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粮油市场2月份分析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粮油市场2月份分析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月份,元宵节过后,国内粮油市场恢复常态,除学校开学、农民工返城引发集团消费,使需求短时增加外,国内粮油市场进入一年中的需求淡季。

不过国内谷物和油脂油料市场表现却截然不同,谷物市场涨跌互现,整体表现平平,而油脂油料市场却出现单边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节后还贷压力下,贸易商销售态度积极,农民也开始销售手中余粮,国内主要谷物品种供给充足,而加工企业因终端需求减少、开工率随之下降,国内谷物现货价格受到压制。植物油终端需求虽然也清淡,但因对外依赖性强,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持续上涨传递到国内植物油市场,期盘拉动下,国内植物油现货价格持续向上,但因需求不旺,贸易商追涨热情不高。

2月份,由于南美大豆产区干旱,机构纷纷下调南美大豆产量,加之美元走弱,原油走强,国际市场植物油期现货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向上。受节日效应和节后植物油消费淡季影响,2月份多数时间国内植物油市场购销不旺,中间环节追涨热情不高,不过市场心理转强,贸易商逢低补货热情增加。

利多奠定中期走势

2月份,南美干旱引发多家机构下调南美大豆产量;中国企业大豆采购美豆,美国大豆出口加速;基本面好转,投机资金增加多头持仓;市场对欧债问题趋于乐观,不利于美元走势,而美元走弱有利于商品价格向上。众多利多因素推动下,CBOT大豆出现近14个月的最大单月涨幅,达9.9%。

展望3月份,虽然因宏观经济面引发系统风险的可能性继续存在,但国际油脂油料市场信息面仍然偏多,中期向上趋势不改,谨慎看多。

期盘带动现货向上

2月份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单边持续上涨,连盘累积涨幅达4.96%,现货累积上涨150~200元/吨,询价趋于活跃,但贸易商追涨情绪不高。未来1~2个月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在经历200元/吨左右的回调后,并不会改变中期向上趋势,操作上建议逢低入市。

利空因素:一是市场处于终端需求淡季,油脂供应宽裕,均给国内豆油现货形成压力;二是虽然近期国际市场信息面偏多,但已集中释放完毕,未来几周缺乏新的消息支撑;三是中线投机资金离场及美元走强,均不利于包括大豆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

利多因素:一是当前国内豆油与豆粕比价关系处于历史低谷,市场信心进一步恢复,计划逢低补库的贸易商数量上升,这将抑制国内豆油现货下跌空间,在回调中现货表现将强于期货;二是北半球春播临近,而《油世界》将南美大豆种植期预测数据累计下调了1390万吨,比去年产量下降1170万吨。这为后期资金炒作北美大豆产区天气打好伏笔。

菜籽油价稳中趋强

2月份,国内菜油现货价格在期盘和相关油品走势带动下,在9800~10000元/吨之间运行。一是进口菜籽到港成本稳步上升,国产菜油成本只增不减,加之国内植物油市场心理转强,企业下调菜油价格意愿不强;二是2月份国内菜油与豆油、棕榈油之间价差仍处历史较高水平,对菜油形成替代消费,菜油销售不畅抑制价格。

未来1~2个月,替代消费仍将使国内菜油销售不畅,但在成本支撑下,国内菜油现货价格将继续稳中向上,在3月份出现的回调中,表现强于豆油。利空因素:一是今年上半年油菜籽进口将明显增加,每月进口量料高达30万吨,将不利于国内菜油价格;二是国内菜油和豆油、棕榈油的价差仍处历史较高水平,替代消费继续存在。利多因素:一是当前菜油期盘价格低于现货,而现货价格低于成本;二是目前国内菜油现货价格远低于2011年中储10800元/吨的合算成本,在国内菜油现货价涨到10800元/吨前,受政策负面调控可能性较小;三是预计2012年菜籽收购价将继续提高,保守估计2012年临储菜油成本将在11100元/吨以上,成本上涨预期将推动国内菜油企业挺价并对中期走势趋于乐观。

2月份,由于国内菜籽市场难有规模上货量,且菜油走货持续不畅,油厂也多未开工,国内菜籽收购市场表现清淡,仅四川、贵州有零星几个油厂大致以节前价格收购。预计新菜籽上市后国内菜籽市场仍将延续清淡格局。

棕桐油库存创新高

2月份,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累积上涨50~100元/吨,走势明显弱于期盘,也弱于豆油现货。未来1~2个月,在成本支持、库存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仍将在7650~8000元/吨之间震荡,整体向上趋势不改,中间环节存在逢低补库需求。利多因素主要是当前棕榈油进口成本与港口分销价倒挂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进口成本将对港口分销价形成支撑;利空因素主要是港口库存处于近历史高位水平,虽然下游厂商对后期国内棕榈油价格走势存在看涨预期,但追高采购意愿不足,各地购销仍欠活跃。

