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学习动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学习动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而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所带来的矛盾日益加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只有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有效的组织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有效的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在高等教育的课堂上认识自我,认识该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才能为未来走向社会铺好路。

关键词:学习动机、教育、影响

学习对于所有中国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学习的目的应该更为明确,如今我们的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却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对话当中,老师:“你爱学习吗?”大学生:“老师,我为什么学习?”现在高等教育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只意味着两种含义,就业的准备和人才素质形成的必经之路。

在心理学上,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而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可以把学习动机界定为推动个体从事学习活动,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心理倾向。有关学习动机的理论有许多,其中不乏对教育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的,像成就动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成败归因理论等。

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人们一般都具有获得成就的需要,这种需要使人想要尽快的且尽可能好地把事情完成。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同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只不过这种需要在学习上表现得可能不如在其他方面强。

一.学生

对于学生这个主题来说我把他们分为了三大类:

(一)主动学习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接受高等教育,为什么学习这个专业,自己未来的走向。可惜这类学生在我们当中实在太少。

(二)完成任务型:上大学是为了完成高中学习的任务,完成父母的期望,对自己未来先做个铺垫,对于大学中所开设的课程按时出席,对于老师讲的内容全盘接受,考试合格,从不问自己为什么学习,也不去实践,真正做到了“中国好孩子”老师说什么我就听什么。对于未来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他们不能说是没有社会责任感,但起码不强,学习的动机也很模糊。

(三)迷茫未知型:为什么上大学不知道,为什么来上课不知道,毕业之后做什么不知道。这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

(四)学习动机过度类型:这一类学生的学习动机过强,对于升学考试的压力过大,总想成功,可能由于方法和心态的问题,学习的结果总是失败。

就我个人而言,形成动机之前大学生需要知道他们缺乏什么,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中可以看出是由成长需要和缺失需要决定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大学生来说,简单的成长需要不再是重点了,他们更多的是缺失需要,如果具体和片面的举例子就是,物质,异性的赞美,学业的肯定,社会地位等现实问题。而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育理念,学术型教育又在告诫学生对于个人的需要不能那么功利,那么现实。所以学生们开始迷茫了,甚至怀疑自己的价值观是否正确。所以出现了完成任务型的学生,他们太缺乏自我了。

二.老师

(一)安于现状型:已经有大学老师这个金饭碗了,就不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学习,唯一接触到的学术成品和观点就是书本。

(二)学术型:紧跟时代潮流,熟悉学术动态,但是,这样的老师往往被一些行政,经费,地域,学生素质的问题所困扰。

(三)照本宣科型:学术修养肯定具备,文化水平肯定较高,但是可能没有很好的授课技巧或者是演课的经验,又不去了解学生。

(四)学生喜爱型:有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上课不点名,下课不留作业,上课扯话题,期末不抓人的老师。其实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真正喜欢的老师是能让他们学到东西,又不失自尊的老师。真正鼓励他们学习,又能让他们听得进去讲课的老师。当然其中的课堂氛围,老师所讲授的科目都是重要的因素。

对于当代的高等教育来说把太多的重担留给了老师,既要求老师得抓住学术知识又不能太靠实际,又不能远离实际。还得把握政治走势。老师得做到激励学生的学习,并且还得维持这一趋势。这里我只能从书本中借鉴一些“大道理”,其中真正的激发方法还得因学生而议,因环境而议。而且这其中也不是老师一人能为之的,这和家庭,社会都有直接的关系。

三.兴趣的激发

1.利用老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

3.别用过度的行政手段干预学生

四、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

1.加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从教学的角度看,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使其能继续保持学习热情。

2.进行目的性教育,明确学习动机。所谓目的性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理解为何要学。要使目的性教育达到预期效果,教育方式、内容就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思想实际。可以将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社会需要、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对于那些独立性强、有主见的学生,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对于那些积极上进的学生,为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可以将当前的学习与他们的远大志向结合起来。对于那些缺乏学习动力、得过且过的学生,要用一些具体、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来说明、论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使其明确学习动机。

3.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氛围对人有熏陶和约束作用,当置身于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中,就会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激发起积极的学习动机。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置身于这一环境中的每个人的责任,而独立进取的个性是创造良好氛围的前提和基础。一个独立进取的学生,其上进心强,抱负远大,就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好又能强化学习动机,从而产生良性循环。所以,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独立进取的个性。

4.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培养大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技能来激发和增强学习动机。当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常常由于新奇而有较强的求知欲,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难度逐渐加大,好奇心就会逐渐丧失。培养和保持这种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参考文献:

[1]孙煜明.动机心理学,1993

[2]赵为民:《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分析》,《青年研究》1994年第7期。

[3]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2001

[4]苗军芙.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