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医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医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面神经麻痹即指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是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尚不明确,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病人病情较重,病程长。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我院采用中西医多种治疗方法配合功能锻炼及精神心理发面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汇总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10月住院治疗,经临床确诊的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岁,发病时间1~10天。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岁,发病时间3~15天。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西医、中医、功能锻炼及心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20%甘露醇250ml静滴,1次/日,连续7日;地塞米松5~10mg入壶,1次/日,连续7日;维生素B10.1g肌注,1次/日,维生素B12500μg肌注,1次/日;阿昔洛韦注射液静滴每次0.5g,2次/日,7~10天。

中医治疗:①普通针刺:主穴取牵正、承浆、颊车、地仓、太阳、阳白、迎香、攒竹、风池、合谷、足三里等。每次取6~8穴,局部皮肤消毒后,取0.5~1寸的毫针,在穴位上进针,面部穴位不提插、不捻转、不透穴,其他穴位可运用提、插、捻、转、弹等手法,留针30分钟。②电针:选用C6805型针灸治疗仪,时间30分钟,1次/日,7~10次。

功能锻炼。面部按摩:指压上述各穴位及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2次/日。主动面肌运动:①额部:尽力抬眉,如无主动运动,可在眉部轻向对侧用力协助运动。②对眼轮匝肌、口轮肌等作画圆按揉。③鼓腮运动:同时鼓腮时两腮尽量收紧嘴唇。④对额肌作十字按摩。训练时间早期开始2次/日,20分钟/次,10日1个疗程。

心理治疗:因患者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对家庭关心的满意度等不同,患病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上述因素与抑郁症状有显著关系。患者起病时间在1个月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起病初期的失衡反应,对生活的忧虑、紧张害怕的情绪,对自身容貌的关注度较高等有关。抑郁是面神经炎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抑郁会导致患者躯体疾病症状的扩大化,严重则引起器质性病变。①支持与鼓励性心理治疗对面神经炎患者尤其是起病初期的作用是:明显的安慰及疏导,家属的协助与关心,也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②短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如5-羟色氨再摄取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此类药物镇静作用小,故患者依从性较好,若伴有明显的焦虑、恐惧等情绪可适当加用安定类药物。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House-Braek-mam面肌功能评价标准。①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面部各部位运动正常。②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静止时面部左右对称,张力均等,额纹基本对称,用力时眼睛可以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③有效:静止时面部对称,张力均等,抬眉时额纹对称,用力闭眼可闭合,口角明显不对称。④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静止时面部不对称,闭眼不能完全闭合,口明显无力,可见轻微运动。

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

结果

对照组痊愈6例(28.5%),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7%。治疗组痊愈18例(62%),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

讨论

面神经麻痹为茎乳孔内炎性水肿导致的系列临床症状,病因不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其病理改变为面神经周围缺血、水肿,导致面神经受压。故治疗以采取解除茎乳孔内水肿为突破点,维护面神经正常功能,解除因神经鞘受压、嵌顿、循环障碍造成面神经不正常运动的瘫痪现象。

治疗上除传统的抗病毒、激素,还应早期脱水,营养神经以消除水肿,恢复神经纤维功能。同时配合中医针灸、手法按摩、肌肉锻炼。更重要的是强调了重视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变化,存在有或多或少的抑郁问题,对此的有效干预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预后。

总体来说面神经麻痹治疗应该越早越好,神经功能恢复越完全。在上述的治疗方法中,大部分都是早期应用,但中医针灸治疗的时机一直是一个争议的问题。有些人认为面瘫针灸治疗最佳时机为急性期,但绝大多数人认为急性期不宜使用针刺治疗,因可加重神经组织水肿从而影响预后,故主张在发病1周内不能针刺治疗。

我们认为急性期过后及时给予针灸治疗在总体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不能忽视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总之综合治疗,选择时机是我们工作中应该把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