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名窑(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名窑(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8章

民窑老板李俊的窑厂就设在城东的银祥弄,与皇窑厂内的龙船弄仅隔着一道高墙。他的厂在弄堂内呈一个品字型,前面是店,中间是住户,后面是作坊,整个厂房面积很大,有2 000见方。厂内拥有窑工400人,窑炉3座,年产陶瓷100多万件,在镇上瓷业界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未到年边,由于今年生意好,他提前两个月给窑工发红包。这不,只见他满脸挂着笑,走到坯坊拉坯工面前,掏出红包,躬身对他说:“虎仔,这是你一年的奖励。”说时,双手递给他。

虎仔把手上活计停下,伸出一双沾满泥的手,接过红包,笑着说:“谢谢东家。”

“虎仔,要是家中没什么大事,你可晚点回家过年。年底,我们加工的货多,到时,我多给你算点工钱。”

虎仔把红包放进口袋,拍了拍,说:“东家,我家没事,一直可做到大年三十。”

“那就好。虎仔,那我就谢谢你了。”

李俊又来到画室张火仔面前,向他递上红包。张火仔欢喜地接过。就在这时,“嘭”的一声,突然他家的窑门被撞开了,引得窑厂内的人员一齐向门外看。

儿子李小勇闯进来喊:“爸,督陶府吴大人来了。”

“傻小子,你又在嚷着什么?”

李小勇喘着气说:“爸,吴大人来了。”

“吴大人,他在哪?”李俊问。

“在这里。”吴振江笑着走了进来,把话接上。

李俊看后,赶紧迎上去,说:“大人,朝廷年终下单,皇窑厂上下正忙,这时咋有空走访我们这些小窑厂?”

“李大老板,不瞒你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不是走访,有事找你。”

“有事,”李俊说:“大人,你吩咐一句就行,何必劳你亲自来一趟?”

吴振江看了一下四周,见他窑厂的人都在,便笑着问:“怎么,李老板,你要让窑工在这过年?”

“大人,我的家事都给你看出来了。今年一年,订单就没有断过,到现在,我手上还有几笔订单没有做完。你来时,这不,我正给他们大伙发红包。”

吴振江直截了当地说:“李大老板,我们谈我们的事。走,先领我到你藏品室看看。”

“好。小勇,你先去把门打开。”李俊听后,对儿子喊。

李俊窑厂藏品室设在店门和住宿房中间,房间面积不大,但是装饰得很好,柜架全部用的是红木,室内光线亮堂。人要衣,马要鞍,这瓷器往这一摆,档次就不一样。吴振江一进来就有这种感受。

吴振江虽说与李俊交往不浅,但是到他的收藏室还是第一次。李俊也热情介绍。他说,他的产品陈列室,也是他的工作接待室和生意洽谈室。里面陈列的各式各样瓷器,有他自产的,也有他厂产的,但自家的东西占九成。

“李老兄,半年不到,便让我刮目相看,你现在不仅是生意越做越火,东西也是越出越美。”吴振江说完,目光盯上了左边货架上的一个瓷盘。

李俊看后,上前指着它说:“大人,这是英国商人查尔斯订的货,他给的酬金很高,订金出手就是白银5 000两,说是给英吉利皇室贵族订做的。”

吴振江拿在手上,看了看,连声说:“不错,真不错。”他问李俊做了多少?

李俊说:“8 000件,10天交货。”

“10天,能做得出来?”吴振江听后,有点不相信。

李俊见吴振江疑惑,马上笑着说:“大人,上半年对我窑厂进行了扩建,添加了不少设备,高价聘用了不少技工,生产能力一下提高了几成。现在倒是生产任务不够满,吃不饱呀。”

“李俊,你行呀。”吴振江看着手上的盘子,说:“李大老板,我也向你订批货,做不做?”

“大人,你不是吓我?”李俊看着吴振江问。

“李大老板,我现在可没空跟你开玩笑。你看,我的订单都带来了,10 000个花瓶。”吴振江说时,把订单从口袋中拿了出来。

李俊接过,说:“大人,10天之内,我窑生产这批瓷器没问题。不过,就是你们的东西要求很严,怕保证不了,再说,你这价,大人,我做是要赔本的。”

吴振江笑着说:“李俊,我们合作已不是第一次吧?”

李俊听后,不吭声,最后他咬了咬牙,说:“大人,谁叫我们是朋友,好吧,我就再做一次,全当向你们学艺,交学费。”

“李俊,这次与以往不同,亏不了你。”吴振江说。

“大人,此事咋说?”

吴振江说:“李俊,我给你的任务只是我其中对外委托生产的一成。考虑到这次数量大,我们已议过,为确保质量,我将亲自带着皇窑厂技术人员前来指导。今后,除底款外,我们窑厂一些器型,也允许你今后生产,就当作其中价差补偿,如何?”

“大人,我没听错?”

