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深化教学改革是突出中职教育的关键,中职模具专业改革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建立“多平台、多证书、强技能”教学机制,按照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及职业规范设计实训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思路,增强专业对口度,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 人才 模式 改革

职业教育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深化教学改革是突出中职教育的关键,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国家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要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制度、订单式培养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思路,增强专业对口度。中职模具专业改革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平台、多证书、强技能”教学机制,按照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及职业规范设计实训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拓展实践教学渠道。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番探讨。

一、模具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情况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专业,已成为快速制造优质模具的有力保证。中国模具行业在先进技术应用方面已经走在其他行业的前面。在设计软件方面如UG、Pro/E、Moldflow、AutoCAD等,已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许多企业还应用了CAD/CAE/CAM一体化、三维设计、高速加工、快速成型、逆向工程、热流道、敏捷制造、仿真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高新技术的应用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特别是既有实践经验又掌握现代技术的模具专业人才更是非常紧缺。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模具企业的管理者们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单靠高薪挖人不能解决人才匮乏的根本问题,因此除了花大气力到人才市场去招聘,还主动与学校联系要求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高素质的技术团队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模具专业人才校企培养模式的思考

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模具专业的人才需求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国内的模具产业集群地对模具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是不相同的。模具专业主要依靠设计软件和先进加工技术,各模具产业集群地使用的设计软件和加工系统也有明显的不同。比如,江浙一带“长三角”地区各模具制造业几乎全部使用UG三维造型软件设计模具,很少使用PRO/E等其他设计软件,广东的模具企业主要使用PRO/E三维软件,而东北地区的企业大部分使用AUTOCAD及国产CAXA软件。在模具制造种类上,不同的省份也不一样,如“长三角”地区主要以塑料模具为主等等。 总之,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技能体系及课程结构多年来基本上都是同一模式,没有随着模具工业的发展而发展,也没有与区域模具产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已经落后于模具专业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掌握模具先进技术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构建一套符合中国模具产业技术发展并具有区域特色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在开展人才市场调查和职业岗位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以“一专兼能、实践为重”的理念为指导,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重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应采用“2+0.5+0.5”的教学模式:即第1阶段学生以两年的时间学习必修的文化基础、专业基础等课程,获得职业基本素质;第2阶段以学校为主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获取职业技能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3阶段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段时间以企业为主进行顶岗实训,完成理论到实践、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2.校企培养模式的思考。要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与企业的需求接轨,必须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的平台。校企合作在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改变了以往“闭门造车”“理论脱离实际”的办学模式和理念,按照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实训条件生产化,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培训课程和教材,既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对现有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方式起到冲击和促进作用。校企双方共同培养既能顶岗进行熟练操作又能爱岗敬业的技术工人,以生产创设教学情境,以模具产品为载体,实施项目式教学,所培养的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培养和造就一批实际动手能力强和综合职业素质高的模具人才,是实现社会、企业、学校三方满意的结果。学校今后还应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模具人才。

三、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建设

根据能力目标,形成四个课程模块:文化素质模块、岗位基本能力训练模块、岗位综合能力训练模块、拓展能力模块。文化素质模块通过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与系列化素质拓展活动完成;岗位基本能力训练模块、岗位综合能力训练模块,根据模具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按照“项目教学、情境训练”的教学方式,学生取得各种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融合。

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

整合、改造现有课程内容,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教、学、做”一体化为主流的多样性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性质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项目贯穿、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模拟教学(虚拟教学)、仿真教学、案例教学、实操教学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五、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具备的专业特色

模具专业的学生是否具备必需的职业技能,技能体系的建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与当地模具企业的岗位需求相适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具有区域模具产业特色的技能体系,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技术开发与服务,增强社会服务功能,面向社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开展对外技术合作与技术服务工作。强化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完善“三共同一融合”共建机制,校企深度融合,完善“三共同一融合”校企合作的共建机制。即校企合作共同设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教师与行业技术骨干相互融合,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