进口植物油销售不畅

海关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62万吨,较去年12月份下降11万吨,略高于去年同期的61万吨;若考虑棕榈油硬脂进口量,1月份植物油进口量在75万吨左右,高于去年同期的70万吨。

如将进口油菜籽折成菜油,进口菜油数量同比增加近100%。进口植物油到港数量处于五年来同期相对高位水平,而分销不畅致使港口植物油库存数量快速增加,未来1个月国内植物油供给充足,抑制港口分销价。

综合分析,短期利多信息释放殆尽,如无新的利多出现,3月上中旬国内植物油期现货有回调需求,届时菜油表现将强于棕榈油,存在跨品种套利机会;未来两个月基本面和资金面均有转多迹象,中期向上趋势并未改变,市场心理趋于乐观,预计向下空间有限,现货表现强于期货,操作上建议逢深跌补仓。

2月份,国内玉米市场逐渐从春节假期中走出,购销活动呈增多态势。东北玉米稳中走强;华北玉米上市量持续增加,价格逐渐稳定,中下旬触底反弹;南北港口企业采购积极,库存下降较快,价格较为坚挺;南方销区东北玉米价格较高,部分用粮企业转而采购华北玉米,给东北玉米价格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对华北玉米起到支撑作用。

东北价格持续走强

2月份,东北产区购销积极,深加工企业、国储、个人贸易商等收购主体热情高涨,一些企业不断调整收购价格,使得东北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但随着采购风险加大,部分贸易商纷纷从“购粮大军”中撤出,观望情绪较高,不再轻易采购,给东北玉米带来一定压力。中下旬大范围降雪,玉米购销活动、交通物流运输受到一定影响,对东北玉米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东北产区和北方港口玉米价格继续倒挂,给粮源流通带来不小阻碍。虽然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占有优势,但水分较高,采购量并不大,东北玉米价格一旦回落,即便稍贵于华北玉米,只要在承受范围之内,企业还会优先采购。

由于东北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下降,因此北方港口玉米收购价小幅上扬,截至2月底,锦州港玉米收购价在2360元/吨左右,大连玉米平舱价在2410元/吨左右。

华北市场触底反弹

2月份,华北地区玉米上市量逐渐加大,随着收购主体增多,玉米价格触底反弹。虽然采购主体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华北玉米起到支撑作用,但各用粮企业对高水分玉米采购仍较谨慎,因此,2月华北高水分玉米弱势稳定。截至2

月底,山东潍坊15%水分玉米收购价在2290元/吨左右,河北石家庄收购价在2110元/吨左右,河南郑州收购价在2170元/吨左右。

深加工挺价心态强

随着市场收购主体增多,东北农民惜售心态相对较重,不少深加工企业不断调整收购价格,致使深加工企业原料成本上升,导致原本利润就较低的效益再度缩水,因此,在产品库存萎缩和原料上涨的影响下,深加工企业对产品提价的心态较强。与此同时,在较大的生产压力下,部分企业选择减线生产,以缓解原料上涨的压力。

期货高位震荡整理

虽然目前玉米期货价位较高,背离基本面甚远,但从中长期来看,国内市场未来供应量充足,价格回调预期并未改变。预计短期内大连玉米期货仍将高位震荡整理,较为合理的价位应在2360~2410元/吨之间。

综合分析,东北产区玉米价格上涨较快,目前处于较高价位,采购风险相应增大;2月下旬华北玉米价格止跌反弹,但与东北玉米仍有较大价差,后期仍有上涨空间。虽然玉米购销陆续恢复,上市量将不断增加,但收购主体的热情依然高涨。

进入3月份,气温将回升、雨水或增多、春耕将临近,这将激发农户的售粮积极性,使得玉米供应量增大,价格也将逐渐走稳。

2月,南美旱情继续恶化导致产量持续下调,中国礼仪性采购令市场产生需求复苏幻觉,美豆新作面积成为焦点,大豆引领农产品反弹。内外盘联动上涨,国内通胀预期强化,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下降,港口分销价格上涨,油粕价格环比上涨,大豆压榨收益由负转正,国产大豆购销趋于活跃。

南美减产已成定局

2月宏观面利好层出不穷,全球央行联手注入流动性。美豆基本面明显利多,一是市场机构预估南美大豆产量同比下降1000万~1500万吨;二是USDA2月供需报告中性;三是USDA基线报告和展望论坛先后利多数据;四是市场炒作中国礼仪性采购;五是油强谷弱格局明显,美豆期价需要更具竞争力,以争夺种植面积。