“李老板,李兄,我啥时骗过你?”吴振江笑着说:“不过,向你开放皇窑厂技术,我也没这个胆,这是当今皇上的旨意。为了让民窑厂体恤到更多的皇恩,我正考虑组织一批民窑技工到我窑厂进行观摩学习。”

李俊听后说:“那好呀,大人,要是有这机会,我第一个报名。”

吴振江用手捶了他一下,笑着说:“李俊,这句话我爱听,一木不是林。当今朝廷困难,没你民窑,皇窑厂也生存不了。今后镇上民窑的发展,你就带个好头,要是有资金困难,我想办法借给你。”

转眼便到腊月年关,景德镇昌江河仍旧十分繁忙,沿江漂流的木柴与船只争道,把河床阻得死死的。由于冬季枯水,河道窄小,穿着兵服的大清水警吹着口哨,在河道中央花了近一个时辰才把河道疏通。

写着“大清御用”的码头上,布满大清官兵。吴振江与浮梁知县马大人正带着当地官员、绅士给京城钦差王大人送行。

看河道已通,马大人握着王大人的手说:“希望今后大人到鄙县多走走,到京城后,还望大人多多美言。”

王大人拍着他的肩,笑着说:“约定的事,你放心,到时我还得靠你。”

这时,吴振江过来,马知县看后立即走开。吴振江也没有理会,握着王大人的手说:“大人,一路顺风。”

“吴老弟,这大半个月让你够辛苦了。我走后,你也该好好休息,谢谢你的热情款待。”王大人说完,转身上船。站在一旁的马大人一直陪笑,看着他上船。此时,师爷悄悄地溜出码头。

“开船。”王大人对船工高喊一声。

船工们早已把准备好的“御用”旗帜升起。码头上顿时响起三声礼炮声,满载着大清景德镇皇家御器厂瓷器的御船迎风启航。

师爷出了码头,来到附近一暗处,他喊了一声“起风喽”,尔后用手拍了三下,不久便有一条小船朝他驶来。到了岸边,船上的人跳了下来。

“看清没有?”师爷对他说。

“水警清理河道,师爷,我们站得很远,看不清钦差王大人的模样。”

“记住,你们不可伤及王大人。这是10 000两银票,事成之后,我再给你10 000两。”师爷说着,掏出银票递给了他。

御船上,王大人一上船便倒在船仓内昏昏欲睡,无心于两岸的风景。这十几天来,马知县是天天把他请到怡红楼,人醉得走路都摇摇晃晃。

侍卫队长报,说有一条小船一直尾随着他们,十分可疑。

他打着呵欠,出了船仓,顺着侍卫队长的手一看,果真如此。王大人心中有数,他对一旁的侍卫队长说:“一条破渔船,大惊小怪。就算他是劫匪,我御船上将士20多号人,难道怕他不成?胆小鬼!睡觉去。”

御船进了芦苇帐。刚才那条一路尾随而来的小船突然不见了。侍卫队长正庆幸,心想自己多疑了,眼前不过是一条普通的小渔船。就在他转身回仓时,他发现刚才那条消失的船又出现了,并领着10几条船,分两路,一贯地朝他们压来。侍卫队长心想不好,自己的船真的被人盯上了。他大喊一声,把船上的将士都召集起来,聚到船板上,警惕着眼前随时可能发生的一切变故。

皇窑厂把这次选下的瓷器立即拖到掩埋坑去处理。这些掩埋坑,处在皇窑厂后门的左侧面,大小总计有10多个,每个坑面积足有50平方米,20米深。这天下午,曾总管正指挥10几个窑工把一筐筐残次的瓷器往坑里倒,只听到瓷器“哗”的一声抛到坑里,顿时成了碎片,一些没有碎的东西,窑工们马上用棍子把它敲碎。

吴振江送走钦差王大人后,他没有回督陶府,而是直奔这里。他走到瓷器坑边,凝神看了看,突然问:“总管,还剩多少?”

“10箩筐。”

吴振江从中拿起了一件,在手上看了又看,尔后对他说:“剩下的瓷器不用处理了,全都给我抬回仓库去。”

“这……”曾总管想问为什么。

“暂缓处理。”吴振江也不解释,说完就走了。

一旁的窑工看后,问:“总管,大人要这些干什么?”

曾总管看着远去的吴大人,心想今天咋了?听大伙叫他,这才回过神,顿时对大伙说:“还愣着干什么?把剩下的瓷器都给我抬回去呀!”

当天晚饭后,吴振江一个人提着灯,出了督陶府,来到窑厂仓库前。他打开锁,独自进去。进得仓库,吴振江把宫灯放下,然后把窑工白天抬回的瓷器,一筐筐地翻出来,放满一地。他提着灯,躬着身,仔细地看了又看,把其中一些好的捡起来放到桌上。收拾完毕,然后搬把椅子坐下。他对着灯,手里捏着瓷器,对着瓷面上的小瓷包、斑点,用小锥子小心地慢慢锥掉,吹上釉;对一些落渣的瓷器打磨后,拿上笔填上粉彩,然后一个个小心地放好。

筐中的瓷器一个个在消失,他桌旁的瓷器却越堆越多。也不知过了多久,这时只听到远处传来鸡鸣声。吴振江这才站起来伸了伸腰,对着自个半僵硬的手掌吹了口气,搓上几把后,坐下又用手去拿笔,笔不见。吴振江起来找,抬头猛然发现姜雪,便问:“雪儿,你咋来了?”

姜雪看着眼前大她近二十岁、脸庞消瘦的、让她尊敬的、牵挂的人,满脸充满爱怜,她说:“老爷,自从月初宫中下旨到现在,近20天,你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你看,你头上的白发都出来了。”

“雪儿,这种生活我已习惯了。你看眼前咱们这些瓷器,天亮后,我叫人把它们拿去复炉。如果成功,我准备把它们拿出来就地交易,我初算了一下,一年下来皇窑厂将增收不少。”

“老爷,此事皇上会同意吗?”她问。(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景德镇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