

3.1 加强对建设单位内部的控制

为了加强对建设单位内部的管理与控制,可采用如下几项措施:(1)调整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组织措施,严格按照合同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防止建设单位内部非工程费用摊入到工程造价中;(2)根据基建任务大小和工程管理的工作需要,配备出两套人员组成的“弹性”班子。一是固定的班子,少而精,具有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专业人员。二是临时的班子,临时从其它岗位抽调,负责一般事务性工作,随基建任务的增减而增减。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

3.2 抓好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工程设计包括准备工作、编制各阶段的设计文件、配合施工和参加施工验收、进行工程设计总结等全过程[5],如图2所示。

为了更好控制工程造价与优化工程造价管理,确保事前得到有效控制。可采用如下几项措施:(1)优化设计方案。设计阶段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设计质量的高低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对设计方案的评价不仅要从技术上、质量上进行比较,还应该对其经济指标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选择最优化的设计方案,这种经济优化设计方案要求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技术上具有先进性,质量优良,技术经济指标合理;(2)注重设计中技术与经济指标挂钩,不要过于保守,如任意加大安全系数,加大构建截面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3)把工程设计推向市场,通过多方案的设计比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优选设计方案,加强对投资的控制;(4)建立一些有关的索赔制度,把由图纸设计造成的材料浪费、工期延误、超出投资限额及其他损失问题与设计单位结合起来,分清设计的权责利关系,增强设计单位对工程成本控制的责任感和压力感;(5)通过各种手段对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现场情况的了解,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图纸与现场情况不符合造成的图纸变更。若采用上述措施后仍无法有效控制设计阶段成本,可考虑采用Fuzzy Logic法,文献[6]对此法进行了具体的建模与分析。

3.3加强施工阶段投资控制

建设项目的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是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很大,因此加强施工阶段投资控制非常重要。可采用如下几项措施:(1)尽量减少现场图纸变更,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因现场条件差等各种原因的变更设计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必要性进行科学有效的审核;(2)加强现场监理力度,通过监理单位对现场实际发生工程量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量;(3)增加投资监理,对施工价格和总额进行审核,防止出现低价高算。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流程如图3所示。

3.4做好工程竣工决算

工程竣工决算往往会大于施工图预算的工程造价,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把好决算关是关键。可采用如下几项措施:(1)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立好台帐,做到对施工中的变化心中有数,设计变更,工程追加、削减、修改以及隐蔽工程的验收和材料代换等情况一一记录在案,有效防止虚报、多报和重报等问题的发生;(2)明确结算依据,结算工程量必须要有相关的依据,没有依据的工程量增减不予认可;(3)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及时掌握工程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动态和新规定,才能使工程取费科学合理。

4 结论

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要做到有效、真实、合理,需要各方面的通力配合。

(1)建设单位要增强对工程建设造价进行控制的意识,严格把好控制造价的关口,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变个别环节控制为全过程控制。

(2)建设项目所经过的各个阶段,都应经过有资质的咨询机构提供的可研、初设、预算、结算等服务。咨询机构要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以对政府和建设业主高度负责的精神,围绕低投入、高产出的目标,克尽职守,规范操作,努力成为业主信赖的好管家。

(3)必须抓好各个环节,把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贯穿始终,在挑战中寻求机遇。

参考文献

[1] 徐蓉,王旭峰. 工程造价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2] 严玲,尹贻林. 工程造价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洪强,翟小兵,李峰. 上海代建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建筑经济, 2005(3):16-18

[4] 郭琦. 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5] 周述发,李清和.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6] Karla Knight,Aminah Robinson Fayek. Use of Fuzzy Logic for Predicting Design Cost Overruns on Building Project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2,128(6):50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