资金面偏多基调依旧,2月CFTC交易商持仓报告显示,基金持有的大豆、豆油、豆粕净多头寸环比持续增加,显示大投机资金对豆类品种做多态度坚决。在多重利好刺激下,美豆期价出现逼空式的上涨,美豆指数连续突破1250美分/蒲式耳和1300美分/蒲式耳的阻力位,月涨幅达8.98%。后市宏观面利多可能暂告一段落,基本面利好也已出尽,市场或陷区间震荡。

国内通胀预期又起

2月,连豆期价追随外盘走势上涨,市场维持外强内弱的格局。中国签订进口大豆天量订单,刺激外盘价格持续上涨,拉动内盘跟涨;另外,大豆进口数量的提升将令国产大豆的市场份额缩减,国产大豆价格面临下行压力。后期中国经济或将步入增长放缓、通胀高企的滞胀时期。春节过后,国产购销趋于活跃,主产区油厂谨慎提价收购,大豆临储收购量稳步提升。

猪肉豆粕价格背离

2月,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大幅上涨,连豆粕指数月涨幅7.03%,继续领涨豆类期价,油粕比值持续下滑。月底沿海43%蛋白豆粕价格为3130~3200元/吨,月环比上涨100~150元/吨。2月豆粕价格表现继续强于大豆和豆油,南美大豆减产对粕类供给的影响大于豆油,利多全球粕类价格,同时全球肉类价格仍在历史高位徘徊,养殖利润高企对豆粕需求产生支撑。国内肉猪和猪肉价格大幅下跌,处于季节性回调趋势中,与豆粕价格走势背离。

进口豆压榨收益转正

2月底,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为3980~4080元/吨,月环比上涨120~160元/吨,到港成本为3860~3900元/吨,月环比下降,港口分销商盈利情况较好。由于美豆期价涨幅继续大于内盘油粕价格涨幅,近月船期大豆压榨收益继续下滑。国内油粕现货价格继续上涨,同时进口大豆到港成本降低,导致进口大豆初榨由负转正,油厂效益明显好转。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1月大豆进口量达到46l万吨,同比下降10.28%,环比大幅下降14.98%。显示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外盘大豆价格大幅反弹令市场需求萎缩。

综合分析,经过2月逼空式的大幅上涨,宏观面和豆类基本面利多消息出尽,3月将追随大宗商品整体走势区间震荡,全球货币政策和通胀预期将决定价格走势,南美旱情尘埃落定后,北美种植面积及天气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尽管基本面已经被修饰得如此完美,但是短线追涨风险已经很大,建议逢低少量买入,高位保持观望,维持区间波段操作思路。

2月份,随着春节、元宵节过去,市场采购进入一个小高潮,由于供应充裕,价格变动微小,个别地区小幅涨跌;面粉出库明显较节前加快,但出于稳定市场目的,价格平稳;小麦的饲料消费保持较大数量,且对小麦行情影响逐步体现;麸皮行情基本稳定。预计3月份主产区价格变动不大,市场供应随储备轮换而明显增加,各类商品价格在“两会”氛围下难有上涨机会。

购销积极需求提升

元宵节过后,随着加工需求快速回升,小麦市场回暖迹象明显,购销积极性显著增强。但产销区活跃的态势并没有改变市场持续平稳的行情,供应充裕是行情维持稳定的最大因素。截至月末,河北、山东部分地区面粉企业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1.07~1.10元/斤之间,江苏、河南北部收购价为1.05~1.08元/斤,其他地区维持在1.03~1.06元/斤。

相比往年春节后较为火爆的形势,2月主产区行情表现出价格涨幅小、地区间价差缩小、市场预期稳定三个特征。而导致这些特征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2011年产小麦产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市场供应充裕,消费需求相对平稳。

临储成交数量大增

2月临储小麦周均投放维持300万吨水平,平均成交量26.2万吨,环比增加20万吨;平均成交率为8.7%,增长6.7个百分点;平均成交价1908.66元/吨,下降19.03元/吨。

分析2月份临储小麦成交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春节后旺盛的加工、补库需求,使得企业纷纷进入临储小麦交易市场采购;二是在行情平稳、收售价差微小的背景下,临储小麦有明显价格优势;三是企业适当采购价位较低的小麦,平抑加工成本、防范市场波动。

饲料小麦替代不减

在玉米价格高于小麦价格渐成常态的情况下,小麦用作饲料替代的数量持续不减,尽管没有官方统计小麦流入饲料领域的数量,但从目前饲料、养殖企业的饲料配比中可见端倪。据了解,当前常规的饲料、养殖企业用于饲料替代的小麦占比在40%~60%之间,而在过去则仅为20%~30%。这对未来的小麦市场影响巨大,因为小麦行情拉动的因素已经不仅仅是面粉的消费,饲料消费因素也将参与其中。

据市场信息,目前东北玉米运到华北地区价格在1.25元/左右,且价格趋涨,而华北玉米由于质量偏差,霉变率较高,尽管价格多在1.10~1.15元/斤,但难以用作饲料。

