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言语习得组块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言语习得组块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紧扣语文学习的核心言语习得,提出言语习得组块教学,即针对一个言语习得内容,用一组类似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整体学习,组成一个言语学习板块,使学生言语习得落地生根。并以二年级上册的对话言语为内容,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组块理解是言语习得的基础,组块欣赏是言语习得的关键,运用语言是言语习得的归宿。

[关键词]语文教学 言语习得 组块教学

语文是什么?用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名言――“有限手段的无限使用”来说明:语言是有限的手段,言语是无限使用。语文教学应在讲清语言知识、语言现象、书面语言技巧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学生言语习得,即语言理解、欣赏、运用。

所谓“言语习得组块教学”,就是针对一个言语习得内容,用一组类似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整体学习,组成一个言语学习板块,即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言语材料中,关注文章的言语表达特点,有规律地学习语言。教学活动力求整合,形成板块,每个板块对应一个目标,每一个目标都有相应的教学活动。组块教学中,外在的板块清晰和内在的板块逻辑是和谐共振的。

采用言语习得组块教学,是因为学生的言语习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把课文当成例子的学习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理解感悟、反复实践、不断运用的学习规律,单篇课文还不能很充分地让学生进行言语习得,组块教学就是要整合多个例子,有梯度地使用,让学生的言语习得落地生根。本文以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对话言语习得”为例,从言语习得的三个方面来谈谈言语习得组块教学。

一、组块理解是言语习得的基础

首先要理解言语内容即教材“说了什么”,这是学生习得言语的基础。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关注文本的表达特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问题梳理”是掌握理解言语内容的策略之一。组块理解是组合几篇课文,每一篇课文成为一个理解的板块,每一篇理解的每一环节进行整合,每一个板块有明确的对应目标,层层提升,使学生真正学会理解课文。在此以两篇第一学段课内文章《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和一篇课外文章《乐于助人的青蛙》为例。

教学《坐井观天》时,组织学生自由读通课文后,提出三个问题:

1.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2.小鸟和青蛙分别认为天有多大呢?

3.为什么小鸟和青蛙对天有多大的认识会不一的呢?

三个问题同时呈现,然后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讨论这三个问题,再进行汇报式的回答。这样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能有学习的任务。

交流第一个问题时,一生回答:“天有多大。”教师板书后追问:如果要在这四个字后面加标点符号,应该加什么标点呢?”追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个体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达到深入理解。第二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回到课文的具体语境中,让他们学会在相关的句子中找信息,这样问题的答案就有来路,有去处。第三个问题让学生学会概括读懂的意思,清晰表达。这种整合性的板块交流对于理解课文内容很有效。

在理解《我要的是葫芦》的言语内容时,也同样运用该方法,让学生针对内容进行提问,如:为什么那么可爱的葫芦到最后会一个一个地落了呢?然后就借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是学生组块理解中的实践学习。到自学《乐于助人的青蛙》一文时,学生就能尝试运用提问的方式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梳理避免了纠缠于故事内容的理解,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言语表达的学习。

二、组块欣赏是言语习得的关键

组块欣赏可以学段为板块,也可以一组课文为内容板块,发现文本语言表达的特点,借助对比、朗读感悟、欣赏,丰富学生以往的语感图式,促使学生不断地同化、顺应,使其形成崭新的言语内容。第一学段我们引导学生欣赏言语时,有多种方法,可形成多种板块。其一,可以从词语入手,紧抓关键词,突破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的效果。其二,可以抓特别的句式,它是构段成篇的基础。一些精彩的,含有特别句式的句子是学生学习语言,学会表达的好材料。其三,可以仿语段结构,语言片段是按照一定结构和逻辑关系构成的,其中涉及的知识综合性强且内容丰富,涉及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文法等诸方面的语文知识和中心、选材、结构、表现手法等要素。

当然,我们还可以一组课文来进行组块欣赏学习。如学习《坐井观天》时,去欣赏青蛙和小鸟语言表达,是学生言语习得的关键。教学中,先让学生自由寻找写得比较“好”的句子,然后直接引到两句重点句子:

1.朋友,别说大话了!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学生在自由欣赏第一句话时,提出两个“那么”写得很好。这是一种旧知的重现,是非常可贵的迁移欣赏。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言语表达中的标点符号:“!”和“?”,对第一句话进行修改比较:

朋友,不要说大话了。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低段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模糊教学,目标指向学会一种新的表达方法,而不是让他们说出好在哪里。通过朗读比较使其明了相同的意思是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的。而在第二个句子,学生欣赏到“无边无际”用得很好。此时可顺势直接借用课堂练习,扩展性地进行句式的训练,用好特殊标点:

星星――,多得很哪!大海――,宽得很哪!

但仅仅学完一篇课文,学生从中感悟的语文知识很难马上有深刻印象,这就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同类文章,找与之相联系的知识,进行组块欣赏。如学到《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就可直接让学生找到有特殊标点的句子,再让学生通过内化的方式自动比较,感悟其表达优势所在,而不再修改句子出示M行比较。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对感叹号和问号句式的表达印象更深刻了。有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作铺垫,当自学《乐于助人的青蛙》时,他们就能直接有感情地读出文章言语所表达的情感。

这样的组块欣赏,使学生的言语学习经历过程,是习得言语的关键所在。

三、运用语言是言语习得的归宿

“重语言,更重言语”。在教学中,不能只限于理解和感悟层面。语言学习最终是为了运用,才能把消极语言转变为积极语言。在组块教学中,运用和练习也是循序渐进的,有三个梯度。从《井底之蛙》中最简单的句式仿写――指导学生用“____,别____!____?”的句式来劝别人不要再做某事。通过不断的纠正和引导,学生慢慢就掌握了这种表达方式。再提高到《我要的是葫芦》中基于文本内容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或是拓展型的仿写――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写葫芦的句段,就出示牵牛花的图,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来仿说;或是出示葫芦最后落了的图片,要求学生用上“葫芦藤”“葫芦”“哇”等词,并参考第一段的写法仿写该图。一直到自学《乐于助人的青蛙》时,仿写此文,学会用人物的对话来想象一个故事,并鼓励用上特殊的标点符号,准确运用提示语。由句到段再到篇,由单项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一课一得,得得相连”,这也是组块教学中系统思维的一种体现――提炼每篇课文的一两个教学重点,课文的重点和重点之间则构成照应、提升。通过在各种不同语境中的迁移和应用,学生也顺利将言语内化成为他们充满灵性的个性化策略性知识。而语言运用重在实践,只有在语言实践中,教师才能发现学生言语习得的问题所在,才能不断地修正和再训练,将语言运用真正渗入学生言语血液中。

组块教学,更多的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每一个板块都很清晰地思考学生学习的目标所在,这样的组合使教者和学者都更加有目标性,让教学过程也变得更加简约,更趋向于学的课堂了。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就应该运用例子关注学生的言语习得,通过组块教学,让语文学习留下更多语文课程内容的痕迹,而不仅仅是教材内容的痕迹。