这将直接导致饲养企业转向采购小麦,甚至在部分地区,饲养企业采购价高于当地面粉加工企业的采购价。

旱情对冬小麦无影响

2月,云南旱情持续加剧,导致当地农作物受损严重,特别是对返青拔节

期的小麦造成严重的打击。

不仅云南,2月份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也普遍降雨偏少,河北、河南部分地区旱象初现。但由于气温偏低,冬小麦尚处于越冬期,需水量较小,加上秋播时底墒良好,浅旱目前对冬小麦生长无明显影响。

由于现货市场平稳,冬小麦长势正常,郑商所强麦期货整体表现平稳,基本维持在2560元/吨上下小幅波动。据海关总署数据,2012年1月份我国小麦进口21.3万吨,环比略减0.5万吨,同比大增15.3万吨,主要进口自澳大利亚和美国。

综合分析,3月份市场在没有任何实质性利好的前提下缺乏变数,各地供应依旧充裕,储备轮换启动后,企业采购渠道增多,议价能力进一步提升;面粉走货稳定或限制加工企业的采购积极性,但饲料消费提升会使饲养企业进一步加大在小麦行情中的话语权;主产区行情将维持平稳,价格变动幅度在0.0l元/斤以内。4、5月份基本上进入行情淡季,但由于托市底价支撑,价格下降空间不大,但部分地区小幅波动情况难免。

2月份,国内稻米现货市场整体稳定运行,早籼稻期货指数创出新高,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幅提高长期利多稻米市场。中晚籼稻收购价格稳步上涨,单月涨幅超过往年同期;东北粳稻收购价格较为稳定,月末部分区域价格出现小幅下跌;稻强米弱格局继续,大米终端需求较为稳定,价格波动较小。

中晚籼稻涨幅较大

2月,国内中晚籼稻市场价格稳步走高,自春节长假结束以来,主产区收购价累计上涨近0.03元/斤。湖南普通中籼稻收购价1.28元/斤,普通晚籼稻1.34元/斤;湖北普通中籼稻收购价1.32元/斤,普通晚籼稻1.38元/斤;江西普通中籼稻收购价1.30元/斤,普通晚籼稻1.34元/斤,整体上涨幅度较大,超过往年同期。

由于南方中晚籼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利多因素的消化较为充分,预计后期市场将会较为平稳运行。目前市场所剩粮源已经不多,而国家临储籼稻拍卖价格远低于市场收购价,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适量参与国家政策粮的拍卖。

东北粳稻稳中趋弱

2月份,东北粳稻价格走势平稳,成交量未能继续放大。黑龙江哈尔滨地区长粒稻谷收购价为1.49元/斤,五常稻花香稻谷收购价格为1.85元/斤,建三江地区圆粒稻谷收购价为1.36元/斤。目前收购市场呈现出优质优价的现象,收购企业对原粮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由于优质粮源春节前已被大量收购,目前农民手头所余粮食质量相对较差。

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预计政策对市场的短期影响已经结束,供需基本面将是影响短期市场行情的主要因素。在东北粳稻供给较为充裕、外运条件改善、余粮质量出现下降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短期市场价格将以稳为主,部分地区有可能出现小幅下跌。

稻强米弱仍在延续

虽然国家大幅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但是对大米市场的提振作用较为有限。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圆粒大米出厂价2.05~2.08元/斤,五常稻花香大米3.4~3.5元/斤,长粒大米2.32~2.33元/斤;杭州市场苏皖粳米批发价2.12元/斤,标一东北圆粒大米2.34元/斤,标一东北长粒大米2.55元/斤;福州市场安徽产中籼米批发价1.93元/斤,江苏产标一粳米2.2元/斤。大米主销区价格在稳定的基础上小幅上涨,同期涨幅远低于稻谷,稻强米弱现象仍在延续。预计大米后市将以稳为主,价格不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

国际市场面临下行

国际大米市场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面临价格下行的风险。

首先,全球大米库存有望达到近10年来最高水平,库存消费比再次回升到30%以上;其次,各稻米出口国投放充足,特别是印度低价大米对国际大米价格产生一定利空作用;再次,大米需求依然疲软。

2月份,炒作因素对国内籼稻期货价格的推涨作用逐渐减弱,后市存在一定的回调风险,参与套期保值的企业可以考虑在本轮上涨过程结束后建立空头头寸来锁定利润。

综合分析,稻米市场在政策引导下稳中趋强,稻谷最低收购价将对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让参与市场购销的企业有了较为稳定的心理预期,对稻谷市场的平稳运行起到良好的作用。

预计后市行情将继续分化,籼稻现货价格仍将稳中有升,粳稻现货价格将维持目前价位,大米价格将保持稳定,早籼稻期货有可能出现冲高回落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